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复习题 下载本文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

【考点提示】

总结本章内容和对近几年考试命题分析以下知识点应当重点掌握1、组织和细胞的适应形式。2、病理性萎缩的类型、病因、病理变化特点。3、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变性的概念及常见变性的病理变化及病因。5、细胞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病因、坏死的类型,细胞凋亡发生机理及病变特点。6、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和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因素。7、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结构以及肉芽组织的功能。8、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9、骨折的愈合过程。

【典型题例】

1、(单项选择题)关于脂肪变性,正确的是( ) A.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周边区易发生脂肪变性。 B磷中毒时肝小叶中央区易发生脂肪变性。 C 严重中贫血时,心肌弥漫性脂肪变性。 D严重的贫血,肾曲管上皮可出现脂肪变性

E白喉外毒素可引起“虎斑心” 答案D 2.(多项选择题)多数凝固性坏死的形态特点是( ) A多呈灰白色或灰黄色B组织干燥C界限不清 D易并发感染E原有组织结构、轮廓保存 答案:ABE

3.(名词解释);(1)再生(2)凝固性坏死 (3)肉芽组织

(I)再生: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的或有再生能力的细胞进行分裂增殖,以恢复原有组织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2)凝固性坏死:组织坏死以后,蛋白质发生凝固、色灰白或淡黄,质实而干燥,称为凝固性坏死。

(3)肉芽组织: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肉眼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的肉芽故名肉芽组织。

4.(问答题)组织坏死的类型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答:按坏死的原因,病变特点及形态特点,坏死的类型有三种:(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呈灰白色干燥坚实的凝固体。多见于脾、心、肾等贫血性梗死;(2)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迅速液化并形成坏死腔,如脓肿的脓液,脑组织的坏死;(3)坏疽:组织坏死后合并腐败菌感染,坏死组织呈黑褐色,如坏疽性阑尾炎。(4)纤维素样坏死:胶原纤维坏死崩解成颗粒状、碎片状、条索状,似纤维素,多见于风湿病的坏死。

【易错题例】

1、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 A含铁血黄素B.脂褐素C.黑色素D.胆色素

辨析:萎缩是细胞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强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一些细胞器逐渐减少,自噬泡增多,从而形成脂质过氧化的生物膜结构的残质体,即为脂褐素。

2、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 ) A.肾盂粘膜上皮B.结缔组织C、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神经纤维

辨析:化生通常发生于再生能力极强,即含不稳定型细胞的组织,如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因这些组织中含具有潜在分化和增殖能力的细胞。本题备选答案中提及的神经纤维虽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它的再生必须依赖于良好神经元的存在,而且其高度专一或特异性的分子特性决定了它缺乏具有转化为其他组织的能力。故答案为D

3.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时,其形态学改变多样,包括( )

A.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B炎细胞浸润C.基质和纤维裂解 D,胞质嗜酸性增加E.细胞结构、轮廓立即消失 辨析:细胞结构轮廓在组织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中常可保存一段时间,称为结构性坏死故E不正确,而ABCD均可出现。 4.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肉芽组织是含有肉芽肿的组织,B、肉芽组织含有肌肉再生的嫩芽 C、肉芽组织中有的细胞有肌细丝D,肉芽组织是幼稚的结缔组织 E.肉芽组织的基质中纤维粘连蛋白由纤维母细胞合成

辨析:肉芽组织是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组成,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其中没有肌组织再生,也无有肉芽肿形成D项是完全正确的。 5.关于伤口,哪项是错误的( )。

A.感染能加重局部损伤B,感染的炎症渗出物使局部压力增高,有利扩散 C.只有感染控制后修复才能进行D.已被细菌污染的伤口是不能缝合的 E.有坏死组织及异物的伤口,必然是二期愈合

辨析:感染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很大,细菌能加重组织损伤,炎性渗出物可增加伤口局部压力,促进感染扩散,因此感染的伤口不能缝合,应充分引流,待感染控制以后,修复才能进行。坏死组织和异物只有被消除后修复才能进行。因此感染伤口及较多坏死组织、异物的伤口不能缝合,必然是二期愈合。但是己被细菌污染但未发生明显感染的伤口,临床常施行消创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在确保不会感染的情况下缝合伤口,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一期愈合,可见创伤后,及早进行消创术是很重要的。正确答案应是D、E,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缺氧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

A光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

2.电镜下,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细胞不可复性损伤的标志( ) A.核内出现髓鞘样结构 B.核溶解 C.核浓缩 D核碎裂 3.老年男性的前列腺肥大是( )。

A代偿性肥大B功能性肥大C假性肥大D内分泌性肥大 4、.四氯化碳中毒最常引起( )。

A.肝细胞水样变性B.肝细胞嗜酸性变C肝细胞脂肪变性D.肝细胞呈毛玻璃变。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肥大( )。

A高血压病的左心室 B.运动员的骨骼肌 C.妊娠妇女的子宫肥大 D.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因脑底部渗出物机化导致的脑体积增大。 6风湿性肉芽肿中的坏死为( )

A、液化性坏死B、干酪样坏死 C、.坏疽 、D纤维素样坏死 7、凋亡是细胞的( )

