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蓟县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ClO3?+5Cl?+6H+=3Cl2↑+3H2O;

②实验2生成氯气污染空气,增加了酸和氧化剂的用量,实验1与实验3比,Li+的浸出率较高,所以最终选择H2O2作为氧化剂;

③过程iii得到的浸出液循环两次的目的是提高氧化剂和酸的利用率,提高浸出液中Li+浓度;

(4)过程iv加入30%的Na2CO3溶液,CO32?结合H,c(H)减小,H2PO4?HPO42?+H,HPO42?PO43?+H,两个电离平衡均向右移动,c(PO43?)增大,与Fe3结合形成磷酸铁晶体;

(5)过程iv若使用饱和Na2CO3溶液,其中c(CO32-)较大,易形成Li2CO3沉淀与磷酸铁沉淀一同析出,减少高纯Li2CO3的产量,所以过程iv不用饱和Na2CO3溶液;

(6)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过程vi的操作是用热水洗涤,干燥。 10.B 【解析】 【详解】

A. 汽油的成分为烃类物质,不能发生皂化反应,而油脂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A项错误; B. 硫酸铜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CuSO4可以用作游泳池消毒剂,B项正确; C. 蔗糖、淀粉、纤维素均不含?CHO,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 D. 蛋白质含?COOH和氨基具有两性,与在肽键无关,D项错误; 答案选B。 11.B 【解析】 【详解】

A. 20.00mL0.100mol·L-1的HB溶液,pH大于1,说明HB是弱酸,b点溶质为HB和NaB,物质的量浓度相

等,溶液显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中c(B)>c(Na+) > c(HB),故A正确;

+

++++

B. a、b、c三点,a点酸性比b点酸性强,抑制水电离程度大,c点是盐,促进水解,因此三点水电离出的c(H+):c >b> a,故B错误;

C. 滴定HB溶液时,生成NaB,溶液显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正确; D. 滴定HA溶液时,当V(NaOH) = 19.98mL时溶液氢离子浓度为

0.100mol?L-1?0.02L-0.100mol?L-1?0.01998Lc(H)??5?10?5mol?L-1,则pH约为4.3,故D

0.02L?0.01998L?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开始要将银离子沉淀完全,再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才能说明Ksp(AgI)<Ksp(AgCl),故A错误;

B.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只说明有铁离子,不能确定亚铁离子是否完全被氧化,故B错误; C.纯净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SO2被ClO-氧化成CaSO4沉淀,不能说明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C。 13.C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种CH3COOH溶液的pH,若甲比乙大1,则浓度乙比甲的10倍还要大,A错误;

??B.根据氢离子浓度等于10?pH知,c(H)甲:c(H)乙?1:10,B错误;

10?14C.酸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OH)甲:c(OH)乙??pH甲:

10??10?14?10:1,C正确; ?pH乙10D.根据上述分析结果,a(甲):a(乙)不等于2:1,D错误。 答案选C。 14.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

pH增加,向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溶液中c(CH3COO-)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pH增加,正确;

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错误;

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