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 下载本文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

作者: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楼文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加快,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下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如何在新常态下防范和化解好信用风险,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考验。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银行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严实结合,既要从源头上防控好风险,又要化解好存量风险,还要处理好商业化运作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才能在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坚持治本要实,强化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回归本源,在做实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上下足工夫。

做实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三查”不实,风险管理也无从谈起。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贷时审查做得比较规范和扎实,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做实贷前和贷后两个环节,提高有效性。

贷前调查是把好客户准入关的核心,决定了能否从源头上控制住风险。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克服“重形式合规、轻实质风险”倾向,在承贷主体、资金用途、抵押担保上做到真实可信。切实摸清企业经营、投融资、关联担保的实情和全貌,严防通过虚假交易、虚假用途、虚假报表、虚假贸易背景等套取信贷资金。

经济下行周期,客户经营状况、资金状况随时可能发生突变,加强客户风险动态监测和贷后管理尤为重要。日常贷后管理不扎实的银行往往面对风险猝不及防,甚至发生“倒前接盘”现象,丧失化解风险、减少损失的良机。当前,要特别关注贷款用途、资金流向、押品有效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贷款挪用、违规套现、押品贬损等情况。特别关注隐蔽性逃废债企业,高度警惕转移资产、刻意脱保、假破产等隐蔽逃废债行为。

做实风险早期干预。只有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银行才能在面对风险时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既定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做好两个研判:

要做好产(行)业发展形势研判。做深产(行)业系统性研究,对技术突破轨迹、行业发展趋势、产能过剩周期和市场结构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动态把握介入和退出某个行业或企业的时机。要顺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强对“夕阳”产业和潜在风险客户群的跟踪研究,提前做好信贷应对预案。

要做好客户情况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朝阳”行业也有资质差的客户,“夕阳”行业也有好客户,不能单凭行业走势对客户一概而论。要密切监测客户风险分类、资金流向、经营状况、关键财务数据等指标,准确识别、评估风险,及时揭示苗头性风险,提前制定风险应对预案,对“亚健康”客户要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

做实重点领域风险治理。对风险高发的重点区域、企业,商业银行应采取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行动,力争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比如,对担保圈(链),要厘清企业担保关系图谱,运用科学方法拆圈解链,隔离风险传染源。对隐性集团客户,要积极查找企业间隐蔽性关联关系,摸清集团客户风险全貌,加强分支机构之间和同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对多头融资、过度授信客户,要及时压缩授信额度,严控盲目“垒大户”。近年来,农业银行持续开展了多轮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坚持治标要严,妥善处置不良资产

面对不良资产持续反弹的压力,各家银行都加快了存量不良资产处置步伐,这虽然是治标之举,但对于化解存量风险、净化资产负债表有积极意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到,不良资产处置必须严字当头,多策并举,努力提高处置效率和效益,切实维护好银行债权。

严防道德风险。各家银行都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容易诱发劣质客户的逃废债冲动。银行自身也不排除出现管理松懈。因此,对处置不良资产的重点环节,必须从严要求。一是严格程序标准。在处置预案制定、资产定价、审查审批、后评价等关键环节上,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标准,强化权限约束、程序约束和岗位制约,切实规范操作行为。二是严格责任追究。责任不能随着不良资产的处置而“一风吹”。笔者认为,在“账销、案存、权在”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对外严格保密和对内严肃追责这两条。对责任人的处理要依法合规,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体现强化管理责任的导向。三是严格财务约束。要围绕提升不良资产回收价值,选择合理的处置方式、时机,并根据财务承受能力安排合理的处置节奏。

近年来,农业银行在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即当年发生不良不能当年打包处理;先处理责任人再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要与当年业务经营和利润计划完成情况挂钩,完不成利润计划的要从严控制不良贷款转让和贷款核销数量。从实践来看,这些要求对于防范内外部道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灵活确定策略。不良清收处置不能简单地抽贷压贷,要视客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经营前景而采取灵活的处置策略。有的客户只是“皮外伤”,经营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还款意愿比较强,这种状况下可考虑运用再融资、调整期限和利率等措施,或者采取第三方重组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盘活,减少贷款损失。而对于完全丧失造血能力,或存在逃废债倾向的客户,要采取法律手段实施资产保全和诉讼清收,避免损失扩大。

创新处置方式。在综合运用清收、重组、核销等传统手段的同时,要积极创新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债转股等新型处置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农业银行积极探索通过挂牌转让、邀请竞价、公开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清收处置,并综合运用债务重组、单户转让、债务减免等方式盘活资产,创新处置手段,有效提升了处置效率和资产价值。

坚持义利并举,实现商业化运作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控的实践中,常常面临商业化运作与履行社会责任的两难抉择。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守两个底线。一个是坚守党和国家要求的社会责任底线,做到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另一个是坚守商业化经营要求的风险防控底线,维护好出资人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围绕守住两个底线,商业银行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在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中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国家宏观调控会对经济运行、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产生重

大影响,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项目准入审批、实施企业重组过程中,既要考虑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也要注意保护银行的利益,加强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为银行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提供前瞻性指引,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搭建政策和市场平台。商业银行也要把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信用风险防范有机结合起来。尽管在实践中,有时可能需要商业银行舍弃短期利益,甚至“壮士断腕”,退出一些仍在产生效益的客户,但是从长期来看,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过程,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避免出现大的金融资产损失。

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服务的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复杂进程。银行必须主动作为,切实肩负起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做好服务的“加减法”。一方面是“做加法”,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对接新的增长点、新的客户和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做减法”,压缩“两高一剩”等行业的信贷资源低效占用,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把控。

在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毋庸讳言,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客户群体方面,确实面临着商业化运作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考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真正践行义利并举、义在利先的普惠金融理念,勇于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多年来,农业银行持续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在新疆、西藏等老少边穷地区坚持提供金融服务。近三年,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平均增速超过14%,2014年末县域贷款余额达到2.65万亿元。与此同时,农业银行探索商业化服务“三农”的实践也说明,只要防控风险方法得当,服务“三农”也能做到保本微利,实现商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