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库及答案 下载本文

管理学习题库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

一、判断题

1、管理总是离不开某个集体或是组织,离开组织谈管理将无从谈起。(√) 2、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表示的。(√) 3、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

4、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5、组织是一种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6、“中国人民大学”属于非正式组织。(×) 7、“红十字会”属于盈利性组织。(×) 8、“红十字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9、判断管理者是否为“基层管理者”,关键要看其下属中是否有“管理者”。(√)

10、基层管理者的下属中,全是操作者,而不可能有管理者。(√) 11、部门经理一定是“高层管理者”。(×)

12、法约尔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

13、管理者在驾驭混乱的局面时所扮演的角色是“领导者角色”。(×)

14、“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这指的是管理者的“监听者”角色。(√)

15、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16、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17、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18、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二、单选题 1、“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这句话阐述的是以下哪个概念?( C )

A、控制;B、计划;C、组织;D、管理。 2、“学生社团”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B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A、B都对;D、A、B都不对。 3、“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A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A、B都对;D、A、B都不对。 4、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的某企业,属于:( A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都不是。

5、由志愿者或者相关成员组成的,以帮助成员提高利益的组织,如商业协会、社区合作社等,属于:( C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都不是。

6、“在一个组织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合理分配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实现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既定目标的人。”这是对以下哪个概念的阐述:( C )

A、组织;B、领导;C、管理者;D、管理。

7、“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说的是以下哪个概念:( D )

A、组织;B、领导;C、管理者;D、管理。

8、组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就必须有人清晰地定义这些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提前对我们所要进行的组织活动进行必要的打算、谋划和安排。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A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9、管理者告知别人未来活动的方向,并通过沟通、激励等手段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去完成组织目标。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C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0、管理者要承担“设立评价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矫正偏差”等工作。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D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1、“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这指的是管理者哪个角色。( B )

A、领导者;B、监听者;C、传播者;D、发言人。

12、“将从组织内、外部或上、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内、外的其他成员”,这指的是管理者哪个角色。( C )

A、领导者;B、监听者;C、传播者;D、发言人。

14、“负责激励下属,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A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5、“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调度、授权、开展预算活动,安排下级工作”,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D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6、“管理者代表组织与工会进行集体合同谈判”,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C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7、“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A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18、“管理者应该有高超的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B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19、“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20、基层管理者和其他层次管理者相比,应该具备更加高超的:( A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21、高层管理者和其他层次管理者相比,应该具备更加高超的:(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三、多选题

1、根据组织形成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正式组织;E、非正式组织。

2、以下哪些特点属于“传统组织”的特点:( ABCD )

A、稳定的;B、永久性职位;C、命令导向;D、等级森严;E、顾客导向。 3、以下哪些特点属于“新型组织”的特点:( CDE )

A、稳定的;B、永久性职位;C、动态的;D、参与导向;E、顾客导向。 4、按照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将管理者划分为:( ABC )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综合管理者;E、专业管理者。 5、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角色。分别是:( ABC )

A、人际关系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谈判者;E、领导者。 6、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人际关系角色分别是:( ABC )

A、挂名首脑;B、领导者;C、联络者;D、监听者;E、传播者。 7、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信息角色分别是:( CDE )

A、挂名首脑;B、领导者;C、发言人;D、监听者;E、传播者。 8、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决策角色分别是:( BCDE )

A、挂名首脑;B、企业家;C、混乱驾驭者;D、资源分配者;E、谈判者。 9、罗伯特·卡茨发现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分别是:( ACE )

A、技术技能;B、谈判技能;C、人际技能;D、领导技能;E、概念技能。 10、以下哪些技能属于技术技能?( ACD )

A、工人操作机床;B、董事长制定企业战略;C、司机会开车;D、教师会制作PPT;E、部门经理懂得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四、简答题

1、“组织”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组织”这个概念?

答:组织---是一种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要立即组织的概念,必须认识组织的特征: 1)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表示的; 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

3)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管理”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

答: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对“管理”的理解:

1)管理效果好坏与特定环境有密切关系;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用组织的各种资源;

5)管理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6)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3、管理的四大职能有哪些?简述四大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管理的四大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必须研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定通向目标的计划,同时组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明确组织起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需要管理者通过领导职能告诉所有员工未来的活动方向,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会偏离目标,需要管理者动用控制职能去发现偏差,矫正偏差,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4、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不同层次管理者与不同技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答: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

概念技能——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与不同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五、论述题

1、管理的四大职能有哪些?论述四大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题要点:管理的四大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必须研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定通向目标的计划,同时组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明确组织起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需要管理者通过领导职能告诉所有员工未

来的活动方向,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会偏离目标,需要管理者动用控制职能去发现偏差,矫正偏差,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2、论述管理者层次与管理技能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管理层次有: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结合图形说明层次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要求要有举例。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判断题

1、自从出现了有组织的人类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

2、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提炼与概括,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

3、适度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4、梅奥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5、法约尔主要的贡献是对“权力”的来源做了研究。(×) 6、梅奥是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7、梅奥认为,人是“社会人”。(√)

8、梅奥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9、梅奥认为,组织中不存在非正式组织。(×) 10、西蒙认为,决策应该追求“最优原则”。(×) 11、决策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追求“最优原则”。(×) 12、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1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之上。(√)

14、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15、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观念和技术是自变量,环境是因变量。(×) 16、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

二、单选题

1、以下选项中哪个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B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欧文。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以下哪位?( B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欧文。

3、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以下哪位?( D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法约尔。

4、管理者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根据韦伯的思想这属于哪种权力来源?( C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超凡的权力;D、都不是。

5、根据韦伯的观点,职位赋予管理者影响别人的权力,属于哪种权力来源?( A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超凡的权力;D、都不是。 6、以下哪个不是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B )

A、人是社会人;B、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员工;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7、行为管理理论致命的不足是:( A )

A、无组织的人;B、无人的组织;C、封闭的系统;D、以上都不是。 8、以下哪个不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范畴?( B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

9、“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

”属于以下哪个理论的理论内涵?( A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 10、以下哪个不是权变理论的理论内涵?( D )

A、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A、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C、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D、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11、人际关系理论将人看作是:( B )

A、经纪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 12、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关键取决于:( B )

A、物质条件;B、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C、外界环境;D、组织制度。

三、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ABD )

A、泰勒;B、法约尔;C、梅奥;D、韦伯;E、欧文。 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要素包括:( ABCDE )

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

3、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除了技术、安全外,还有哪些?( ABCD )

A、财务;B、会计;C、管理;D、商业;E、控制。 4、韦伯认为,组织中的权力有哪些形式?( ACD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控制权;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E、决策权。

5、古典管理思想突出的不足之处有:( BC )

A、无组织的人;B、无人的组织;C、封闭的系统;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些是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ACD )

A、人是社会人;B、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员工;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E、例外原则。

7、以下哪些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范畴?( ACDE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E、权变理论。

8、以下哪些是“数理理论”的理论内涵?( ABCD )

A、强调决策的重要性;B、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C、强调用数字说话;D、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E、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9、西蒙的决策理论的理论内涵包括:( CDE )

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决策应该用数字说话;C、决策很重要;D、决策者很重要;E、决策应该追求“满意原则”。

10、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所谓系统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ABCD )

A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B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C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D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E、对环境进行评价。

11、以下哪些是系统理论的理论内涵?( ABC )

A、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B、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C、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D、决策应该追求满意原则; E、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四、简答题

1、简答“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2、简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答: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使工作定额与标准化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即合理用人 (3)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即明确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责任。 (5)“例外原则”

3、请评价“古典管理思想”的贡献和不足。

答:地位:

1)提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发现这些原则 3)主张他们所提出的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4)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 缺点:

1)无人的组织 2)封闭的系统

4、简答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是“社会人”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所以领导者应该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5、简答系统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2)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所谓系统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3)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6、简答权变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这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五、论述题

1、论述决策为什么要追求“满意原则”?

