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3自然地理学 - 图文 下载本文

(1)吸湿水是指土壤颗粒表面张力所吸附的水汽分子。

(2)毛管水是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分。毛管水是自由液态水,可移动,是土壤中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 (3)重力水是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时沿土壤非毛管孔隙向下移动的多余水分。

6.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存在,并同等重要和相互不可替代地参与了土壤形成过程。

(3)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和演化,土壤是一个运动着的和有生有灭或有进有退的自然体。

(4)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理分布规律,特别是由极地经温带至赤道的地带性变化规律。因此,研究土壤时一定要注意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性。 7. 气候和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1)气候:气候影响土壤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影响岩石风化过程,高地植物和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的迁移转化过程。①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一般情况下,降水量增加和土温增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土壤黏粒含量增多。不同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次生黏土矿物。 ②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矿物风化包含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风化速度与温度有关。因此,热带地区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速度以及风化壳和土壤厚度均比温带和寒带地区大。 ③气候对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潮湿积水和长期冰冻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好气、微生物活跃地区有机质矿化速度快,积累少。 ④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湿润地区有机质含量多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细菌最多,干旱地区的中性到偏碱性土壤中放线菌数量高,酸性森林土中真菌占优势。

(2)地形:地形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①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 ②地形还支配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受淋溶,土壤颗粒粗,土层薄;低地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质深厚。 ③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山地或台地上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地和山麓为坡积物,山前冲积平原为洪积物和冲积物。 ④地壳的上升、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堆积过程不断产生,引起水文和植被发生变化,改变成土过程的方向,使土壤类型发生演替。

8. 粘化过程、钙化过程、富铝化过程、潜育化过程和腐质化过程。 9.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2)土壤侵蚀的危害:水蚀和风蚀是土壤资源遭到破坏的常见现象。 (3)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由于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不合理,土壤不断退化,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和沙化。

第17页,共26页

(4)土壤盐渍化

(5)土地沙化:土地沙化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资源退化的又一种表现。 (6)土壤污染:随着工农业发展,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进入土壤的数量逐年增多,管理不善致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含量达到危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程度,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人类健康,造成巨大损失。 10.土壤污染案例。

(1)20世纪50-60年代初,日本富山县神通流域由于使用镉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土壤受镉污染,产出的稻米含镉,引起数千人患“骨通病”。

(2)日本、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交通量的道路两旁,土壤多受环芳烃及铅污染严重。

(3)前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将本国有毒废弃物作为工业原料向发展中国家输入,使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陆续受害。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温度与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地理分布: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此范围内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才能正常运行。

⑴高温的伤害主要在于减弱光合作用而增强呼吸作用的程度,使两者失衡。高温还可以破坏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促使蛋白质和酶失去活性乃至发生凝固变性。低温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冻害,低于0度的温度会使细胞间隙的自由水结冰,挤压细胞质造成机械损伤,并使细胞失水萎缩。

⑵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动物忍受高温的能力比忍受低温的能力差。

⑶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的影响表现在低温可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其性成熟延缓,动物可以活的更久,长的更大。

⑷温度还影响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热带和亚热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故生物种类较多,寒带和高山地区种类较少。由于地表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此相应的植物也有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和寒带植物等。在山地还可以观察带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动植物垂直分布现象。 3.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的修复作用。

⑴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植物的叶是吸收有害污染物的主要器官。 ⑵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植物的茎叶以其粗糙的表面、绒毛或分泌的树脂、黏液等滞留空气中的尘埃,净化大气。

⑶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和植物分泌的杀菌素都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细菌数量。

⑷绿色植物还有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CO2的作用。 4. 举例说明自然界的生物竞争。

⑴竞争:对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或相同要求的不同物种,为自身生存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双方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

