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传感器:每台机器人允许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不限,但不得使用多个相同或者不同传感器探头做成的集成传感器。用于寻线的传感器不得超过7个。
4.4结构:机器人必须使用塑料材质的拼插式结构,不得使用扎带、螺钉、铆钉、胶水、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 4.5程序:为了鼓励学生自主编程及真实考察学生的编程水平,参赛队不得使用遥控调试并记录数据的方式完成编程。 4.6电源:每台机器人必须自带独立电池,不得连接外部电源,电池电压不得高于9V,不得使用升压、降压、稳压等电路。 五、比赛 5.1 参赛队
5.1.1每支参赛队应由2名学生组成。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18年6月仍然在校的学生。
5.1.2 参赛队员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自主地处理在比赛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自尊、自重、友善地对待和尊重队友、对手、志愿者、裁判员和所有为比赛付出辛劳的人,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 5.2 赛制
5.2.1 WER能力挑战赛按小学、初中、高中各组别分别进行。 5.2.2 比赛共进行2轮,不分初赛、复赛。每场比赛时间为180秒。比赛开始、结束时裁判均有哨声,以开始、结束计
25 / 33
时。
5.2.3 如果参赛队选择了附加任务,该场比赛时间不延长。 5.2.4 所有场次的比赛结束后,以每支参赛队各场得分之和作为该队的总成绩,按总成绩对参赛队排名。
5.2.5 竞赛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场馆的实际情况变更赛制。 5.3 比赛过程
5.3.1搭建机器人与编程
5.3.1.1搭建机器人与编程只能在准备区进行,测试程序时可使用准备区中的练习台,在裁判员的同意下也可使用比赛区中空闲的赛台。
5.3.1.2 参赛队的学生队员经检录后方能进入准备区。裁判员有权对参赛队携带的器材进行检查,所用器材必须符合组委会相关规定与要求。参赛队员可以携带已搭建的机器人进入准备区。队员不得携带组委会明令禁止使用的通信器材进场。所有参赛学生在准备区就座后,裁判员把场地任务模型分布图和比赛须知发给各参赛队。
5.3.1.3参赛队应自带便携式计算机、维修工具、替换器件、备用品等。参赛选手在准备区不得上网和下载任何程序,不得使用照相机等设备拍摄比赛场地,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教练员或家长联系。
5.3.1.4赛前有2小时的准备时间,参赛队可根据现场环境
26 / 33
修改机器人的结构和编写程序。
5.3.1.5赛场采用日常照明,参赛队员可以标定传感器,但是大赛组委会不保证现场光照绝对不变。随着比赛的进行,现场的照明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对这些变化和未知光线的实际影响,参赛队员应自行适应或克服。
5.3.1.6进入赛场后,参赛队员必须有秩序、有条理地调试机器人及准备,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接受教练的指导。不遵守秩序的参赛队可能受到警告或被取消参赛资格。准备时间结束前,各参赛队应把机器人排列在准备区的指定位置,然后封场。 5.3.2赛前准备
5.3.2.1准备上场时,队员领取自己的机器人,在志愿者带领下进入比赛区。在规定时间内未到场的参赛队将被视为弃权。
5.3.2.2上场的2名参赛学生队员,站立在基地附近。 5.3.2.3参赛队员将自己的机器人放入基地。机器人的任何部分及其在地面的正向投影不能超出基地范围。
5.3.2.4到场的参赛队员应抓紧时间(不超过2分钟)做好机器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 5.3.3启动
5.3.3.1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准备好以后,将发出“3、2、1,
27 / 33
开始”的倒计时启动口令。随着倒计时开始,队员可以用一只手慢慢靠近机器人,听到“开始”命令的第一个字起,队员可以触碰按钮或者给传感器一个信号去启动机器人。 5.3.3.2在裁判员发出“开始”命令前启动机器人将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计一次重启)。
5.3.3.3机器人一旦启动,就只能受机器人自带的程序控制。队员一般不得接触机器人(重启的情况除外)。
5.3.3.4启动后的机器人不得故意分离出部件或把机械零件掉在场上。偶然脱落的机器人零部件,由裁判员随时清出场地。为了竞争得利而分离部件属于犯规行为,机器人利用分离部件得分无效。分离部件是指在某一时刻机器人自带的零部件与机器人主体不再保持任何连接关系。
5.3.3.5启动后的机器人如因速度过快或程序错误将所携带的物品抛出场地,该物品不得再回到场上。 5.3.4重启
5.3.4.1机器人在运行中如果出现故障或未完成某项任务,参赛队员可以用手将机器人拿回对应基地重启。记录一次“重启”,重试前机器人已完成的任务得分有效,但机器人当时携带的得分模型失效并由裁判代为保管至本轮比赛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计时不会暂停。
5.3.4.2机器人自主运行奖励:在整个比赛过程中, 0次重启,奖励40分;1次重启,奖励30分;2次重启,奖励20分;
28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