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二(1) 下载本文

老山羊和大灰狼

两山之间有一座小桥,桥身高,桥面窄,桥下水流湍急。一天,老山羊来到桥的这头,大灰狼来到桥的那头。它俩都要过桥。

大灰狼一见老山羊就馋得直流口水,它怕老山羊跑掉,便十分温和地说:“山羊兄弟,过去我有许多对不起您的地方。今天就让您先过桥,也算是我给您赔个不是。”

老山羊沉思片刻,笑着说:“你能认错就好。昨天我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走路特别慢,还是你先过桥吧!”

大灰狼迫不及待地上了桥,一步步地紧逼过来,眼看大灰狼就要抓到老山羊了。突然,老山羊大喊一声:“大老虎!当心!”大灰狼慌忙扭过头去。就在这时,老山羊猛冲过去,一下子把大灰狼抵下了桥。

词语积累

湍急:水势急。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沉思: 片刻: 抵: 2.近义词。

温和—( ) 慌忙—( )

3.大灰狼想吃老山羊,从 ,可以看出来.它让老山羊先过桥的理由是

4.老山羊看出了狼的鬼把戏,从 可以看出,老山羊让狼先过桥的理由是

5.老山羊是用什么办法摆脱危险的?

6.“就在这时,老山羊猛冲过去,一下子把大灰狼抵下了桥”,“就在这时”是什么时候?

7.突然,老山羊大喊一声:“大老虎!当心!”是因为:

①老山羊看到后面有一只大老虎。 ( ) ②是老山羊对付大灰狼的一个计谋。 ( )

燕 子

燕子是一种秋去春来的候鸟。它那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小小的眼睛,一张嫩黄的小嘴特别可爱。它背上的毛乌黑发亮。它飞行的时候,尾巴张开,像一把剪刀似的,飞得又快又稳。

燕子喜欢把窝搭在房梁上。搭窝的时候,先飞到田里去把不硬的泥一口一口叼回来,用唾沫把泥拌得有黏性时,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这样,过了几天,窝就垒好了。然后,找来一些柔软的毛铺在窝里。燕子妈妈孵小燕子时,孵上20多天,小燕子就孵出来了。这时老燕子更忙了,成天捉虫给小燕子吃,盼望它们快快长大。

燕子常常帮助农民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千万不可伤害它。 词语积累

玲珑:形容细致精巧。

嵌:把东西卡在空隙里。

1.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 似的(shì sì) 唾沫(tù tuò) ..

黏性(nián zhān) 垒起来(lěi luǐ ..

房(粱 梁) 飞(的 得)快 2.候鸟是一种 的鸟。“候”有4个解释,“候鸟”的“候”应选其中第 个解释。

①等待;②看望;③时节;④事情在变化中间的情状。 3.燕子是什么鸟?请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①益鸟( ) ②害鸟( ) ③候鸟( )

4.如果“孵”字不认识,应用 查字法,查 部 画。

如果已知“孵”读fū,不知道其意,还可以用 查字法。如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

5.用“——”把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6.用“因为??所以??”把第3自然段的句子连接起来,并写下来。

7.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这里是把 比作 。

8.短文第 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第 自然段写了它的生活习性。写燕子的习性,主要写了 、 和 这3种,其中 写得特别详细。 机智的萧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正当萧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着他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一定会为这个人的有意挑衅而发怒。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萧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1.在短文中找出和下面意思一样的词语。 ①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 ) ②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 ( ) ③借机闹事,企图引起冲突。 ( )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 才华横溢, 十分机智。 ② 萧伯纳巧妙地答话, 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③萧伯纳 不生气, 转过身来朝着楼座鞠了一躬。 3.有个人说萧伯纳的剧本糟透了,原因是: ①剧本确实不好。 ( )

②他故意挑衅。 ( ) ③他很不喜欢这个剧本。( )

4.萧伯纳的剧本好吗?用“——”画出有关句子。

5.“??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这里的“我们”指 ,“它”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我们可以禁止它演。( ) ②我们不能禁止它演。( )

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红枣儿,他坐在路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喂,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呀!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然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的。”

这人就问:“那么,大红枣呢?” 医生回答道:“大红枣儿倒是补脾的,可惜又伤牙齿,也不要多吃。”

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他拿起梨看了看,放下了,拿起红枣儿看看,也放下了。想了想,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吃大红枣儿就不用嚼,整个儿咽下去。”

于是他拿起一个枣儿往嘴里一扔,用舌头拔了拔,一仰脖子就吞了下去。他哪里知道,囫囵个儿的枣儿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嚼梨(jiáo jué) 囫囵(hú lún wù lún) .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嚼:①咬( ) ②细细地咬碎( ) ③吃( ) 咽:①吃( ) ②慢慢地吃下去( ) ③吞( ) 3.“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他为什么会左右为难? 4.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 ①古时候那个人囫囵吞枣是因为:

a.那人听了医生的话才这样做的。 ( ) b.那人听了医生的话,片面理解才这样做的。 ( ) c.那人知道枣的吃法才这样做的。 ( ) ②医生对那个人劝告的意思是:

a.梨和枣对人体健康不利,都不要吃。 ( ) b.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应该有不同的吃法。 ( ) c.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不能多吃。 ( ) ③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

a.那个人非常傻。 ( ) b.那个人片面理解别人的话,自作聪明,做了蠢事。( ) c.那个人只知道枣的好处,不知道梨的好处。 ( ) 5.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

夏 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选字填空。

印 映 应

( )红 呼( ) ( )照 ( )象

逝 世 失

( )世 消( ) ( )败 ( )界 2.填上合适的词。

又 又 的霞光 又 又 的启明星 又 又 的沙滩 3.把“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改为陈述句。

4.用“——”画出两个比喻句,分别把 比作 ,把 比作 。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6.短文按 的顺序具体描写了夏夜的景物。 7.修改病句。

①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好看的海滨的夏夜。

②城市各处的灯火连续地亮了起来。

③随着夕阳的东沉,天色越来越暗了。

描写人物的词语

亭亭玉立 眉清目秀 炯炯有神 明眸皓齿 纤纤素手 虎背熊腰 大腹便便 仪表堂堂 弱不禁风 骨瘦如柴 容光焕发 英姿飒爽 精神抖擞 气宇轩昂 能说会道 出口成章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 伶牙俐齿 爱虚荣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