答题要点:最佳原则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绝对理智、环境稳定。但现实中这三个假设都不存在。或者最佳决策的条件:绝对智慧、完全信息、绝对利用能力、环境稳定。同样,这四个条件都不能保证完全具备。

所以决策者职能做相对满意的决策。

2、论述企业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权变思想。

答题要点:

权变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这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权变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略

3、论述系统思想与管理效率的促进作用。

答题要点: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2)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所谓系统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3)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如何通过系统的思考提高管理效率。略

第三章管理环境概述

一、判断题 1、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组织都是环境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分系统。(√) 2、社会文化因素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3、外部环境不影响组织文化。(×)

4、组织文化具有高度的环境适应性。(√)

5、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6、组织文化并不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7、通过组织文化可以区别两个不同的组织。(√)

8、之所以要研究组织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单选题

1、国际环境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A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2、顾客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B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3、组织文化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4、以下除了哪个外,都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B )

A、顾客;B、国际局势;C、供应商;D、竞争对手。 5、组织核心价值观属于组织的哪种环境因素之一?( 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内部环境;D、硬件环境。 6、企业的标志色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A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7、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B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8、企业的价值观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C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9、以下哪个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 D )

A、组织文化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B、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C、组织文化可以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D、组织文化可能扰乱正常的组织管理。 10、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首先应该确定:( A )

A、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B、利害关系是什么;C、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有多关键;D、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

三、多选题

1、管理环境包括哪三个层次?( AB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硬件环境;E、软件环境。

2、以下哪些属于组织的一般环境?( ABCDE )

A、国际因素;B、技术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经济因素;E、法律——政治因素。

3、以下哪些不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CDE )

A、顾客;B、供应商;C、国际局势;D、社会文化;E、自然环境。 4、以下哪些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ABCDE )

A、顾客;B、供应商;C、现有竞争者;D、潜在进入者;E、替代品生产商。 5、按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 ACE )

A、显现层——物质层;B、内层;C、核心层;D、外层;E、表层——行为层。

6、汤姆森认为,影响管理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有:( CD )

A、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B、环境因素不确定性;C、环境因素数量多少;D、环境因素的变化程度;E、环境因素的相似程度。

7、组织在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BCD )

A、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B、利害关系是什么;C、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有多关键;D、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E、控制环境的变化程度。

四、简答题

1、按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并举例说明没一个层次的内涵。

答:结合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CI)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显现层——物质层(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fication, VI):可见的人造物品,能看到、听到和注意到的全部东西,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什么? 2)表层——行为层(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fication ,BI):各种行为规范及行为活动的总和。是核心层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层面的流露,是物质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怎么做?

3)核心层(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fication ,MI):一个组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信仰,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了解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和归因来感知它们的存在。它们下意识地引导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怎么想?

2、简答管理的环境因素都包含哪些?

答:管理环境包括三个层次:一般环境、任务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前两个属于组织环境。

一般环境(General Environment)是环境的外层,它广泛分布,对组织产生间接(?)影响。包括:国际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法律—政治因素。

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也称特殊环境(Specific Environment),与组织更接近,它包括与组织进行日常交流、直接影响组织的基本经营和绩效水平的所有方面。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组织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它包括位于组织边界以内的所有环境要素,由硬件、软件、人员组成。软件中的组织文化最为重要。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物质设施、组织文化、人员、制度等。

3、根据斯蒂芬?罗宾斯的观点,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

(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

(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的利益。 (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它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4、汤姆森是如何分析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的?

答:汤姆森认为,影响不确定性的是“影响组织的因素数量”和“那些因素的变化的程度”。即用“环境的变化程度”和“环境的复杂程度”来分析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

状态1: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管理者对内部可采用强有力的组织结构形式。——日用品生产企业

状态2:动荡而简单的环境。组织一般都采用调整内部组织管理的方法来适应变化中的环境。——能源企业

状态3:相对稳定但极为复杂的环境。组织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都采用非权力集中的形式,以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来组织各自的活动。——汽车制造企业

状态4:动荡而复杂的环境。管理者必须更强调组织内部各方面及时有效的相互联系,并采用权力分散下放和各自相对独立决策的经营方式。——电器、高新技术、时装企业

5、组织的任务环境(利益相关者)包括哪些?如何分析?

答:组织常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分为四步: 1)确定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2)由管理者确定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特殊利益或厉害关系是什么——产品质量?财务?安全?环保?等。

3)管理者要确定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对于组织决策和行动来说有多关键。 4)决定通过什么具体的方式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

五、论述题

1、组织的任务环境有哪些?论述组织的任务环境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

答题要点:

任务环境分析也叫利益相关者管理。

组织常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组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原因: 1)可以带来企业的组织成果,如环境变化可预测性的改变、更成功的创新、利益相关者信任度的提高和更强的组织柔性,从而减少变化的冲击。

2)可以帮助企业做“正确的事”,因为组织要依赖这些利益相关者引入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

结合实践分析。略

2、论述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有什么影响?

答题要点: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是指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体系。

结合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CI)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显现层——物质层(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fication, VI):可见的人造物品,能看到、听到和注意到的全部东西,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什么?

2)表层——行为层(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fication ,BI):各种行为规范及行为活动的总和。是核心层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层面的流露,是物质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怎么做?

3)核心层(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fication ,MI):一个组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信仰,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了解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和归因来感知它们的存在。它们下意识地引导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怎么想?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

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

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的利益。 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它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结合实践分析。略

第四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一、判断题

1、伦理(ethics)是指判定行为是非、对错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2、贿赂是指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 3、胁迫是指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4、偷窃是指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5、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6、拒绝外国人员进入本公司工作不属于歧视。(×) 7、不道德行为的受害人越多,道德问题越严重。(√)

8、受害者密集程度越低,道德问题越严重。(×)

9、潜在受害者与不道德行为的距离越远,道德问题越严重。(×)

10、越多的舆论认为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说明道德问题越严重。(√) 11、组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是一回事。(×)

二、单选题

1、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A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2、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B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3、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C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4、未经主人同意的情况下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D)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5、拒绝女性求职者进入本公司工作,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C )

A、贿赂;B、胁迫;C、不公平歧视;D、偷窃。

6、“完全按照结果或后果制定伦理决策”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A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7、“关注于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和特权的观点,包括隐私权、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生命与安全以及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C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8、“管理者公平和公正地贯彻和加强规则,并在此过程中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D)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9、“应当根据实证因素(是什么)和规范因素(应当是什么)制定伦理决策,其基础是两种“契约”的整合。”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B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10、以下哪个不是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道德问题”。( B )

A、危害的严重性;B、道德决策的成本;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1、“不道德行为的受害人越多,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2、“受害者密集程度越低,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C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3、“潜在受害者与不道德行为的距离越远,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B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4、“越多的舆论认为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说明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D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对不道德的舆论。

15、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要考虑“人们能否直接、快速地感受到危害”,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D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三、多选题

1、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管理伦理问题有哪些?( ABCDE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E、不公平歧视。 2、有关企业伦理的观点包括哪些?( ABCDE )

A、伦理的功利观;B、伦理的人生观;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E、社会契约整合理论。

3、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影响管理者和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BCD )

A、自然因素;B、个人特征;C、组织规范与组织特征;D、道德问题;E、权力特征。

4、以下哪些因素是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ABCDE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E、对不道德的舆论。

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改善组织的道德行为。( ABCE )

A、制定道德准则、决策规则;B、道德培训;C、独立的社会审计;D、节约成本;E、正式的保护机制。

6、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顾客承担的社会责任?( ADE )

A、广告要真实;B、交货要及时;C、公平竞争;D、价格要合理;E、产品要方便、经济、安全。

7、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供应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CD )

A、交货要及时;B、价格要合理;C、恪守商业信誉;D、严格执行合同;E、广告要真实。

8、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政府、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 ABCDE )

A、执行国家的法令、法规;B、照章纳税;C、保护环境;D、提供就业机会;E、支持社区建设。

9、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所有者承担的社会责任?( BCD )

A、广告要真实;B、提高投资收益率;C、提高市场占有率;D、股票升值;E、保护环境。

10、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 ABCDE )

A、公平就业、上岗的机会;B、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C、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D、教育、培训;E、利润分享。

11、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ACDE )

A、安置残疾人就业;B、广告要真实;C、设立高校奖学金;D、资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E、支援边穷地区发展经济。

四、简答题

1、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管理伦理问题有哪些?举例说明每种的含义。

答: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把管理的伦理问题总结为五大类 1)贿赂——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 2)胁迫——指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

3)欺骗——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4)偷窃——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5)不公平歧视——“不平等待遇;或因种族、年龄、性别、国籍或信仰等而拒绝给予某人通常的权利,或在受优待者和不受优待者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区别的情况下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举例略

2、影响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的“道德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

