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培训学习心得(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 下载本文

园林培训学习心得

短暂的培训教学课程结束了,培训时间虽短暂,但是受到的新启发与学到的新技术对自己而言却是受益匪浅的。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教授与老师讲解《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后,也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就对《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谈谈个人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古树是生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树木,一旦死亡无法在现。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古树名木的移植养护与复壮工作。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在其生命过程中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生态环境。高龄的古树需要保存其稳定的生存环境,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或恶化,可能导致死亡。对古树周围环境或建筑、地基、地下水位、空气污染、排水、光照等变化要及时发现,根据当地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古树复壮就是通过对生长势衰弱的古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生长衰弱的原因,采取施肥换土、挖复壮沟等手段,改变地下根系生长不利的环境,使其多萌发新根,促进根系发育。“树上生长看树下”,只有树下根系生长好了,才能给树上部分提供营养元素,使其健康生长。另外,对树上部分采取加强病虫害防治、修补树洞和支撑树干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古树恢复其生理机能,促进生长。

加强对古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防治,古树遭受病虫害是造成生长衰弱的原因之一,而生长越弱的树就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袭击。

有些古树受风雨侵蚀会产生树洞,特别是古槐树,外边树皮很好,里

边木质部已朽,形成中空,如果不及时把树洞修补好,就会造成树干刮断的现象,严重时会伤及游人,可采取以下的方法(1)封闭式处理:有些树洞过大,为了减轻树体重量,防止大侧枝折断,多采用封闭式处理。在涂过防水层树洞的边缘用凿刀将木质部凿深10厘米左右,然后钉上木板条或铁丝网,外面用油灰(碳粉:桐油=1:1)或用白灰膏:麻刀:乳胶=1∶1∶1调成与树皮相近似的颜色,将洞口抹严,表面贴上真树皮,使修复后的树皮颜色与树体本来颜色基本一致。(2)开放式处理:树洞洞口向上或洞口过大,堵后仍易进水或不容易封堵时,可改变洞穴的形状或打洞安装管道以利排水。引流管安装在树洞底部,引流管用内径1厘米的铜管为好。填充树洞的方法:以前填充树洞大多用碎砖头、水泥和石灰,但因水泥、石灰的膨胀系数与树体变化不一致,洞口容易产生裂缝,水经裂缝渗入洞内,砖头吸水后,会加速树体的腐烂。好的填充物要具备以下特点:对树干起到加固作用、防水防腐烂能与树干密切结合。对于树干主干的树洞,可用水泥:砾石=1∶3,搅拌均匀后,填充到树洞中,既不吸水,又可起到加固主干的作用。大的洞口用铁丝网封住,外面用油灰抹严,等到半干时,再用剥下来的真树皮,用粘和剂粘在洞口,与原树皮相似,用棕漆加黑漆调好颜色勾缝。

缠麻袋片对部分古树,特别是油松和古柏,为防止蛀干害虫的侵食,可用麻袋布剪成宽30厘米的条状,用具有熏蒸、触杀或者内吸作用的药液浸泡,阴干。由上而下密布缠绕树干3至4层,高度以缠绕到分枝点以上为准,保护树干不被害虫蛀干。古树支撑对部分大枝侧斜

刮风容易折断的古树,为防止砸伤游人,加强安全,应对古树进行钢管“人”字支撑,用4寸的钢管作支撑柱,下端埋到混凝土里固定,上端与树干连接处做一个树箍,加橡胶软垫,垫在铁箍里,以免损伤树皮。还有一种弹性支撑是在树干下没有地方立支柱,或者立了支柱后影响游人走路的情况下,可以在树上利用树干与树干之间的关系,拉上钢索,起到加固作用。现在还有仿古树艺术造型支撑,应用效果很好。古树复壮工作是综合性的,对生长偏弱古树采取复壮措施之后,还必须进行防虫、治病、浇水、整枝修剪等一系列的常规养护措施。 古树名树的养护与复壮是个艰巨而且任重道远的漫长任务,通过本次的培训后,更加使得自己对于古树名木的养护与复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被这些百年甚至千年的有生命的历史文物所感动,它们所经历的漫长时光、身上留下岁月印刻的古老痕迹、无一不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作为园林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为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也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为园林事业贡献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