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志 下载本文

吕氏七十五世绰之子希杰于宋哲宗三年(1088年)任金陵宁国府旌德县令,后被奉为吕氏金陵世系始祖。金陵世系十八世孙念二郎迁居广东,为吕氏广东开基祖。

居今东源县船塘吕氏系吕大德后裔,于明末清初由福建漳州经多次迁徙而来。船塘凹头的开基祖为吕大德九世孙文进之次子胜广及四子胜崇。船塘龙尾、罗坑的开基祖为吕大德九世孙文兴,发展至今20多世。东源县吕氏人口主要分布在船塘、黄沙等地。

朱氏

朱姓来源有两支,传说上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帝的玄孙称陆终,有六个儿子,第五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到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封曹安的后代挟于邾邑(今山东邹县),邾国子孙以封地为姓邾,后去掉邑旁成为朱氏。另外,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宋,战国时宋国被灭,宋国公族子弟中,有一支改宋为朱,是另一支朱氏。朱氏发迹于沛国(今安徽萧县),后世以“沛国”为堂号。

今东源县朱氏为南宋朱熹(即朱文公)之后裔,明初时朱镇号万七郎(朱熹曾孙),由江西徙居小江(新丰江)西溪,后居顺天,为河源朱氏开基祖。后裔分居今东源县灯塔高车、柯木、印光及小水,三河主固,涧头梨木坑,梅子坑等处。朱镇兄万六郎的部分后裔随后迁居今东源县黄村镇、上莞镇百坝、柳城镇下坝、蓝口镇等处。朱氏主要聚居在顺天镇、船塘镇主固、灯塔镇等地。

许氏

传说上古时期,有个称许由的隐士,以贤名扬天下,尧听说后,要把王位让给他,但他拒绝了。尧又请他出任九州之长,许由赶走了来人,并认为让他当官的话污脏了耳朵,就跑到河边拼命地洗耳朵。他的后人以他的名为姓,就是许氏,奉许由为许姓始祖。

周朝,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国(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子孙以国为姓,取“高阳”为堂号,是另一支许氏。

许姓人南迁始于汉代。唐代以后,许姓人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许孝康原居湖广靳黄州,五代中期,迁于江西,为许氏初世。传至十六世,许贵显携子迁居福建宁化。十七世许汉丞、汉杰兄弟迁居今东源船塘镇石下(后名为许村)开基立业,为东源开基始祖,后裔分居铁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另一支许氏支脉陆续从新丰县大蓆徙居今东源县内增(半)江居住。东源县许氏聚居在船塘镇较多,半江、蓝口等地亦有部分。

阮氏

阮姓与李姓均为皋陶氏的后裔,传说皋陶为中国法制的始祖,是其嫡系子孙世为大理(法官),而阮氏则是他庶出子孙中的一支。殷商时,有后裔被封于阮,建立阮国(故城在今甘肃省泾川东南)。殷商末年,阮国被周文王吞并,阮侯子孙以国为姓,就是阮氏。

西晋永嘉之乱时,阮姓人迁至今江苏南京、浙江绍兴和广西合浦县。南北朝时阮姓人逐渐在今安徽、江西、湖南等地落籍。唐朝时,阮姓人始入福建。五代时有阮姓人入居今四川、广东。北宋时有阮姓人迁入福州(今福建)。相传,明末将军阮员辛(原籍福建省漳州龙溪县),率兵驻扎东江,时值明被清所灭,清廷将阮员辛安抚在今东源县义合下屯安居立业,至今已繁衍20多代。

杨氏

据《杨氏族谱》载,大始祖杼原姓姬,是周武王三子叔虞后裔。周康王时,封叔虞的次子杼为杨侯,食采于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子孙以国为姓,即杨氏,望出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县),后世以“弘农”为堂号。

杨姓发源于今山西。春秋战国时,已有杨姓人迁至今湖北潜江一带,继向东迁至今江西一带;同时,亦有杨姓氏人自山西迁往今江苏、安徽。秦汉,已有杨姓迁居今四川。中唐时杨承休定居于浙江钱塘县,其裔孙杨辂到江西吉安做官,随任居庐陵。宋太祖时辂之五子杨云岫任广东潮阳太守,后在梅州水南里落居,为粤东杨氏始祖(岫墓在梅州城百祖岗,梅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初期,杨宗旺由梅州迁入今东源县久社杨村,后裔分迁康禾镇曲龙、方村,义合镇杨屋岗、仙塘镇热水、蓝口镇秀水等地。明代中期,杨均旺由龙川县迁今东源县黄村镇田心落基;杨万里从东莞茶山迁今东源县柳城镇南坝落居。东源县杨氏主要分布于柳城、康禾、黄村、义合等乡镇,曾田、船塘有散居。

张氏

据《张氏族谱》载:张氏得姓自轩辕,即轩辕黄帝的儿子少昊的第五子,名挥,字玉爵,善造弓矢,张罗网,世掌其职,遂赐姓为张。张氏发源于冀州(今山西、河北一带),后逐渐南播,徙徐州,迁河北省清河县。西晋时张清明遇乱

