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济- 通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下载本文

互送、宣传互动”的原则,加强了与重庆、西安、成都、汉中、广元、达州、巴中等周边旅行社的协作,全年参加旅行社联谊会5次,拓宽了客源市场。四是完成《走进巴中——旅游指南》、《巴中旅游志》通江旅游资料的报送,精心制作了《通江旅游交通图》,8月全力协助市旅游局编制《巴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五是9月上旬副县长任小娟带队参加了巴中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开展的宣传促销活动,设置了宣传展台,制作并播放了诺水风光片,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3000多份。六是参加了省旅游局举办的“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座谈会”,将通江县纳入其旅游线路之中。七是积极组织通江县12家旅游企业加入市旅游协会,拓宽了宣传渠道。八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之前,在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宣传报道通江旅游。由于今年各项工作准备充分,宣传促销到位,旅游氛围浓厚,年内游客流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以成都、重庆、达州为主的游客量大幅上扬,成为客源主体市场。

【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年内,加大了景区建设,重点抓好诺水河景区和红色景区(点)建设。一是积极做好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区的验收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加强景区建设,安装了景区监控系统,建立了景区信息网络,设置了景区标识牌,其中景区设置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2个,景点标识牌23个,景点指示牌8个,景区安全标示牌3个。下半年又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景区灾后重建,并成功迎接“十一”黄金周。二是启动了红军城4A级的创建工作。完成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建设详细规划,先期已投入480万元进行建设,重点建设与纪念馆配套的列宁公园相关设施。投入200万元改建资金,引入声、光、电等多媒体系统,采用现代手段对纪念馆进行了陈列改进。三是加快了红军烈士陵园建设。投入了50多万元对红军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参观场所、绿化带、旅游公厕和周围环境等各种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四是加快景区道路建设。完成了纪红路硬化工程,完成了平(溪)临(江)路、水(口)空(山)路等景区道路硬化,启动了临(江)空(山)路建设,打通县内旅游环线。五是以星级酒店建设为重点,提高通江旅游的接待能力。年底,银耳星级大酒店正在建设中,县城新增旅行社门市部两家,宾馆8家,新增床位240张。六是利用网站、新闻媒体、交易会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临江丽峡、空山国家森林公园、陈河银耳温泉、龙溪沟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招商项目。永安重石寨、银耳星级宾馆成功招商,永安重石寨休闲度假山庄年内完成了滑冰场、接待站建设。

【开发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理性化,城市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一是对全县52家农家乐建档立卡,实行了微机动态管理。出台了《农家乐管理办法》,成立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行星级农家乐管理模式。规范发展了金家坝和城西村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新发展农家乐11户。二是强化农家乐业主礼仪服务、业务技能、餐馆标准、旅游知识等专业培训。全年共培训了5次,参训人员140人次,提高了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大力规范农家乐经营市场,与卫生、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一道加强农家乐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坚持持证上岗,亮证经营,设置诚信服务公示牌,引导农家乐诚信经营和游客理性消费。四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年内新开发了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粉、银耳酒、银耳降脂通便胶囊等旅游商品,并已在市场上畅销。

【提升服务水平】 4月25日,召开了全县旅游行业工作会,全县宾馆、饭店、旅行社、农家乐及各景区旅游企业和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近两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安排部署旅游行业工作,进行了行业培训。11月12日,县委、县政府邀请了经济学博士、中国城市经营协会会长王廉、广东省策划专家和项目资源运作经理人湖泊博士、四川竹海高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庄亚民等知名专家在县会议中心就如何发展通江旅游作了专题讲座,城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制定下发了旅游安全工作相关文件,在各旅游企业内部设立了安全工作督查员,负责本辖区安全生产管理,并承担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全

年召开旅游安全工作联席会13次,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8次,排查和整治旅游安全隐患23处,确保了全年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整治旅游市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的通知》、《关于加强诺水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通知》等文件,严厉查处“黑导”、“黑店”、“黑车”等一系列旅游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处理旅游投诉5件。加强行业培训,宣讲《四川省旅游条例》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全年共开办培训班8次,受训人员达270人。黄金周期间,开通了旅游咨询热线和旅游投诉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五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24%。其中,诺水河风景区接待游客2.2万人次,红色旅游接待0.82万人次,农家乐接待2.07万人次。“十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21%。其中诺水河风景区接待游客1.6万人次,红色旅游接待0.48万人次,农家乐接待2.2万人次。实现了旅游“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

