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与应用 下载本文

数据库与应用讲义

一、 本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和选择此内容学习的理由

以目前广泛应用的大型网络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为基础,学习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应用两个方面知识,并结合动态使学生掌握在网络环境下管理数据库和开发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二、 教材(参考)

1. 逮艳玲 戴红.网络数据库技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 2. 萨师煊 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3. 曾大军.SQL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 4. 赵子江 王丹.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5. 陈志泊 李冬梅.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 6.高怡新.ASP网络应用程序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 7.骆晓勇.中文FrontPage2000中级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8.曾大军.SQL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 9. ASP相关教程;

10. 内容相关的各类电子教程。 三、 考核

1. 成绩的组成:课堂实践+作业+出勤+考试; 四、 学习方法

1. 设课代表一名:学委或班长,负责点名、收作业、分组、事务沟通; 2. 成立学习小组:4--5人一组,并编号为1234,集中按照从左到右指定机位; 组长:小组自选,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定期组织轮选,负责分工,汇报工作; 副组长:组织学习和讨论、答案讲解、监控作业完成情况; 资料员:负责材料积累、查阅材料等; 分析员:负责问题分析;

3. 提交作业:每次提交作业随机指定某位序号的成员完成,缺席集体扣一分,病假除外,缺席者右下一位答题; 五、 教学要求

1. 每次上课要带教材、笔记、笔;

2. 每人最好备有一个优盘(热插拔存储设备就可以);

3. 不准迟到和早退;迟到(2分钟以内)1分、提前到(2分钟以上)3分、正常到2分;

第 1 页

4. 课堂不准开手机和交谈;

六、教学周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与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一、掌握什么是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组成。 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三、了解运用E-R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 【参考学时】3学时

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存储方法。 二、掌握表的创建和修改方法。 三、掌握表内容的删除和更新方法。 【参考学时】1+2学时

第三章 查询和视图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查询的各种方法。 二、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 三、掌握视图的创建和修改方法。 【参考学时】7+5学时

第四章 T-SQL语言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应用。 二、掌握常用函数的应用方法。 【参考学时】2+4学时

第五章 数据库维护

【基本要求】

一、掌握索引的设置方法。 二、掌握数据导入、导出方法。 【参考学时】1+2学时

第六章 IIS和网页语言

第一节 IIS设置

第 2 页

第二节 html语言应用 第三节 VBScript语言应用 第四节 ASP对象与应用 【基本要求】

一、掌握IIS的设置方法。 二、掌握VBScript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html语言的使用方法。 【参考学时】2+4学时

第七章 数据库的ADO应用

第一节 数据库访问 第二节 应用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访问方法。 二、掌握数据库在网页上的应用方法。 【参考学时】5+4学时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与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一、掌握什么是数据库和数据库的组成。 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三、了解运用E-R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 【参考学时】3学时 【参考资料】教材:1—14页

第一节 数据库概述

生活中和数据有关,并为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应用,例如: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各类报名系统、售票系统、收银系统、选课系统、地铁运行监控系统、所有动态网站、个人信息管理等。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计算机的三大主要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数据库技术就是在研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就是如何科学高效地获取、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产生于

第 3 页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

一、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的载体,包括数字、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包括语音、音乐)等多媒体数据。

例如:身高178、体重78kg、速度500km/h、生日等

二、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一)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包括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

例如:学生、成绩、课程等均可以转化成一系列的数据。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人工管理阶段:(如同word编辑的数据表格)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无外存。

2)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应用程序中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设计物理结构。

3)数据不共享,即数据面向应用,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也就是说当相同的一组数据被多个应用程序用到时,需要在各自的程序中重复定义。

例如:针对课程数据可以:查询总体开课情况、查询上课时间和地点、查看任课教师、查看教室等。

应用程序A1

数据集S1

应用程序A2

… 应用程序An

数据集S2

… 数据集Sn

第 4 页

2.文件系统阶段(如同c语言编写的一个独立管理数据的小程序) 1)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在磁盘等介质上。

2)由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程序和数据从物理上分开。 3)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