1)危害的严重性 2)对不道德的舆论 3)危害的可能性 4)后果的直接性

5)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 6)影响的集中性

3、组织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改善道德行为? 答:

1)雇员甄选

2)道德准则、决策规则的制定 3)高层管理的领导 4)工作目标和绩效评估 5)道德培训

6)独立的社会审计 7)正式的保护机制

4、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承担社会责任?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1)对顾客 2)对供应者 3)对竞争者

4)对政府、社区 5)对所有者

6)对员工

7)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 承担的具体责任略。

5、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哪些积极的后果? 答:

1)积极的结果 2)企业信誉改善

3)社会制度得到强化 4)经济制度得到强化 5)雇员的工作满足感增加 6)避免政府干预

7)高级管理者的工作满足感增加 8)企业生存的机会增多

9)有利于吸引更好的管理人才 10)长期获利能力增强 11)留住和吸引顾客

12)投资者喜欢对社会负责的公司 13)短期获利能力增强

6、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哪些消极的后果? 答:消极的结果 1)短期获利率下降

2)消费者承担的价格提高 3)管理绩效评价标准有冲突 4)对股东不利 5)生产率下降

6)长期获利能力降低 7)政府干预增加 8)经济制度消弱 9)社会制度消弱

五、论述题

1、论述企业存在哪些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以及其危害性。 答题要点:企业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五种: 1)贿赂——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 2)胁迫——指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

3)欺骗——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4)偷窃——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5)不公平歧视——“不平等待遇;或因种族、年龄、性别、国籍或信仰等而拒绝给予某人通常的权利,或在受优待者和不受优待者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区别的情况下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危害略

2、论述“道德问题”如何影响组织在道德困境中的决策。

答题要点:

3、论述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答题要点:

从两个角度回答:

第一:企业应该为谁承担社会责任(对顾客;对供应者;对竞争者;对政府、社区;对所有者;对员工;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 第二:企业分别应该为其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4、论述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 答题要点:

第一、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二、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第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效果; 第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消极效果。

用辩证的、权变的思想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5、结合食品安全问题,谈谈企业的社会责任。 答题要点: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哪些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第二、结合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

第五章决策的过程与方法

一、判断题

1、做决策应该考虑决策的时效性。(√) 2、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前提。(√)

3、古典决策理论的基础是经济人假设、理性化、最优化。(√)

4、行为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决策应该追求“最优原则”。(×) 5、“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属于确定活动方向的分析方法。(√) 6、决策树法属于确定活动方向的分析方法。(×)

7、政策指导矩阵法属于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8、盈亏平衡分析法属于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9、盈亏平衡分析法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 10、决策树法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 11、乐观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12、悲观法属于非确定性决策方法。(√) 13、决策树法属于定量决策方法。(√) 14、德尔菲法属于定量决策方法。(×)

15、市场增长率高的企业相对市场竞争力就一定强。(×)

二、单选题

1、有效的决策应该考虑下属是否可以接受。这指的是以下哪个衡量绩效有效性的标准?( B )

A、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B、决策的可接受性;C、决策的时效性;D、决策的经济型。

2、一个有效的决策应该考虑决策的时间和周期。这指的是以下哪个衡量绩效有效性的标准?( C )

A、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B、决策的可接受性;C、决策的时效性;D、决策的经济型。

3、涉及组织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关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长远性决策。如企业并购、产品转型等。属于:( A)

A、战略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4、针对如何执行战略思想的具体的决策。如生产进度安排、库存控制等。属于:( B )

A、战略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群体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5、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属于:( C )

A、战略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6、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用来处理非常规性问题的决策,如组织变革、公司上市等。属于:( D )

A、战略性决策;B、战术性决策;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7、那些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由组织整体或某个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作的决策。属于:( A )

A、群体决策;B、个体决策;C、初始决策;D、追踪决策。 8、那些决策者只有一个人的决策活动。属于:( B )

A、群体决策;B、个体决策;C、初始决策;D、追踪决策。

9、那些在有关活动尚未开始之前,环境尚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所作的决策。属于:( C )

A、群体决策;B、个体决策;C、初始决策;D、追踪决策。

10、那些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重新调整。属于:( D )

A、群体决策;B、个体决策;C、初始决策;D、追踪决策。

11、行为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决策应该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追求:( D )

A、最优标准;B、时间标准;C、质量标准;D、满意标准。

12、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将市场份额高、销售增长率高的经营部门确定为:( A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3、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将市场份额低、销售增长率高的经营部门确定为:( B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4、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将市场份额低、销售增长率低的经营部门确定为:( D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5、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将市场份额高、销售增长率低的经营部门确定为:( C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6、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应该分配足够资金进行优先发展的经营部门是:( A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7、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自身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但同时却能产生大量资金用来支持其他部门的发展,这样的部门是:( C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18、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应该从以下哪类部门中迅速抽身而出:( D )

A、明星部门;B、问题部门;C、金牛部门;D、瘦狗部门。

三、多选题

1、衡量决策是否有效的标准有哪些?( ABCE )

A、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B、决策的可接受性;C、决策的时效性;D、决策的数量;E、决策的经济型。

2、相对于个人决策,以下哪些是群体决策的优点?( ABCD )

A、提供完整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B、产生更多的方案;C、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D、提高合法性;E、决策的效率高。 3、相对于个人决策,以下哪些是群体决策的缺点?( BCDE )

A、决策结果很难的到大家的普遍认可;B、消耗时间长,速度、效率低下;C、容易出现个人或小群体为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况;D、由于“从众”现象而影响决策质量;E、责任不清。

4、以下哪些是组织决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ABCDE )

A、目标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选择性原则;D、满意性原则;E、动态性原则。

5、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的原因是:( ABCD )

A、人的知识是有限的;B、人的能力是有限的;C、人在影响其决策的价值观和目标观念上是受限制的;D、决策环境是高度不确定的和复杂的;E、金钱是有限的。

6、确认决策标准时要注意:( ABCD )

A、决策标准应有确定的内涵,切忌含混笼统;B、要明确决策标准是否有附加的约束条件;C、要确定衡量标准实现程度的具体指标;D、确定可行性的决策标准;E、确定决策目标。

7、政策指导矩阵法中,市场前景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ACD )

A、盈利能力;B、生产能力;C、市场增长率;D、市场质量和法规限制;E、市场上的地位。 8、根据政策指导矩阵法,以下哪些因素影响一个组织的相对竞争能力?( ABC )

A、市场上的地位;B、生产能力;C、产品研究和开发能力;D、市场增长率;E、产品的利润率。

四、简答题

1、简答从哪些方面衡量决策的有效性? 答:衡量决策有效性的标准

1)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 ——是否促进目标实现 2)决策的可接受性 ——下属是否接受 3)决策的时效性 ——时间和周期 4)决策的经济性 ——是否划算

2、组织决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决策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4)满意性原则 5)循环性原则 6)动态性原则

3、相对于个体决策,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缺点?

答:群体决策的优点:

(1)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2)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3)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4)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群体决策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2)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3)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4)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因难以达成一致观点而浪费时间。

4、简答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应该包括哪些阶段? 答:决策过程包括以下九个阶段

1)识别决策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 3)分配决策标准权重

4)搜集决策信息 5)开发备选方案 6)分析备选方案

7)选择备选方案 8)实施方案 9)评估决策结果

5、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举证分析法)的内涵? 答: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事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明的,用来确定活动方向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从“市场增长率”、“市场份额”为维度,将公司旗下的经营单位划分为四种类型,对每种类型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如下图:

1)明星单位的特点是市场份额大,市场增长率高,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分配足够的资金,促使其市场增长率进一步增长;

2)现金牛单位的特点是市场份额大,但市场增长率低,能创造大量现金,但本身不许要话费很多资金,可以用其所创造的现金投入到其他领域,如明星单位等; 3)问题单位目前市场份额低,但市场增长率高,如果市场增长率能持续,说明有前景,需要分配足够的资金,让其发展成为明星单位,如果市场增长率不能持续,应尽快放弃;

4)瘦狗单位市场份额也小,市场增长率也低,应尽快放弃。 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拟扩大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预测,未来该产品销路好的概率是0.7,销路差的概率是0.3。有两套方案:方案一、建设一个小厂,需要投资20万元,销路好可盈利40万元,销路差可盈利30万元;方案二、建设一个大厂,需要投资40万元,销路好可盈利100万元,销路差亏