【正副职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苟毅,副局长张清勇。

(罗巧云)

扶贫开发

【概 况】 2007年,全县共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3227万元,比上年增加12153万元,增幅1134.5%。其中,政策性无偿资金2511万元,比上年增加160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10322万元;捐物折款(中国扶贫基金会)393万元。解决了1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1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贫建档立卡】 上半年用4个月时间,对全县524个村、9.44万户、36.48万贫困人口建立了档案管理,对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和经济现状、帮扶措施、实施的扶贫项目、解决或稳定解决的时限等指标作好了详细的登记,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设立微机档案,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管理。

【新村扶贫工程】 把“五通三建一提升”(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建特色产业、建优美环境、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户自立自强能力)作为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标准、高起点打造。2006年10个财政单列的扶贫新村,全面完成了项目工程计划。共新建、续建、改造村道公路85公里;人畜饮水8处、人工井284口,饮水渠4000米;农户环境改善150户,改厨、改厕、改圈7300平方米;种植金银花400亩。对2007年启动的扶贫新村,严格按照“群众选择、村上申报、乡镇推荐、演讲答辩、评审确定”的程序进行竞争立项,年底已有20个村启动了项目实施。

【产业扶贫工程】 在诺水河镇碧山村、铁溪镇五童坝村、田坝村等11个村支持发展香菇、银耳等特色产业。重点抓住了两个环节,一是对项目物资实行政府采购,共发放机器设备10台(套)、香菇内袋1.52万公斤、外套19.44万个、菌种4.11万瓶、消毒液4400盒,确保项目物资的及时到位和质优价廉。二是实行项目科技承包,每个项目村都由1~2名科技人员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确保了项目实施效果。11个村发展香菇850万袋,预计产香菇510万公斤,产值3060万元,较上年增加300万袋,新增产量180万公斤,新增产值1080万元,贫困村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村道扶贫工程】 结合全县交通大会战,以重点贫困村申报为主,采取先建先补、快建快补、不建不补的办法,给那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群众参与积极的村安排启动,帮助建设断头路、整合资源建通畅路等,提高村道扶贫项目的实效。全年共新建四级泥碎路10公里,水泥平板桥1座30延米,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2007年下达的8公里建设计划,完成全部测设任务。

【移民扶贫工程】 为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问题,继续把移民扶贫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来抓,抓出了成效。继诺水河镇鲁坝、聂家坝、永安镇重石寨、泥溪乡后湾村、铁溪镇田坝村等移民点后,2007年移民168户,新、改建住房168套,并建成铁溪镇田咀移民街。省、市扶贫办领导到通江实地调研时,对通江县的移民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劳务培训工程】 为依托省劳务扶贫培训基地,严格坚持“订单培训、合格发证、转移就业、规范补助”的原则,培训贫困农民工875人,全面完成了上年的劳务扶贫培训任务,其中790人实现非农转移就业,主要分布在深圳、昆山、吴江等城市,月平均工资1500元,高的可达4500元。年内完成120人劳务培训任务。

【小额信贷工程】 全年共发放贷款1080万元,贷款按期回收率实现99.8%,为贫困群众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项目的成功实施,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开发银行、四川省贫困乡村促进会等相关机构的密切重视,四川省贫困乡村促进会已融资300万元支持项目发展。

【国家扶贫试点项目】 8月,省政府将全省唯一的全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工作县确定到通江县。县委、政府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地和工作人员,组织有关单位业务人员,深入到贫困乡村和农户调研,确定了诺水河镇、空山乡、两河口乡三大特困乡镇的15个贫困村为项目实施区域,研究制定了扶贫试点项目实施方案,9月通过了省政府审定。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责任人,并与项目乡镇、村和相关业务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抽派了驻村工作人员。年底共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824万元,先期项目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社会扶贫工程】 一是争取到了省委办公厅、国家烟草公司、省电力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及市帮扶单位定点帮扶项目资金467万元。二是落实了县级部门定点帮扶重点村责任制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村包扶制度。一年来,市、县帮扶单位累计向贫困村捐款捐物近800万元,全县形成了领导重视扶贫、干部支持扶贫、群众参与扶贫的良好局面。三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年内新增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户20户、帮带户60户,帮助他们制定发展计划、确定致富项目,为帮扶户捐款、捐物(折资)达2万多元。

