3.2回填土分层夯填,每层回填厚度为250mm,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填,每层夯打三遍,打夯时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错,构件边缘处采取立式冲击夯配合夯填,严禁采用水夯法。在分段夯填处,交接处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3.3 回填土施工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如含水率偏高,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如回填土含水率偏低,采取进行预先洒水润湿。
3.4 回填土内的有机物含量不大于5%,填土压实后的干容重不小于16KN/m3,压实系数大于0.9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大于120kpa,回填土每层夯实施工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符合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 (二)模板工程
为达到我公司对本工程的即定目标,模板工程采用竹胶大模板现场配制安装、加固的方法,使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光洁平整,阴阳角顺直,无蜂窝麻面现象。 1.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配板制作→抄平放线→安装→加固→清理找零→验收。 2.施工方案及措施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红脚手架。钢管顶部及底部用可调柱头,柱脚及早拆柱头形成早拆体系。钢管采用Φ4833.5,立杆间距1.5m,每1.5m高设拉杆一道。 2.1框架柱模板
在安装柱模板前,应绑扎好钢筋,同时在基础面上或楼面上弹出纵横线和四周边线,固定小方盘,然后立模板,并用临时斜撑固定,再由顶部用垂球校正,检查其标高无误后,即用斜撑卡固定,通排柱模板,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再在柱模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2.2现浇梁、板模板
模板采用竹胶大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油拖配合,顺梁方、锁口方、板底楞方采用60390方,梁底横楞采用钢管。
面板竹胶大模板施工采用整体板外钉木肋组合拼装成型,模板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画出建筑构件的配板图,配板时尽量采用整块模板,对不能用整块竹胶大模板的部位,按实际尺寸加工裁割竹胶大模板,并对每块模板进行编号。。
第 9 页 共 98 页
支撑体系采用φ4833.5mm脚手钢管,配合油托辅助调整高度,上铺木方,梁底模板采用2根通长60390木方,梁侧模板采用60390通长木方,双面刨光;板肋采用60390木方,双面刨光,间距300mm,板肋两端支撑在梁侧锁口夹方上,中间按设计间距设置纵向支撑。
支模体系按结构荷载进行设计,确定模板采用的支撑体系及纵横木楞的间距。模板使用前必须将模板表面的灰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板缝处理:模板拼装后,板缝在2mm以内的将板缝表面用宽胶带纸粘贴,板缝在5mm以内的(不得超过5mm)板缝压泡沫条,表面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板缝跑浆漏浆及模板接缝痕迹,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角顺直。
板模板标高控制:利用原始水准点在框架柱上弹出统一标高线以控制顶板标高,每完成一跨(按轴线)检查一次标高,并采用水准仪逐跨进行抄平,如不平整及时整改,确保顶板标高的准确性,标高误差控制在3mm内。
轴线控制:支模前在砼框架柱上弹出梁轴线,按线支模、挂线安装。 梁跨度大4m时,梁底模板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3‰,梁模板主要由侧模和固定侧模用的卡具所组成。底模仅在架定部分使用,如架定跨度大也需用支柱撑柱底模。梁跨度大于4m,按规范要求起拱1‰-3‰,然后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及固定。
2.3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支撑系统必须稳定,安装前需根据结构荷载进行设计验算,并进行配板设计,保证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和稳定性。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按自下而上安装顺序,要注意模板的稳固,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支撑部分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支撑面积。
模板的接缝处用海绵条配合胶带粘结,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4模板的拆除:
梁、板模板拆除时,要有同条件、同龄期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拆模所要求的强度时,方可拆模板。
第 10 页 共 98 页
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摸,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摸,承重性模板(梁、板模板)拆除时间见下表:
结构名称 结构跨度(m) ≤8 板、梁 >8 悬挑构件 — 100 100 达到标准强度百分率(%) 75 对于竖向构件,在其混凝土浇筑48h内,待其强度能够保证构件不变形,不掉角时,且结构强度不得低于1.2Mpa,方可拆侧模;拆模前应办理“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认定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实行。
拆除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运出堆放。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按指定地点堆放,堆放按规格尺寸分类放置,堆放高度小于2m,挂标识,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三)钢筋工程
1.本工程钢筋均采用现场下料,现场制作安装的方法。
钢筋进场时,要有出厂质量证明、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有标志,按批量抽取试样做物理性能试验,二次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制作加工前对钢筋进行外观检验,其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然后由技术负责人鉴定下料单,统一下料,采用长短搭配,钢筋原料套裁的方法。下好的半成品堆放在防雨棚内,下垫500mm高的砖砌垄墙上,按下料单的规格、尺寸及部位编号,挂牌堆放。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2.1.框架柱钢筋
框架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焊剂采用HJ431焊剂,焊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测报告;焊接接头相互串开,保证在同一截面内有钢筋接头的面
第 11 页 共 98 页
积不超过该截面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电渣压力焊施工前检查上下钢筋,保证其端头垂直无锈,上下钢筋纵向肋对齐,端面平整,上下钢筋轴线侧移不超过0.1倍的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施焊时电流、电压稳定迅速下压,渣池形成后迅速下压,保证焊液各方向均匀,焊完2分钟,待接头冷却后再卸下卡具。 2.2梁钢筋
2.2.1梁内大于等于φ16的钢筋采取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①丝头加工:钢筋端部丝头在现场钢筋加工车间加工,滚轧螺纹前先将钢筋端部纵横肋剥去,然后采用滚丝机进行滚丝,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的周长,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合格;
②连接套筒:连接套筒采取在厂家加工;
③接头安装:采取标准型连接,首先旋转套筒,拧进一端钢筋,然后将另一端钢筋套入套筒,利用扳手旋转一端钢筋,确保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完成钢筋接头连接,并用专用扭矩扳手对安装好的接头进行抽检,检查是否满足规定的力矩值。
④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在受力较小处,任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有接头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为: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2.2.2梁内小于φ16直径钢筋采取绑扎连接:
绑扎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被参照钢筋接头的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为同一连接区段。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梁内受力钢筋每1.5m处下垫25mm碎石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2.3板钢筋
板钢筋采用绑扎连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板钢筋绑扎前,应在模板上按图划线定位后,按线绑扎,确保钢筋间距及位置准确。板底钢筋用15mm碎石子间距100031000mm垫起,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为保证板负弯矩筋位置准确,采用φ10铁马垫起,间距8003800mm,梅花型布置。顶板钢筋遇小于等于300㎜的洞口时需绕行,当大于300㎜的洞口需截断的,在洞口四周每侧加不小于2
第 12 页 共 9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