损20万元。请用决策树帮该企业做决策,到底该建设一个大厂还是建设一个小厂。

要求画出决策树并有计算过程。

2、某企业决定生产一批产品,基建与机器设备投资等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售价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假设没有库存积压,请计算: 1)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保本产量)。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3)销售额为多少时可实现利润20万元。 请各写出计算过程。

解:1、设销量为Q,则: 25Q—500000—15Q=0 10Q=500000

计算得:Q=50000(件)

2、保本销售额=25Q=25×50000=750000(元) 3、设销量为Q,则:

25Q—500000—15Q=200000 10Q=700000 Q=70000(件) 答略。

3、根据下表数据,请用乐观法和悲观法帮A企业做决策。

第六章计划工作与计划方法

一、判断题

1、计划是控制的基础。(√)

2、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3、计划并不能降低管理风险。(×)

4、组织高层一般制定更多的非程序性计划和战略性计划。(√) 5、基层管理者通常制定更多的程序性计划和作业计划。(√)

6、组织高层管理者通常制定更多的程序性计划和作业计划。(×)

7、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计划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期限也应越短。(√)

8、做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组织的使命和宗旨。(√) 9、环境研究是制定计划的基础。(√)

10、目标管理是由美国学者泰勒提出的。(×)

11、目标管理是体现授权与自我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段。(√)

二、单选题

1、将计划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是按照以下哪个标准划分的?( A )

A、按计划的时间界限;B、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C、按计划的约束力;D、按计划的只能标准。

2、将计划划分战略、战术、作业计划,是按照以下哪个标准划分的?( B )

A、按计划的时间界限;B、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C、按计划的约束力;D、按计划的职能标准。

3、将计划指令性、指导性计划,是按照以下哪个标准划分的?( C )

A、按计划的时间界限;B、按计划制定者的层次;C、按计划的约束力;D、按计划的只能标准。

4、“对组织全部活动所作的战略安排,通常它具有长远性、较大的弹性,需要通盘考虑各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情况。”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哪种计划:( C )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战略计划;D、战术计划。

5、“一般是一种局部性的、阶段性的计划,它多用于指导组织内部某些部门的共同行动,以完成某些具体的任务,实现某些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哪种计划:( D )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战略计划;D、战术计划。 6、“对给定部门或个人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哪种计划:( A )

A、作业计划;B、短期计划;C、战略计划;D、战术计划。

7、“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向下级下达的具有严格约束力的计划。”这句话描述的是以下哪种计划:( A )

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C、业务计划;D、财务计划。 8、提出目标管理的是以下哪位?( D )

A、罗伯?特欧文;B、亨利?法约尔;C、亚当?斯密;D、彼得?德鲁克。 9、以下除了哪个以外,都是目标管理的优点?( D )

A、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B、使组织更加明晰化;C、鼓励员工勇于承诺和自我实现;D、目标管理可能会导致组织的短期行为。 10、以下除了哪个以外,都是目标管理的缺点。( A )

A、目标管理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B、目标难以制定;C、强调短期目标;D、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三、多选题

1、按照计划的时间界限划分,可以将计划划分为:( ACD )

A、长期计划;B、战略计划;C、中期计划;D、短期计划;E、战术计划。 2、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以将计划划分为:( CDE )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战略计划;D、战术计划;E、作业计划。 3、按照计划的约束力划分,可以将计划划分为:( AB )

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C、业务计划;D、财务计划;E、人事计划。

4、以下哪些是目标管理的优点?( ABCDE )

A、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B、使组织更加明晰化;C、鼓励员工勇于承诺和自我实现;D、形成有效的控制;E、目标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5、以下哪些是目标管理的缺点。( BCDE )

A、目标管理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B、目标难以制定;C、强调短期目标;D、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E、目标管理可能导致整个组织缺乏灵活性。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计划? 答:

1)计划主要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个利用智慧的过程,它要求管理者必须有意识地决定行动方案。

2)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如果目标设置合理,且对实现这些目标的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计划并得到执行,那么就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计划引导一个人按照既定方向前进。

3)计划是重要的管理职能,是控制的基础。

4)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计划制定者面临着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就是如何应付未来及其不确定性。

5)计划就是为所作的事情制定规则,避免迷惑与匆忙行事,充分利用资源并且减小浪费。

6)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7)计划是通向目标的桥梁,计划使将来可能不发生的事情变得可能发生。

2、简答计划的作用。 答: 1)计划有助于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机会,即通过计划过程鉴别和选择有益的方案。 2)通过制定目标和选择利润最大的备选方案,计划使我们能够鉴别和确定行动方案。

3)计划有助于控制管理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4)计划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5)计划指明了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为实施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奠定了基础。

3、简答计划工作的程序。 答:

或者:

4、简答目标管理的步骤。 答:

1)目标的设置

(1)最高管理部门提出组织的预定目标。 (2)进行有关组织人事决策。 (3)确定下属目标。 (4)目标的平衡和调整。 (5)目标体系的整理和确立。 2)目标实施阶段

(1)对下级按照目标体系的要求进行授权,以保证每个部门和职工能独立地实现各自的目标。

(2)加强与下属的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严格按照目标及保证措施的要求从事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等,检查应是外松内紧的,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正常的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

3)总结和评估阶段

在达到预定的期限之后,由下级提出书面报告,上下级在一起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奖惩、工资和职务的提升和降免,并同时讨论下一轮的目标,开始新循环。

5、简答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

1)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基础管理条件。 2)每一位管理者在一定关键领域中都有其职责,并在这些负有职责的领域中设置目标。对于目标的需求和有效性,上级和下级都有责任。 3)制定评价目标的有效标准,并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以实现对工作进度的实时控制。

4)主管人员积极参与、协调和授权。 5)有效的前景调查和计划活动。 6)目标管理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6、简答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答:

1)目标管理的优点

(1)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组织明晰化。

(3)鼓励员工勇于承诺和自我实现。 (4)形成有效的控制。

(5)目标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6)有利于提高组织(部门、岗位)的应变能力 2)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难以制定。 (2)强调短期目标。

(3)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4)组织整体缺乏灵活性

五、论述题

1、论述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答题要点:

1)目标管理的优点

(1)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组织明晰化。

(3)鼓励员工勇于承诺和自我实现。 (4)形成有效的控制。

(5)目标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6)有利于提高组织(部门、岗位)的应变能力 2)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难以制定。 (2)强调短期目标。

(3)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4)组织整体缺乏灵活性

2、论述计划工作对组织的作用。 答题要点:

1)计划有助于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机会,即通过计划过程鉴别和选择有益的方案。 2)通过制定目标和选择利润最大的备选方案,计划使我们能够鉴别和确定行动方案。

3)计划有助于控制管理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4)计划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5)计划指明了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为实施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奠定了基础。

3、结合计划职能相关知识,讨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答题要点: 什么是计划 什么是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作用

结合实际展开讨论。

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

一、判断题

1、组织结构就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的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

2、通过组织结构图,可以清楚的了解组织的部门构成及相互关系。(√) 3、工作专门化是指将组织的职位加以组合,使任务得以协调开展的过程。(×) 4、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一定比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大。(×) 5、集权是指决策权相对集中于较低层次的管理者。(×) 6、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集中。(√)

7、较低层次的管理者自由决策的权力越大、机会越多,组织就越具有分权的特点。(√)

8、较低层次的管理者所作的决策越受到来至于上级的监督,组织就越具有分权的特点。(×)

9、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 10、任何正式组织内都有非正式组织存在。(√)

二、单选题 .