A.液化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脂肪坏死 D固缩样坏死 8、.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 A、骨骼肌 B.脂肪组织 C、心肌 D、肝实质 9,纤维素样坏死不见于( )

A结节性多动脉炎B瘢痕组织 C、恶性高血压 D风湿病 10、腹股沟肠嵌顿后,疝囊内的肠壁可发生( )

A.湿性坏疽 B.凝固性坏死 C.干性坏疽 D.气性坏疽

11、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错误的是( )

A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镜下,坏死彻底,呈无结构和颗粒状物质 C.容易钙化 D,容易液化,容易吸收 12.淀粉样物质是( )

A.一种碳水化合物 B.两种球蛋白

C.来自血浆的纤维蛋白 D.结合粘多糖的蛋白质 13、.急性胰腺炎可出现( )

A.溶解坏死 B.脂肪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凝固性坏死 l4.区别组织自溶与坏死,最可靠的根据是( ) A. 组织轮廓存在与否B镜下细胞器情况

C病变周围有无炎症反应 D、细胞核溶解消失情况 15、下列不属于机化的是( )

A、大叶性肺炎后合并的肺肉质样变 B闭塞性心包炎的发生 C.糖衣脾的形成 D、脓肿脓液流出后形成的瘢痕 16.下列不属于化生的是( )

A.胃粘膜中出现胰腺组织B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C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D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17.颗粒性固缩肾时,颗粒区相对正常肾小球发生( ) A代偿肥大B增生C两者均有D二者均无 18.下列各种组织,那种再生力最强( )

A.骨骼肌B.神经节细胞C.心肌D.神经胶质细胞 19.除哪一项外,下列病灶可以机化( )。 A坏死灶B.血栓C.异物D息肉

20.下述哪项的组织不被肉芽组织取代( )。

A.梗死病灶B.血栓C.纤维蛋白渗出物D严重萎缩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质细胞变性多见于( )

A.肾上腺 B,神经元 C心 D肝 E肾 2、易发生化生的组织( )

A.关节软骨B宫颈粘膜C支气管粘膜D胃粘膜E横纹肌 3,脑实质萎缩可发生于( )

A.脑积水B.脑动脉粥样硬化C乙型脑炎D.脑动脉栓塞E.脑脓肿 4、常引起液化性坏死的疾病有( )

A.肝阿米巴脓肿B.化脓性脑膜炎C.肺脓肿D.乙型脑炎E.脑梗死灶 5.可发生坏疽的器官或组织是( ) A.皮肤B.脑C,肺D.阑尾E.子宫 6.足干性坏疽的特点有( )

A.体积缩小B.变干,表面皱缩 C局部呈黑褐色D.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冻伤时

7.营养不良性钙化可见于( )

A,坏死性胰腺炎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动脉粥样硬化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的肾小管E,血吸虫病的病变组织内 8.慢性消耗性疾病时,下列哪些细胞可出现脂褐素( ) A.心肌细胞B.肝细胞C.胃粘膜上皮细胞

E.可发生于 D,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E.肾小管上皮细胞 三、名词解释

1萎缩 2,变性 3.脂肪变性 4.坏死 5.干酪样坏死 6,机化 7,肥大 8,化生9,增生 四、问答题

1.简述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常见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2.纤维素样坏死的病变有何特点?常见于何种疾病。 3.简述坏死的类型和结局。

4.简述肥大和增生的区别及联系。 五、论述题

1,比较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的主要区别。

2、病理性再生类型有哪些?影响再生类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D 4C 5D 6D 7D 8B 9B 10A 11D 12D 13B 14C 15C 16A 17A 18D 19D 20D 二、多选题

1CDE 2BCD 3AB 4ABCE 5ACDE 6ABCE 7ABCE 8ABE 三、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 2.变性:因物质代谢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形态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3,脂肪变性:由于细胞损伤,造成除脂肪细胞以外的实质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

4.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5.干酪样坏死: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由于坏死组织内含有较多的脂质,坏死灶呈淡黄色,质地松软,如奶酪,故名干酪样坏死。

6.机化: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异物等由肉芽组织增生取代的过程 7.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8.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9.增生: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四、问答题

1,特点: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均质性红染的玻璃样物质,常见类型有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②血管壁玻璃样变。③细胞内玻璃样变。不同类型的玻璃样变,对机体的影响不同。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可使纤维组织变硬,失去弹性。血管壁玻璃样变,可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细胞内玻璃样变,影响细胞的功能。

2.纤维素样坏死的特点:(1)是发生在结缔组织或血管壁的一种病变。(2)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均质状或颗粒状无结构物质,颇像纤维素。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特殊类型有:干酪样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2)液化性坏死。特殊类型有:脂肪坏死。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4.肥大是指细胞的体积增大,而增生是指器官、组织内组成细胞数目的增多;增生一般发生于再生力强的组织,此时细胞数目增多也常伴有体积增大,增生肥大常可相伴出现;再生能力差的组织,如心肌、平滑肌等一般只出现体积增大(肥大),肥大与增生都属于可复性改变 五、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