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ABCD四套,含答案) - 2018 下载本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

(C卷)

姓名 车间 岗位 日期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 )、精准监管、( )、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和( )的组合。 3、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 ),或它们的组合。

4、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 )和( )。

5、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 )。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

6、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 )、( )、( )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

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 )、( )、培训教育措施、( )、( )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8、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 )、( )、事故后果、( )、( )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9、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 )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 )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10、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 )、物的因素、( )( )等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工贸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 )

A风险统计表 B作业活动清单 C危险源统计表 D设备设施清单

- 13 -

2、我公司3级风险相对应的管控层级为( ) A公司级 B车间级 C班组级 D部门级

3、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一般多是针对( ) A作业活动 B设备设施 C环境因素 D管理因素

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 )级,其中( )级最危险。( )

A 5、1 B4、 1 C5、 5 D4、 4

5、以下哪些风险分析方法不属于工贸企业宜选用的分析方法( ) A风险矩阵分析法(LS)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D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

6、在风险程度分析法(MES)中,“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应赋予的分值是( ) A 1 B 3 C 6 D 10 7、风险管控措施中,以下哪些不属于工程控制措施( ) A 消除或减弱危害 B隔离 C移开或改变方向 D减少暴露时间 8、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属于风险管控措施中的哪一类( )

A救援控制措施 B管理控制措施 C应急控制措施 D演练控制措施 9、以下隐患排查类型组织级别为班组级的是( )

A日常隐患排查 B综合性隐患排查 C专业性隐患排查 D节假日隐患排查 10、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 )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 )组织一次。( )

A 每月、每周 B 每月、每日 C 每季度、每月 D每季度、每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

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

2、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 )

3、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 )

4、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 )

- 14 -

5、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绿”标识。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简述你在本次双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职责

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

- 15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

答案 (C卷)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5、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

6、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

7、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8、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9、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10、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