【正副职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赵志远,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景丽华,副主任冯明,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王发新。

(刘 斌)

气象服务

【概 况】 2007年,平均气温17.1℃,较历年平均气温16.6℃偏高0.5℃,年极

端最高气温37.5℃,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2℃偏低2.7℃,年极端最低气温-1.4℃,较历年极端最低气温-6.2℃偏高;年降水量1280.9 mm,较历年平均1154.6 mm偏多11%,年日照时数1396.9小时,较历年平均1348.7小时偏多4%。4月1~3日、10月7~9日出现寒潮。4月14日部分乡镇出现冰雹。3月9日~4月20日,县境遭受了持续43天的春旱。7月全县出现连续暴雨,其中3、5日大暴雨,3日降水量达245.5 mm,本站累计雨量506.7 mm致使全县普遍受灾,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1086万元。7~8月全县大部分地方先后出现25~32天伏旱。全年共出现4次暴雨,其中出现2次大暴雨,7月出现连续性暴雨,造成全县严重的洪涝

灾害.全年因干旱、暴雨、洪涝、寒潮等灾害袭击,致使粮经作物76398公顷受灾,农业经济损失5030万元,92.1万人次受灾,全年种类灾害累计经济损失达42326万元。

【气象服务】 坚持提高预报服务准确率。春播期间,在短期较准确地预报出低

温、适播、寒潮。在“双抢”关键时期准确报出了大雨天气过程,为收水栽秧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坚持连续暴雨预报和服务。在年度、汛期、盛夏预报中均提到7月上半月大部分地分有洪涝,7月2~5日有中到暴雨。在过程监控和过程中,先后发布6次暴雨天气消息,及时通过传真、手机、电视预报、12121电视向公众发布。由于服务主动及时,得到了县委、政府和群众好评。全年共发布中、短期重要重要天气预报或警报17期,服务有效率达86%。元旦、春节、“五一”、高考、“十一”等专题预报准确率达83%,滚动预报准确率达83%。全年向县委、政府、“五长”会议,提供决策服务31期,投手预报、农情、实况报告等服务材料143期,为各级编导指挥生产、抗灾、减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地面测报业务】 创“百班”无错4个,“250班无错”1个。人工地面观测、

自动地面观测、自动站地面观测总基数11779.4个,准确率为99.98%。人工报表审预基数:1104.0个,自动站报表审预基数:630.0个,准确率为100%。

【基础设施建设】 3~5月,在诺水河、铁佛、瓦室、涪阳、沙溪等五个乡镇安

装了自动加密站,为快速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基础。

【气象行政执法】 一是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在五下乡活动,“3·23”世界

气象日活动发放资料5000余份。二是对180多个单位2007年的办公、计算机系统、建构筑物、加气、加油站和网吧进行年度检测,对55栋新建商住楼的雷电防护装置进行了前期可靠性评估,对6.3万平方米的新、改、扩建建筑进行了竣工质量检测验收。对新建、已建建筑物计算机系统等九处的雷电防护进行了设计、安装。三是对两处单位房,五处私人建房严重影响测试环境进行了四次行政执法纠正和制止了违法行为,测场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正副职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张平,副局长鲜森林。

(陈 春)

工业与商贸

经济与商务工作

【工业目标】 2007年,全县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29.59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423.1万元,同比增长6.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同比增长98.41%;入库税金1253.5万元,同比增长41%;工业贡献率10.20%;产品销售率98.97%;总资产贡献率8.80%;新产品产值率13.14%;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11吨标煤/万元;技改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171.43%;技术创新投资290万元,同比增长55.08%。超5000万元企业4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重点工作】 一是引进重庆长勇实业公司投资600万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成生产线一条,恢复了通江银耳酒生产,银耳贡酒、银耳大曲、银耳春、银耳醇等系列产品已于10月面市。二是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矿权设置方案已上报审批,新增大河坝煤矿进入了规模企业。三是絮棉厂迁厂扩建项目已于9月5日破土动工。四是罗村茶业有限公司已完成了加工车间技改项目,扩大茶园面积500亩,计划三年内扩大种植面积1500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