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者应做到:
1.尊重被试的权利。在研究活动中应优先考虑如何保障被试的权利。如不参与协作权、不署名权、保密权、要求研究者承担相应责任权等。
2.研究活动不给被试造成不当压力。
3.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避免给研究对象或教育实践造成消极的后果。
五、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一)选题与设计阶段
选题与设计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即选择课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和制定方案。 1.选择课题
选定课题就是为了一项具体的研究工作确立一个研究主题,这是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选定课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课题。思维起于问题,能敏感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首先要求研究者具有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和学界热点的研究意识;其次要求研究者具有改革意识,敢于怀疑,善于变换思考角度,善于类比和移植。
在提出问题以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或有能力研究,这就需要进一步确定课题。首先要判断问题本身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进而考虑研究人员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兴趣;最后还须考虑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
2.查阅文献
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课题确定以后,应立即着手了解所研究的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及思考先前的研究成果是否还有需要扩充和完善的地方。
3.提出假设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假设工作包括确定研究的目标,表述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活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等环节。
4.制定方案
完成课题的研究设计之后,接下来便是选择研究方法和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行动纲领,其内容必须全面、具体。制定研究方案包括如下内容:用文字准确表述研究的问题,每个部分配置相应的人员、经费、设备、资料;将研究进度分为几个时间阶段;规定各个课题组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和时间。 (二)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
研究资料一般分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两种,分别采用不同的搜集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用来搜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问卷、访谈调查、测验等。资料搜集后要进行整理分析,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科学事实,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对其作出事实判断。
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的理论
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新理论,理论的形成必须以大量的事实或原有理论为基础。形成新的理论通常要综合地运用各种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演绎、类比、概括等。 (三)总结与评价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对教育研究的总结是指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设计,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研究结论的形成等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按规范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以展示科研成果。 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
鉴定和评价是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首先是要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进行鉴定,其次是对研究活动的科学性进行评估。
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即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
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教育层次、类别、形式、区域的结构,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需要与地区差异研究,三农问题与教育关系的研究,关于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及其增长速度的研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研究等,都是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问题。
(二)从学科建设需要出发提出课题;
这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课题,不只要揭示原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还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评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三)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提出课题;
研究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提高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自觉培养教育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发现,关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