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下载本文

WORD格式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 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

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 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 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 5000 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 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 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

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 ,现有

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 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5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4

6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 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南 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 亚――阿富汗

中 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 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

尼西

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省

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

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 34个省级行

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

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

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 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 “孩

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学习的革命》),

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

在地。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

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5

7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

填注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比较、探究,获取新知。同时, 培养学生读图、拼图、 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四】教学难点:

识记我国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

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2、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仪、投影片、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等等。

【六】教学安排:

二节课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 (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 有多大呢?(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 (1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

阔的国家。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

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 ┄┄┄┄┄┄┄┄┄┄┄┄┄┄┄┄ (2分钟)

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

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6

8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