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确定自主研修时间表,并规范自主研修的流程,明确研修的考核评价标准。并督促教师多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研修活动,以加强交流。(2)尝试跨学年、跨学科的交错研修。可以根据同一学科不同学段教学的相近性,根据不同学科内容的相关性,将各学科的教师化零为整,开展不同学科、不同学年教师之间的交错研修活动,这样可以开阔专业思路,活跃学习气氛。(3)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跨校研修活动。一是学科教师联片研修;二是同类互助研修,确定共同的研修主题,轮流“坐庄”,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三是学区内学校互助研修,即小学校或大校的弱小学科与学区内的名校结对子,利用名校的优势学科组,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实现研修资源共享。(4)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参加远程研修活动。
25、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是什么?
校本研修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发挥在学校建设中的三方面作用:
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变革、创造,改善心智,通力合作。
二是培育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应是创造型教师、指导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和综合型教师。
三是建设进取型文化。即赋予学校一种全新的进取性文化要素:学习、开放、合作、研究。
26、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校长是学校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的计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负责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要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带领班子成员制定研修周期规划和学期研修计划,明确研修任务和目标,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与校外专业支持机构的合作,加强学习型教研室建设;落实研修经费,开发研修资源,为校本研修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并安排好研修考核与学时学分登记,积累和管理好校本研修的档案资料,总结研修成果和经验。
27、教研组长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有哪些?
1)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制定本组成员的校本研修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每期推荐一本好书让老师自学;组织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实录。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材观。
2)组织课堂教学交流。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合格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某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课。
3)组织本组课题研究。一是对上级教研部门推荐的课题或子课题的推广应用和实验研究。二是对兄弟学校已经出了成果的课题实验的应用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教研组自主开发教研教改课题实验。自主开发教研课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研究和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
4)帮扶培养青年教师。教研组长可以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督促学习提高,“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走向成熟,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5)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学科教研组长要帮助和指导本学科的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指导备课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6)组织学科课外活动。教研组长要思考、策划、组织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本学科知识面的学科课外活动。
7)归纳总结教研成果。教研组长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资料。在收集和积累中不断完善,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
28、教师在研修中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的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中,教师作为研究者,在自主地进行反思性实践的同时,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所以校本研修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修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服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密切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专业发展现状,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在专业研修积极自主选择研修内容、方式和时间,开展基于问题的自主研修;保质保量地完成校本研修的任务和学分;不断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记录自己专业发展的轨迹。
29、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有哪些?
适应磨合期(1-3年)的教学新手,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
适应发展期(4-6年)的经验型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熟提高期(7-10年)的研究型教师,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
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的专家型教师, 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0、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011年12月12日中国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报》上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奉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选择了当教师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基本内容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分成十四条。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对待学生、教学态度、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包括、学生知识、学科知识、通识知识。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育评价、与人沟通、专业发展。
31、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包括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校校
本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包括教师对个人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 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选择,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对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
32、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意义何在?
及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可以让教师初为人师方向明确,新任上岗远景清晰,读书、上课、工作探讨、专题研究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从而重视过程管理,自觉建立档案袋,跟踪研究,反思提炼,总结反思,螺旋上升。专业成长规迹清晰可辨,利于以后的专业发展,并变为自身的积极需求。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行为。对学校发展来说,可以使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培养学校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获得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使学校和教师有共同远景。
33、教师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首先要认识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新教师(教坛新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或者是老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分析成长的环境,反思成长历程,又要结合了解教学工作特性和自身的发展潜力,综合起来给自己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这个定位包括两点:一是对类型的定位,一是以层次水平的定位。然后围绕这个定位来设计具体的各阶段成长设计。这实际上相当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4、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要素构成如下。
基础性能力:①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是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基础能力之一;②科研资料的收集能力;③科研成果的表达能力。
发展性能力:①科研选题能力;②科研信息加工能力;③科研动手实践能力;④科研质量分析与评价能力;⑤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能力。
35、什么是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