1、“通过工作专门化设立不同职位后,要将这些职位加以组合形成部门,使任务得以协调开展。”讲的是:( B )

A、工作专门化;B、部门化;C、组织结构设计;D、组织变革。

2、“将工作任务细分成若干步骤,每个员工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讲的是:( A )

A、工作专门化;B、部门化;C、组织结构设计;D、组织变革。

3、“将职能相似的岗位组合为一个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是按照以下哪种部门化标准进行的。( A )

A、职能部门化;B、产品或服务部门化;C、地区部门化;D、顾客部门化。 4、“根据产品或服务来设置部门,如冰箱事业部、彩电事业部等。”是按照以下哪种部门化标准进行的。( B )

A、职能部门化;B、产品或服务部门化;C、地区部门化;D、顾客部门化。 5、“按照地理区域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如西北销售部、东北销售部等。”是按照以下哪种部门化标准进行的。( C )

A、职能部门化;B、产品或服务部门化;C、地区部门化;D、顾客部门化。 6、“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组合工作,如培训机构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划分为口语听力部、写作部等。”是按照以下哪种部门化标准进行的。( D )

A、职能部门化;B、产品或服务部门化;C、地区部门化;D、顾客部门化。 7、分工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A )

A、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目标统一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8、存在多头指挥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B )

A、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目标统一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9、由于高层与基层对组织的目标理解不一样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C )

A、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目标统一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10、部门经理由于管理太多的下属分身乏术而出现放羊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D )

A、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目标统一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11、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管理者滥用职权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A )

A、职责权利匹配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因事设职与因职用人相结合的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12、由于裙带关系盛行,使得很多管理者虽然不符合岗位要求依然被安排在重要岗位,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违反了以下哪条组织设计原则?( C )

A、职责权利匹配原则;B、统一指挥原则;C、因事设职与因职用人相结合的原则;D、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13、以下哪类组织结构最能够体现专业管理的特点?( B )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矩阵制组织结构。

14、以下哪类组织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多头指挥?( B )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5、以下哪类组织结构最大优点是可以培养大量高级综合管理人才?( D )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6、以下哪类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头指挥的缺点?( B )

A、直线制组织结构;B、矩阵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7、以下哪个是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点:( B )

A、容易培养综合型的高级经理人才;B、资源利用率很高;C、命令统一;D、能将专业管理与多种经营结合起来。

18、以下选项中,除哪个以外,都是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C )

A、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B、增强团队精神;C、能帮助组织节约费用;D、促进组织成员的成长。

19、以下选项中,除哪个以外,都是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D )

A、可能与正式组织产生冲突;B、可能束缚组织成员的发展;C、可能影响组织变革;D、影响组织的团队协作。

20、下列选项中,除了哪项以外,都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 A )

A、容易出现多头指挥;B、各事业部职能重复,管理费用上升;C、事业部之间容易发生不良竞争;D、容易出现过度分权而架空总部。

三、多选题

1、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BCD )

A、目标和宗旨;B、人员;C、组织结构;D、劳动分工与协作;E、设备。 2、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管理者管理幅度的扩大。( ABCE )

A、下属的能力提高;B、管理者本身的能力提高;C、使用现代化的通讯、交通设备;D、任务比较变得越来越复杂;E、环境基本稳定。 3、以下哪些因素阻碍管理者管理幅度的扩大。( ABCD )

A、下属能力差;B、下属工作意愿低;C、环境复杂且变化莫测;D、管理者本身缺乏管理经验;E、任务相对简单。 4、 组织设计的任务有哪些?( ABC )

A、根据组织的性质与特点,进行横向管理部门的划分; B、设计职务类别与数量,确定管理层级;

C、明确规定各管理职位之间的权责义务关系,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形态; D、确定组织目标; E、研究组织环境。

5、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结合了以下哪两个组织结构的特点而成。( AE )

A、直线制组织结构;B、矩阵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组织结构;E、职能制组织结构。

6、以下哪些选项是事业部制的优点?( ABCE )

A、组织可以将多种经营与专业化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 B、以利润为核心,能保证总部稳定的收益; C、能很好的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D、命令统一;

E、有利于培养综合型高级经理人才。

7、以下哪些选项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 ABCD )

A、对事业部经理要求太高;

B、各事业部职能重复,管理费用上升; C、事业部之间容易发生不良竞争; D、容易出现过度分权而架空总部;

E、容易出现多头指挥。

8、非正式组织具有如下特点:( ACD )

A、自发性;B、松散性;C、内聚性;D、不稳定性;E、规范性。 9、以下哪些是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ABD )

A、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B、增强团队精神;C、能促进组织变革;D、促进组织成员的成长;E、有利于节约成本。

10、以下哪些是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ABCD )

A、可能与正式组织产生冲突;B、可能束缚组织成员的发展;C、可能影响组织变革;D、影响组织的团队协作;E、增加组织费用。

四、简答题

1、组织一般通过哪些标准进行部门化? 答:几种常用的部门化标准 1)职能部门化

2)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3)地区部门化 4)流程部门化 5)顾客部门化

2、简答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

1)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目标统一原则; 4)控制管理幅度原则; 5)权责匹配原则;

6)因事设职与因职用人相结合; 7)柔性经济原则。

3、简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答:优点: 1)公司能把多种经营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和公司总部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结合起来,总公司和事业部间形成比较明确的责、权、利关系。

2)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保证公司获得稳定的收益,有利于调动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个事业部能相对自主、独立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综合型高级经理人才。 缺点:

1)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

2)各事业部职能重复,管理费用上升

3)各事业部之间容易产生不良竞争,总公司协调任务加重

4)容易出现过度分权,削弱公司整体领导力,或者分权不足,影响事业部的经营自主性

4、简答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答:

1)任何正式组织中都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二者常常是相伴而存、相促而生的。

2)形成过程和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存在条件也不一样。

3)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必然要对正式组织的活动及其效率产生影响。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它们之间既可能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可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简答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 答: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 2)增强团队精神

3)促进组织成员的成长

4)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1)可能与正式组织产生冲突 2)可能束缚组织成员的发展 3)可能影响组织的变革

6、组织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答:

1)允许存在,谋求吻合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要求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此,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想吻合。

2)积极引导、不断规范

考虑到非正式组织可能具有的不利影响,管理者要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引导非正式组织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论述题

1、论述组织应如何处理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第一、二者的关系:

1)任何正式组织中都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二者常常是相伴而存、相促而生的。

2)形成过程和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存在条件也不一样。

3)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必然要对正式组织的活动及其效率产生影响。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它们之间既可能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可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

2)增强团队精神

3)促进组织成员的成长

4)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第三、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1)可能与正式组织产生冲突 2)可能束缚组织成员的发展 3)可能影响组织的变革 第四、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1)允许存在,谋求吻合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要求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此,管理者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想吻合。

2)积极引导、不断规范

考虑到非正式组织可能具有的不利影响,管理者要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以影响与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从而更好地引导非正式组织做出积极的贡献。

2、结合实际论述违背组织结构设计原则是如何影响组织效率的。 答题要点:

? 1)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 2)统一指挥原则; ? 3)目标统一原则;

? 4)控制管理幅度原则; ? 5)权责匹配原则;

? 6)因事设职与因职用人相结合; ? 7)柔性经济原则。

每一个方面结合实际加以分析,特别是分析违反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后果。

第八章领导与领导理论

一、判断题

1、领导是个体影响一群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个过程。(√) 2、领导者必须要有职位。(×)

3、指挥下属是领导者的重要作用之一。(√)

4、领导者由于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能影响别人,其权力来源属于来自于职位的法定权力。(×) 5、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这之所以成为领导者是因为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特质。(√)

6、勒温认为专制的领导行为会导致高效率。(×)

7、四分图理论认为,“高工作、高关怀”的领导方式,效率最高。(√) 8、管理方格图理论认为,“1,1”型领导方式,效率最高。(×)

9、费德勒认为,在最不利的环境中,领导者应该采取“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效率才会高。(×)

10、情境理论认为,对最不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效率会比较高。(√)

11、情境理论认为,最不成熟员工的特点是“能力差、态度好”。(×) 12、情境理论认为,最成熟员工的特点是“能力强、态度差”。(×) 13、情境理论认为,对最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效率会比较高。(×)

14、情境理论认为,对比较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效率会比较高。(√)

15、情境理论认为,比较成熟员工的特点是“能力强、态度差”。(√)

二、单选题

1、领导者要帮助追随者分析环境,明确活动的方向。指的是,领导者的哪个作用?( B )

A、监督作用;B、指挥作用;C、协调作用;D、激励作用。

2、领导者要要协调组织成员的关系,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指的是,领导者的哪个作用?( C )

A、监督作用;B、指挥作用;C、协调作用;D、激励作用。

3、领导者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指的是,领导者的哪个作用?( D )

A、监督作用;B、指挥作用;C、协调作用;D、激励作用。

4、由于领导者拥有职位而影响别人,指的是以下哪种权力来源。( A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专长权力。

5、领导者通过惩罚、批评来影响别人,指的是以下哪种权力来源。( B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专长权力。