避仇,携族众渡江迁居于衢州鹤鸣杜林寺(今浙江)。东晋末年张九龄迁韶州(今韶关曲江),后裔复迁河南洛阳。唐末为避黄巢战乱,挥之一百三十五世后裔张化孙,迁闽南汀州府上杭县,为福建张氏始祖。一百四十二世,张氏后裔俸绍,生3子,长洪善、次洪庆、三洪恩,兄弟等人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先后从福建武平县移居广东长乐县(今五华)粘坑梅仔坪,为五华张氏开基始祖。一百四十四世罗富次子崇信,因生九子,号九龙公,明崇祯元年(1628年),升任雷州府(今湛江)同知,任满回福建宁化,因世乱卜居惠州归善(今惠阳)火带社(今属紫金乌石),为河源、紫金之始祖。

迁入东源县的张氏先后有: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挥之一百四十六世元亮长子德琳(九龙公之孙)从紫金中心坝迁入蓝溪约(今东源县黄村镇祝岗),裔孙分迁今东源县黄村、蓝口、曾田、三河(今属船塘镇)、漳溪、黄沙(今船塘镇)等镇。明万历年间,洪恩第十世后裔德鸿(挥之一百五十二世孙)从五华大田迁入源城区埔前镇赤岭村,定居的子孙逐步扩展至今东源县康禾、黄田、曾田等镇。明末清初,洪庆第四世捷弘(挥之一百四十六世孙)从兴宁县罗岗迁入蓝口镇乐村。洪庆之第四世孙迅洪从五华大田迁入叶潭镇,后裔分居叶潭各村。明万历四年(1576年)洪恩第十世后裔应梁(挥之一百五十二世)从龙川县迁到黄村永新公告,后迁黄村镇梅龙银岗、三礤、三洞等地。明永乐元年(1403年),乐庄因避藩王之乱,挥之一百四十四世孙罗富之后裔法真、法能、法游三兄弟约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间,从五华大田迁入黄村定居。

张氏在东源县分布较广,在20多个乡镇中,除久社、灯塔、骆湖3个乡镇外,其余乡镇均有张氏定居。

李氏

李氏先世自皋陶,历经虞、夏、商二十六世为理官(法官),子孙以官为氏。后理征得罪于纣赐死,其子理利贞出逃,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改理为李,李氏入姓始祖是利贞。

唐以前,李氏族人主要在北方发展。唐朝时,李氏族人开始大规模南迁,进入今福建等地。利贞之八十二世孙李火德,因宋元兵乱,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与兄李木德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居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丰朗里村)开基,为李氏入闽始祖。

李火德之第六世孙李德广自上杭移居兴宁。明嘉靖年间,李火德之第九世孙李宽自兴宁移居东源船塘李田麻园开基,后裔分居船塘镇龙岗汶水、铁坑黄垅寨、

枫山下、黄沙过涧坝,上莞镇两礤,曾田镇,源城区陈田(胜利),连平忠信镇千斤坪。另一支李氏,原居江西庐陵的李雅生任广东潮州总戎,其与三子于元朝流寓今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卜居,后分居源城区等地。李姓后裔分居东源各地。堂号为“陇西堂”,望出陇西郡(今甘肃东部地区)。

何氏

《何氏族谱》载:何姓起源于韩姓,是周王室同宗。春秋后期,晋国公族中的韩氏成为晋国三大氏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韩姓子孙分散各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带,当地语音“韩”与“何”相近,因音而讹为何,何姓为其子孙沿用。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何姓由江淮迁入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形成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隋唐时何姓人在南方和北方均有大发展。何太乙郎于五代龙德元年(921年)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尹时,曾往广东梅州,卜居武平县岩前,为迁闽省武平开基始祖,其子孙向广东等地散居。太乙郎公世系十四世祖念四郎(源美)公之子何文深裔孙何端原居和平县东水澄村石角头,后移居今东源县三河高坑开基立业。

何孔明、何孔达兄弟俩于清初从福建徙居今东源南湖(新港)杨梅坪开基,后裔分居锡场镇治溪、半江、漳溪等地。

吴氏

吴氏始祖泰伯(又作太伯)原姓姬,是周太王亶父的长子,即周文王的大伯父。因让王位给其三弟季历,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东海之滨的荆蛮(今江苏无锡一带),自号勾吴,是为吴氏之始。泰伯灭后,由仲雍继位。仲雍三世孙周章建立吴国。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吴氏。孔子誉太伯“三以天下让”为至德,故吴氏以“至德”为堂号。吴氏发源于江苏,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吴宣成移居今江西抚州、临川、建昌一带,为江南始祖,宋元时已播迁于江南各省。元朝时居福建的吴氏逐渐向闽南、粤东一带转徙。明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年),居住在和平县的吴德携其父吴仁福骸骨及家室迁往今东源县漳溪开基。吴伯善的后裔同期从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等地迁往今东源县漳溪乡、仙塘镇落居。另一部分吴氏分别从兴宁、龙川县等地迁到今东源县的叶潭、康禾、黄村、半江等镇,其中居住漳溪乡最多。

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