⑵①如草原上的鼠类、牛羊和其他食草动物为饲草而发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

第18页,共26页

②一方对另一方通过资源利用的直接干扰型竞争。 ③杂拟盗和锯谷盗同在面粉中饲养时,不仅竞争食物且互相吃卵。 5. 种群、生物群落与群落结构。

⑴种群:生态学家把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 其一般特征:种群的数量和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化,水平分布格局,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增长、种内关系。

⑵生物群落:自然界很难见到某一种生物单独占据一定的空间或地段,而是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 其一般特征:群落种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⑶群落结构:群落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系,其中的若干生物种群在群落内部按一定规律组合排列的现象即是群落的结构。

①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定居和内部环境逐渐分化,生活型不同和环境需求也不同的植物分别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高度,其根系分布于地面以下不同深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空间发生不同层次的分化,即成层现象。

②水平结构: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或盐渍化程度,光照状况不同及动物活动等原因,使群落内部环境在水平方向不均一而形成许多小环境;植物依靠根蘖或根茎繁殖也可在群落内部分化出由一种或若干种植物构成的小斑块,即小群里。小群落作为群落的一个结构单元均匀或不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群落中,这就是群落在水平空间上的主要结构——镶嵌型。

③生态结构:成层现象和镶嵌性是群落在空间上的形态结构,层片则是群落的生态结构单元。同一层片的植物其生活型和生态学特性一致,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和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联系构成群落环境。层片和层有一致的情况又有质的区别。 6. 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1)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活动、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由于人类活动,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替代的过程叫作演替。

(2)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分类:①原生演替:在原生裸地上首先出现先锋植物群落,以后相继产生一系列群落的替代过程叫作原生演替。这种演替又可分为旱生演替系列和水生演替系列。 ②次生演替:原来有过植被覆盖,以后由于某种原因植被消失了,这样的裸地叫次生裸地,土壤中常保留着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环境条件好。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称作次生演替。 (3)按其发展方向不同分为:①进展演替(顺行演替):裸露地面的群落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总趋势朝向符合当地主要生态环境条件的演替过程。

②逆行演替:群落由于受到干扰和破坏而驱使演替过程倒退即发生逆行演替。 (4)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若没有重大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通过进展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保持协调、种类组成与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所谓最终阶段的群落,称作演替顶级。

第19页,共26页

7. 食物链与食物网。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连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它有两个主要类型,①捕食食物链(活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是通过活的植物和动物以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建立的食物链类型,能量由绿色植物到各级消费者动物再到分解者的途径流动。 ②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的生物有机体或有机碎屑为起点,它们作为食物或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所分解,能量直接由死亡的有机残体流向分解者。 (2)食物网: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联结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即食物网。

8.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平衡。

(1)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认为控制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

(2)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常发生某些变化,还有一些外来干扰。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相对稳定与平衡是由于它是一种控制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干扰后恢复和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结构越复杂便越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系统内的反馈机制更复杂,因而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强。 9.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1)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这些地区年均温在26°C以上,年降水量一般都超过2500mm,土壤多为砖红壤。终年高温多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也孕育着种类繁多的动物。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分布于干湿季对比明显的一些热带地区,主要见于东非、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这些地区终年温暖,年均温约18~24°C,年降水量500-1500mm,季节分配不均匀。以旱生禾草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草被层占优势,在草被层的背景上散生一些旱生矮乔木;动物主要以长颈鹿、斑马、野牛、羚羊等有蹄类与非洲狮等大型食肉动物为主。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日本南部、美国东南部等地。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较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不甚寒冷。年均温一般为16~18°C,年均降水量800-2000mm。土壤为红壤和黄壤等酸性土。植物种类也较复杂,乔木一般分两层,上层乔木多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林组成,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动物种类丰富,昆虫和鸟类种类繁多,猿猴类常出没于森林之中,爬行类与两栖类动物也较多。

(4)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中、南部湿润气候条件下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洲东部和东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东北南部。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4°C,年均降水量500-1000mm。土壤以褐土和棕壤为主。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有些潮湿的林内地面尚有苔藓层。消费者动物主要有鹿、鼠、松

第20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