6、领导者通过奖励、表扬来影响别人,指的是以下哪种权力来源。( C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专长权力。 7、领导者由于拥有某方面的专长以影响他人,指的是以下哪种权力来源。( D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专长权力。

8、领导者由于优秀的个人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影响他人,指的是以下哪种权力来源。( D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参照权力。

9、“某些人天生具有一些特质,这些特质会使他们成为伟大的领导者。”这是以下哪种理论的观点:( A )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C、领导权变理论;D、都不是。 10、勒温认为,以下哪种领导行为的效率最低。( D )

A、折中;B、专制;C、民主;D、自由放任。

11、四分图理论认为,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是:( D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2、四分图理论认为,效率最低的领导方式是:( A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3、管理方格图中的“9,9”型领导行为,类似于四分图理论中的哪种领导行为:( D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4、管理方格图中的“9,1”型领导行为,类似于四分图理论中的哪种领导行为:( B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5、管理方格图中的“1,9”型领导行为,类似于四分图理论中的哪种领导行为:( C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6、管理方格图中的“1,1”型领导行为,类似于四分图理论中的哪种领导行为:( A )

A、低工作、低关怀;B、高工作、低关怀;C、低工作、高关怀;D、高工作、高关怀。 17、根据费德勒模型,在对领导者最不利的环境中,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风格。( A )

A、任务导向型;B、关系导向型;C、自由放任型;D、民主型。 18、根据费德勒模型,在对领导者最有利的环境中,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风格。( A )

A、任务导向型;B、关系导向型;C、自由放任型;D、民主型。 19、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最不成熟的员工具有什么特点:( A )

A、能力低、态度差;B、能力低、态度好;C、能力强、态度差;D、能力强、态度好。 20、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比较不成熟的员工具有什么特点:( B )

A、能力低、态度差;B、能力低、态度好;C、能力强、态度差;D、能力强、态度好。 21、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比较成熟的员工具有什么特点:( C )

A、能力低、态度差;B、能力低、态度好;C、能力强、态度差;D、能力强、态度好。

22、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最成熟的员工具有什么特点:( D )

A、能力低、态度差;B、能力低、态度好;C、能力强、态度差;D、能力强、态度好。

23、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对最不成熟即能力低、态度差的下属,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方式:( A )

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

24、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对比较不成熟即能力低、态度好的下属,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方式:( B )

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

25、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对比较成熟即能力强、态度差的下属,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方式:( C )

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

26、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对最成熟即能力强、态度好的下属,应该采取以下哪种领导方式:( D )

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

三、多选题

1、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BC )

A、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B、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C、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D、领导者必须有职位;E、领导者必须是专家。 2、领导者的作用是:( BCD )

A、监督作用;B、指挥作用;C、协调作用;D、激励作用;E、控制作用。 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ABCDE )

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奖赏权力;D、专长权力;E、参照权力。 4、以下哪些理论属于领导行为理论?( ABD )

A、四分图理论;B、管理方格图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D、勒温的三种典型领导行为理论;E、费德勒权变模型。 5、以下哪些属于领导权变理论:( CE )

A、四分图理论;B、管理方格图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D、勒温的三种典型领导行为理论;E、费德勒权变模型。

6、勒温认为,领导者有哪三种典型的领导行为:( BCD )

A、热情;B、专制;C、民主;D、自由放任;E、折中。 7、四分图理论是从哪两个维度来分析领导行为的:( AC )

A、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程度;B、领导者对职位的关心程度;C、领导者对工作的关心程度;D、领导者对利润的关心程度;E、领导者对权力的关心程度。 8、费德勒认为,对领导者领导效率影响最大的三种情境因素是:( ACD )

A、领导者——成员关系;B、环境稳定性;C、任务结构;D、职位权力;E、工作难度。

9、根据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境理论,不同成熟程度的下属,分别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 ABCD )

A、能力低、态度差;B、能力低、态度好;C、能力强、态度差;D、能力强、态度好;E、都不对。

10、根据领导情境理论,面对不同成熟度的下属,领导者可以选择的领导方式有哪些?( BCDE )

A、传统式;B、命令式;C、参与式;D、授权式;E、说服式。

四、简答题

1、简答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答:

领导

“产生变化和运动” 建立远景/制定策略 人员匹配/交流 激励/鼓励

管理

“产生秩序和一致” 计划/预算 组织/人事 控制/解决

2、简答领导四分图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 1)俄亥俄州立大学根据关怀及规定的高低而画的领导行为坐标,以及密西根大学根据体恤及主动结构的高低而画的领导行为坐标,来研究领导的行为。 2)“关怀”和“体恤”是一种关系导向型领导行为,即重人际关系的领导行为。 3)“规定”和“主动结构”是一种工作导向型领导行为,即重视组织任务和组织目标实现的领导行为。

4)这两个学校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形成了四分图理论,见下图:

5)四分图理论认为高工作、高关怀的领导行为效率最高;高工作、低关怀的领导行为能完成任务,但会导致员工情绪低落;高关怀、低工作员工满意度高,但很难完成任务;低关怀、低工作是效率最低的领导行为。 3、简答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景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

1)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曼(Karman)首先提出来的,后由赫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予以发展。这个理论是把“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与“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领导效率模型。

2)他们认为,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并不经常有效,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也不一定完全无效。这要看下级的成熟程度而定。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成熟度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管理者对处在不同阶段的被管理者应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3)具体可划分为四个象限,并形成命令式管理、说服式管理、参与式管理和授权式管理四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五、论述题

1、论述领导者如何运用何塞和布兰查得的情景理论来提高领导效率。

答:“情景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也叫“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卡曼(Karman)首先提出,后由保罗????赫塞(Paul Hersey)和肯??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予以发展而成。该理论是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四分图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阿吉利斯(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形成(见图1),属于领导权变理论范畴。

图1情景领导理论图示

从“情景领导理论”图示能看出,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四分图理论”,四分图理论认为,要研究一个领导的领导行为,应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考察领导对工作的关心程度即“工作行为”,二是要考察领导对下属的关心程度即“关系行为”。对工作的关心程度有两种,即高度关心工作的“高工作”、对工作漠不关心的“低工作”;对下属的关心程度也有两种,即高度关心下属的“高关系”、对下属漠不关心的“低关系”。依照这两个维度,将领导

行为分为四种:“高工作、低关系”,“高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并且四分图理论认为:“高关系、高工作”的领导行为最有效;“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行为最无效;“高工作、低关系”的领导行为能完成任务,但下属会情绪低落;“高关系、低工作”的领导行为会导致下属心情愉悦,但很难完成工作任务。下半部分是“不成熟——成熟理论”,该理论认为,判断下属的成熟程度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即下属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下属的成熟程度分为四种:M1——最不成熟,M2——比较不成熟,M3——比较成熟,M4——最成熟。M1——最不成熟员工的特点是:工作能力差即不能胜任工作,同时工作态度也差即不愿意主动工作;M2——比较不成熟员工的特点是:工作能力依然不高,但工作态度端正即愿意工作;M3——比较成熟员工的特点是:工作能力比较强,但工作态度比较差即不愿意服从领导分配的工作;M4——最成熟员工的特点是:工作能力强同时工作态度好。

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没有哪种领导行为是永远有效的,也没有哪种领导行为是完全无效的,某一种领导行为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这种领导行为是否与下属的成熟程度相匹配。如果能与下属的成熟程度相匹配,即便“低工作”“低关系”的领导行为也有效,如果与下属的成熟程度不相匹配,即便是“高工作”“高关系”的领导行为也会无效。具体而言,该理论认为:面对M1——最不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高工作、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行为效果比较好;面对M2——比较不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高工作、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行为效果比较好;面对M3——比较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高关系、低工作”的“参与”式的领导行为效果比较好;面对M4——最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行为效果比较好。 2、论述如何综合运用领导理论提高领导效率。 答题要点:

什么是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的内容包括领导特指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并简要介绍每类领导理论的内涵

结合实际分别从领导素质提升、领导行为、权变的角度论述如何提高领导效率(具体论述略)

第九章激励

一、判断题

1、激励源于人的需求。(√)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员工都渴望身体免受伤害,这种需要属于生理需要。(√)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员工都渴望友谊、爱情、归属感,这种需要属于社交需要。(√) 6、任何一种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并不因为较高层次的需要而消失。(√) 7、根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

8、根据双因素理论,“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9、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的提供只能消除不满,而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10、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如果不提供,员工的感觉将是没有满意,并不是不满意。(√)

