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蓟县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属于α﹣氨基酸,氨基、羧基连接同一碳原子上,②是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可以是2个不同的取代基处于对位位置,③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说明C原子上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制备,应先制备,乙醇消去可生成乙烯,乙烯氧化可生成,

与反应生成,进而氧化可生成,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目标物,

合成路线流程图:,

故答案为:。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工业上常利用CO2为初始反应物,合成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

(1)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Ⅰ:2NH3(g)+CO2(g)=NH2COONH4(s)ΔH1

mol-1 反应Ⅱ:NH2COONH4(s)=CO(NH2)2(s)+H2O(g) ΔH2=+72.49 kJ·

mol-1 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ΔH3=-86.98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Ⅰ的ΔH1=______________。

②在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有利于反应Ⅱ的自发进行。

③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按n(NH3)∶n(CO2)=2∶1 进行反应Ⅰ。下列能说明反应Ⅰ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 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C NH3与CO2的转化率相等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将CO2和H2按质量比25∶3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H3O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填“>”“<”或“=”)K(Ⅱ)。

②欲提高CH3OH(g)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除改变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任写两种)。 ③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均为2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 容器 甲 乙 a mol CO2 b mol H2 反应物起 始投入量 1 mol CO2、 3 mol H2 c mol CH3OH(g) c mol H2O(g) (a,b,c均不为0) 若甲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5,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要使反应达6平衡后乙容器与甲容器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乙容器中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mol-1 高温 BD > 增大压强或增加CO2用量或及时分离出产物【答案】-159.47 kJ·(任写两种)

11

312【解析】 【分析】

(1)①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计算; ②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

③可逆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

(2)①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温度越高甲醇物质的量越小,结合平衡常数K=

c?CH3OH?c?H2O?分析;

c?CO?c3?H2?②欲提高CH3OH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除改变温度外,其他措施保证平衡正向进行分析判断;

③结合平衡时三段式计算求出甲中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

c?CH3OH?c?H2O?,然后根

c?CO?c3?H2?据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来判断范围。 【详解】

(1)①根据盖斯定律,由总反应-反应Ⅱ可得反应Ⅰ为2NH3(g)+CO2(g)=NH2COONH4(s)ΔH1=-159.47 kJ·mol-1;

②反应Ⅱ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ΔS>0,由焓变分析可知其是吸热反应,ΔH>0,所以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ΔH-TΔS<0可知,在高温情况下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③A.反应Ⅰ中反应物全部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且反应按反应物的系数比投料,所以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其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A项错误;

B.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Ⅰ未达平衡前,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总压强减小,所以当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项正确;

C.NH3与CO2的转化率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反应Ⅰ达到了平衡状态,C项错误;

D.反应Ⅰ未达平衡前,容器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项正确; 故答案选BD;

(2)①Ⅱ平衡时间小于Ⅰ,说明Ⅱ反应速率大于Ⅰ,且平衡时Ⅱ中CH3OH的物质的量小于Ⅰ,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只能是升高温度,即Ⅱ的温度大于Ⅰ,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越小,所以KⅠ>KⅡ;

②欲提高CH3OH的平衡产率,则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除改变温度外,还有增大压强或增加CO2用量或及时分离出产物;

③设二氧化碳的反应量为x,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CO((2g)+3H2g)?初始量(mol)转化量(mol)平衡量(mol)1x1?x33x3?3xCH3OH(g)+H2O(g)0xx0xx

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倍,即=,解得x=mol,反应的平衡常数为=;依题意

可知甲、乙为等效平衡,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所以全部由生成物投料,c的物质的量为1 mol,c的物质的量不能低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mol,所以c的物质的量为<c<1。

19.乙二酸俗称草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下0.01mol/L的H2C2O4、KHC2O4、K2C2O4溶液的pH如表所示.)

pH 填空:

H2C2O4 2.1 KHC2O4 3.1 K2C2O4 8.1 (1)写出H2C2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2)KHC2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向0.1mol/L的草酸氢钾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里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c(K+)=c(HC2O4﹣)+c(H2C2O4)+c(C2O42﹣) b.c(Na+)=c(H2C2O4)+c(C2O42﹣)

c.c(K+)+c(Na+)=c(HC2O4﹣)+c(C2O42﹣) d.c(K+)>c(Na+)

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3)现象是有气泡(CO2)产生,紫色消失.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又知该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两个烧杯中的试管都分别盛有2mL 0.1 mol/L H2C2O4溶液和4mL 0.1mol/L 酸性KMnO4溶液,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但该实验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推测原因_______.

(5)已知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H2O+CO↑+CO2↑,写出FeC2O4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H2C2O4?H++HC2O4﹣;HC2O4﹣?H++C2O42﹣ 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d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KMnO4溶液过量 FeC2O4【解析】 【分析】

(1)常温下0.01mol/L的H2C2O4pH为2.1,KHC2O4,的pH为3.1,说明草酸是二元弱酸;

(2)HC2O4-既能够电离也能够水解,结合KHC2O4溶液显酸性分析解答;向0.1mol/L的草酸氢钾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判断;

(3)草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草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为锰离子,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大大加快,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

(4)两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结合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方程式分析解答;

Fe+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