11、根据公平理论,只有所有人都感到公平对整个组织才是最有利的。(√) 12、根据期望理论,只有组织提供给员工的激励物员工感觉有价值,他才有可能努力工作。(√)

13、根据期望理论,为了调动员工的共积极性,应该尽可能高的设置员工的任务量。(×)

14、根据期望理论,如果管理者不能兑现对员工的承诺,员工接下来的工作积极性将下降。(√)

15、当行为对结果有利时,行为会重复出现。(√) 16、如果员工将成功归功于外部因素(如机遇好),将有利于员工的发展。(×) 17、如果员工将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如个人努力),将不利于员工的发展。(×) 18、如果员工将失败归结于能力差,会降低工作积极性。(√)

19、如果员工奖失败归结于没有努力,将会降低工作积极性。(×) 20、面对不同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二、单选题 1、每个员工都渴望自己的身体、情感免受伤害。这属于以下哪种需要:( B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

2、每个员工都渴望爱情、归属感、友谊等。这属于以下哪种需要:( C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

3、每个员工都渴望成功、渴望实现理想。这属于以下哪种需要:( A ) A、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 4、人天生是好逸恶劳的。这是以下哪种理论的观点。( A ) A、X理论;B、Y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公平理论。

5、人是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这是以下哪种理论的观点。( B ) A、X理论;B、Y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公平理论。 6、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一个人满意的因素与下面哪项有关?( A ) A、工作本身;B、工作条件;C、工作环境;D、工作设备。

7、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一个人不满意的因素与下面哪项有关?( B )

A、工作本身;B、工作条件;C、工作目标;D、工作结果。

8、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员工满意的因素属于:( D ) A、物质因素;B、思想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

9、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属于:( C ) A、物质因素;B、思想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

10、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个属于保健因素:( A ) A、照明;B、职位晋升;C、对未来的期望;D、职务上的责任感。 11、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个属于激励因素:( B ) A、照明;B、职位晋升;C、矿工的安全帽;D、冬天的暖风。

12、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员工都感到:( C )

A、自己比别人所得多;B、自己比别人付出少;C、公平;D、自己比别人付出多。 13、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干得好就奖励”属于以下哪种强化手段:( A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14、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干得好就不罚”属于以下哪种强化手段:( B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15、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干得不好就罚”属于以下哪种强化手段:( C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16、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干得不好就不理不睬”属于以下哪种强化手段:( D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17、如果员工将失败归结为没有努力,接下来他的工作状况会如何?( A ) A、更加努力;B、积极性降低;C、工作状态不变;D、不能判断。

18、如果员工将失败归结为能力太差,接下来他的工作状况会如何?( B ) A、更加努力;B、积极性降低;C、工作状态不变;D、不能判断。

19、如果员工习惯于将成功归结为机遇好,对员工的发展有何影响。( B ) A、正面影响;B、负面影响;C、没有影响;D、无法判断。

20、如果员工将成功归结为任务难度小,对员工有何影响。( B )

A、他会感到满意;B、他会感到幸运;C、他会感到有成就感;D、他会感到自豪。

三、多选题

1、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激励理论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ACD )

A、内容型激励理论;B、管理层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D、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E、员工激励理论;

2、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ACD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麦格雷戈的X-Y理论;E、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3、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 BE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麦格雷戈的X-Y理论;E、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4、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ACE )

A、斯金纳的强化理论;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C、亚当斯的挫折理论;D、麦格雷戈的X-Y理论;E、凯利等的归因理论。

5、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以下哪些层次?( ABCDE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6、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些属于激励因素:( BCD )

A、照明;B、职位晋升;C、对未来的期望;D、职务上的责任感;E、夏天的空调。

7、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个属于保健因素:( ACD )

A、照明;B、职位晋升;C、矿工的安全帽;D、冬天的暖风;E、工作的成就感。 8、员工感觉不公平有时属于心理作用,以下选项中,哪些会导致员工感觉不公平。( ABCD )

A、一般人会高估自己的劳动付出;B、一般人会低估自己的劳动所得;C、一般人会高估别人的劳动所得;D、一般人会低估别人的劳动付出;E、一般人会高估别人的劳动付出。

9、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BCD ) A、绩效与公司目标的联系;B、努力与绩效的联系;C、绩效与奖励的联系;D、奖励与个人目标的联系;E、绩效与个人目标的联系。

10、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员工是否努力工作,取决于对以下因素的判断:( ABC )

A、奖励物对员工而言效价的高低;B、个人通过努力完成任务的可能性;C、个人完成任务后管理者兑现承诺的可能性;D、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E、环境是否变化。 11、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管理者用来激励员工的强化手段有哪些?( BCDE ) A、纪律严明;B、正强化;C、负强化;D、惩罚;E、自然消退。

12、根据归因理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ACDE )

A、能力;B、环境;C、努力;D、任务难度;E、机遇。 13、下列哪些是影响员工工作状态的内因:( AB )

A、能力;B、努力;C、工作目标;D、任务难度;E、机遇。 14、下列哪些是影响员工工作状态的外因:( DE )

A、能力;B、努力;C、工作目标;D、任务难度;E、机遇。

四、简答题

1、简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答:这一理论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包括食物、水、居所、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

2)安全需要(safety needs):在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同时,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的伤害;

3)社交需要(social needs):包括爱情、归属感、接纳、友谊的需要;

4)尊重需要(esteem needs):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5)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排列的,人总是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7)人总是被自己的主导需求所驱使的;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排列的,人总是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人总是被自己的主导需求所驱使的;

3)任何一种已经满足的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不再是主导需求。 4)管理者应该研究员工的需求究竟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激励。

2、简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答:

1)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等人,采用“关键事件法”对200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

2)赫茨伯格认为,导致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导致员工满意的因素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如工作富有成就感、自豪感,等。这些因素都是员工由于工作出色,在基本劳动付出都得到补偿以后而“额外”得到的“奖励”。这类因素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得到改善,员工就会非常“满意”(即员工会感到意外的惊喜),就会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但相反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得到改善,员工未必就“不满意”(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是其他方面),只是“没有满意”(即没有意外惊喜)而已。赫茨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是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如物质工作条件、办公设施设备、基本工资等。这些因素都是员工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和由于前期的劳动付出而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补偿。如果没有提供这些因素,员工的前期劳动付出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些因素的特点是:如果不能够提供,员工会非常“不满意”,积极性会受到极大打击,会意志消沉,连最基本的工作状态都没法保证;但相反如果提供了这些因素,员工也不会因此而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的额外工作,只是“没有不满意”即没有抱怨而已。赫茨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基于以上分析,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观点——“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是不确定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保健因素的作用是尽量消除“不满意”,保持“没有

不满意”的基本、正常工作状态;激励因素的作用是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受到激励,额外努力的工作。

3、简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答: 1)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达西?亚当斯(J.Stacey Adams)于1965年首先提出。 2)

在上式中:Qp: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Qx: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付出的感觉; lx:自己对他人的付出的感觉

3)公平理论认为,当员工感到公平时,会维持正常的工作积极性。当大多数员工都感到公平时,对整个企业效率的提升才是最佳状态。

4)公平理论告诉管理者,在设置激励机制时,应尽可能公平,这样对提高效率才是有效的。

4、简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内涵,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答:

1)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Vroom)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2)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组织成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下列三种联系的判断:

(1)努力-绩效的联系。 (2)绩效-奖赏的联系。

(3)效价或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即: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激发力量:指受激励动机强度,即激励作用的大小。它表示人们为达到目的而努力的程度。

效价: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某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程度。或者个人对于激励物价值大小的主观判断

期望值: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即实现目标的概率。

3)由上式可见,激励作用的大小,与效价、期望值成正比,而且要使激励力大,两者必须都大

4)对管理的启示:

(1)要选择员工感兴趣、评价高的激励手段 (2)确定目标的标准不宜过高

(3)工作成绩要与奖酬挂钩

5、简答凯利等人的归因理论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答:

1)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等人的归因理论研究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二是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

2)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可归因于四个要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3)四个因素的划分:

内因或外因:个人努力和能力是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是外因; 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是不稳定因素;

可控制性:努力是可控制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控制的,但人们又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意义上又是可控制的,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可控制的。 4)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归因与外部原因,会使人感到幸运和感激。

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等等。

五、论述题

1、企业如何通过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

答: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等人,采用“关键事件法”对200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目前公认的激励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导致员工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导致员工满意的因素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如工作富有成就感、自豪感,工作成绩能得到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所从事的工作能促使员工在职业上发展成长,由于工作出色而额外得到的奖励、职务晋升、国外进修机会等。这些因素都是员工由于工作出色,在基本劳动付出都得到补偿以后而“额外”得到的“奖励”。这类因素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得到改善,员工就会非常“满意”(即员工会感到意外的惊喜),就会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但相反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得到改善,员工未必就“不满意”(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是其他方面),只是“没有满意”(即没有意外惊喜)而已。赫茨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导致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是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如物质工作条件、办公设施设备、基本工资、福利、安全措施、政策、工作监督、人际关系、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员工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和由于前期的劳动付出而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补偿。如果没有提供这些因素,员工的前期劳动付出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些因素的特点是:如果不能够提供,员工会非常“不满意”,积极性会受到极大打击,会意志消沉,连最

基本的工作状态都没法保证;但相反如果提供了这些因素,员工也不会因此而被激励,从而更加努力的额外工作,只是“没有不满意”即没有抱怨而已。赫茨伯格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观点——“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是不确定的。“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保健因素的作用是尽量消除“不满意”,保持“没有不满意”的基本、正常工作状态;激励因素的作用是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受到激励,额外努力的工作。

双因素理论对管理的重要启示是:1、管理者要善于区分保健因和激励因素。究竟哪些是保健因素哪些是激励因素必须是员工自己认为是,而不是管理者想当然的认为是。2、要通过保健因素保持基本的工作状态。管理者要意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须要提供给员工的,如果没有,势必会导致正常的工作都无法开展,但即便有了,也未必能起到激励作用。3、要通过激励因素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意识到,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保障基本的工作条件的前提下要让员工有“额外”的收获、感到非常满意,员工才会被激励从而额外努力的工作。4、不要混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即不要把激励因素当作保健因素来发放,更不要只通过保健因素的发放就试图让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2、论述员工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倾向及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答题要点:

1)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等人的归因理论研究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二是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

2)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可归因于四个要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3)四个因素的划分:

内因或外因:个人努力和能力是内因,任务难度和机遇是外因; 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是不稳定因素;

可控制性:努力是可控制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控制的,但人们又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意义上又是可控制的,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可控制的。 4)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归因与外部原因,会使人感到幸运和感激。

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等等。

并结合实际展开分析。

第十章沟通

一、判断题

1、沟通贯穿整个管理的全过程。(√) 2、管理沟通就是指语言沟通。(×)

3、不善于倾听是导致沟通障碍的重要客观因素。(×)

4、环境混乱经常是导致沟通失败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 5、积极反馈有利于促进沟通。(√) 6、目标不一致是常见的冲突之一。(√)

7、谈判的目标之一就是想办法让对方用你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8、为了达到谈判目的,适当的时候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 9、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之一。(√) 10、业务谈判一般都是双向沟通。(√)

二、单选题

1、将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是按照以下哪种划分标准进行的:( A ) A、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B、按照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C、按照是否有反馈;D、按照沟通的层次。

2、将沟通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是按照以下哪种划分标准进行的:( B ) A、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B、按照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C、按照是否有反馈;D、按照沟通的层次。 3、将沟通划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是按照以下哪种划分标准进行的:( C ) A、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B、按照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C、按照是否有反馈;D、按照沟通的层次。

4、下属向部门经理递交一份述职报告,属于以下哪种沟通方式:( A ) 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横向沟通;D、斜向沟通。 5、书信来往属于以下哪种沟通方式:( B )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电子媒介沟通;D、肢体语言沟通。 6、由于口齿不清而影响沟通,属于以下哪种沟通障碍:( A ) A、个体障碍;B、理解偏差;C、不善于倾听;D、缺乏反馈。 7、以下哪个沟通障碍因素属于客观因素:( C )

A、个体障碍;B、理解偏差;C、环境混乱;D、缺乏反馈。 8、以下哪种沟通障碍属于主观因素:( D )

A、地位影响;B、环境混乱;C、信息渠道选择不当;D、不善于倾听。 9、有人看到领导就紧张以至于影响沟通,这是以下哪种沟通障碍因素:( A ) A、地位影响;B、环境混乱;C、信息渠道选择不当;D、文化差异。

10、窗外在装修,噪音很大,导致开会无法进行下去。这属于以下哪种沟通障碍因素:( B )

A、地位影响;B、环境混乱;C、信息渠道选择不当;D、文化差异。 11、面对冲突,有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辩解。这属于以下哪种反应:( C ) A、悲伤;B、消极防卫;C、积极防卫;D、建设性态度。

12、有人害怕惹事而逃避冲突,这属于以下哪种反应:( B ) A、悲伤;B、消极防卫;C、积极防卫;D、建设性态度。

13、部门经理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利益而与总经理发生冲突。属于以下哪种冲突类型:( B )

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行为冲突;D、情感冲突。

14、小李由于很讨厌他的部门经理,导致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属于以下哪种冲突类型:( D )

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行为冲突;D、情感冲突。 15、打架斗殴属于以下哪种冲突类型:( C )

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行为冲突;D、情感冲突。 16、解决冲突常用也是最好的方法是:( B ) A、忍让;B、谈判;C、争辩;D、宽恕。

三、多选题

1、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可以将沟通划分为:( BD ) A自我沟通;B、正式沟通;C、人际沟通;D、非正式沟通;E、组织沟通。 2、按照沟通信息的流动方向,沟通包括:( ABCD )

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横向沟通;D、斜向沟通;E、自我沟通。 3、按照是否有反馈,沟通可以划分为:( BD )

A、口头沟通;B、单向沟通;C、非正式沟通;D、双向沟通;E、正式沟通。 4、以下哪些属于影响沟通效果的主观因素:( ABD )

A、个体障碍;B、理解偏差;C、环境混乱;D、缺乏反馈;E、文化差异。 5、以下哪些属于影响沟通效果的客观因素:( ABCE )

A、地位影响;B、环境混乱;C、信息渠道选择不当;D、缺乏反馈;E、文化差异。

6、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倾听的效果:( BCDE )

A、展示个性,坚持己见;B、少言多听,尊重对方;C、全神贯注,表示兴趣;D、听清听懂,在下论断;E、暗中回顾,整理思路。 7、管理中常见的冲突有以下几种:( ABDE )

A、目标冲突;B、认知冲突;C、自我冲突;D、情感冲突;E、行为冲突。 8、面对冲突人们通常会表现出哪些反应:( BCD )

A、悲伤;B、消极防卫;C、积极防卫;D、建设性态度;E、愤怒。

四、简答题

1、简答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有哪些? ? 答:第一、主观因素

? 1)个体障碍:个性障碍、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障碍; ? 2)理解偏差:自以为是、先入为主、语义问题、感觉失真; ? 3)不善于倾听 ? 4)缺乏反馈 ? 第二、客观因素 ? 1)地位影响

? 2)信息渠道选择不当 ? 3)文化差异

? 4)环境混乱

2、简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改善沟通效果。 答:

1)增强自信,用“心”沟通 2)清晰、简洁地发送信息 3、积极倾听

以下4个倾听技巧可以提高沟通效果: (1)少言多听,尊重对方 (2)全神贯注,表示兴趣 (3)听清听懂,再下论断 (4)暗中回顾,整理思路 4)积极反馈

3、简答如何才能提高谈判的成功几率。 答:

1)要注意欲速则不达 2)利益和压力并用

3)如果你不愿让步太多,就先让步 4)让对方用你的方法看问题。 5)要注意谈判桌上人人平等。

4、简答沟通的重要性。

首先,沟通贯穿整个管理实践的全过程。 其次,沟通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第三,沟通是企业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

第四,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人们的职业生涯。

第五,沟通是可以构建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

五、论述题

1、论述如何运用谈判技巧提高管理效率。 答题要点:

第一、谈判属于沟通的一种形式,并理解谈判的含义; 第二、分析沟通的障碍因素;

第三、运用多种途径改善沟通效果; 第四、把握有效谈判的原则。

2、论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

首先,沟通贯穿整个管理实践的全过程。 其次,沟通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第三,沟通是企业管理的实质和核心内容。

第四,沟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人们的职业生涯。

第五,沟通是可以构建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 结合实际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