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蓟县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

B.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将铜丝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 C.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烷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不能通过将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证明CH4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铜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热的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和金属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不变,为催化剂,故B正确;

C.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醋酸,先加入浓硫酸会发生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先用NaOH调节至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否则实验不会成功,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液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液氨作制冷剂,液态氨变为气态氨,是物理变化,不存在电子转移,故A错误; B.合成氨是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B正确; C.大气固氮是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C正确; D.生物固氮是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Y 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 Z 位于 IA 族,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沸点:Z2X<Z2W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答案】B

B.元素最高价:Y<Z D.原子半径:X<Y<Z<W

B.合成氨

C.大气固氮

D.生物固氮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则X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其原子序数大于O,则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Na,W为S元素。

A、Na2O和Na2S都是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则熔沸点Na2O>Na2S,故A错误; B、F最高价为0价,Na的最高价为+1价,则元素最高价:Y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Y

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CsCl < NaCl;简单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强度有关。 4.肉桂酸(A.分子式为C9H9O2 B.不存在顺反异构

C.可发生加成、取代、加聚反应 D.与安息香酸(【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肉桂酸的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C9H8O2,A错误;

B.肉桂酸双键碳所连的两个原子团均不同,故存在顺反异构,B错误;

C.肉桂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正确;

D.肉桂酸中含碳碳双键,安息香酸中不含,故两者不是同系物,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若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或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那该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个数肯定是偶数,即可

)互为同系物

)是一种合成有机光电材料的中间体。关于肉桂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迅速排除A选项。同系物结构要相似,即含有相同的官能团,肉桂酸和安息香酸含有官能团不同,排除D选项。

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驰援武汉首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运20”的机身材料采用了大量低密度、高强度的铝锂合金 B.疫情期间,“网课”成了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网络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不是焰色反应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铝锂合金的强度高、密度小,可用作大飞机“运20”的机身材料,A正确;

B.疫情期间,“网课”成了我们的主要学习方式,网络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错误; C.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意思是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烟花”不是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C正确;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氧化铁是红棕色,因此“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D正确。 答案选B。

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 B.1LpH=2的H2SO3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01NA

C.5.6g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0.08molNO,转移电子数为0.3NA D.6.4 g S2和S8的混合物中所含硫原子数为0.2 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2mol SO2和 1mol O2完全反应,可生成2mol SO3,即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但实际上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故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故A正确;

B.pH=2的H2SO3溶液中c(H+)=0.01mol/L,溶液体积为1L,所以溶液中所含氢离子数目为0.01NA,故B正确;

C.该过程中还原产物为NO,氮元素由+5价变为+2价,所以生成一个NO,转移3个电子,则生成0.08molNO转移电子数为0.24NA,故C错误;

D.6.4 g S2和S8的混合物即6.4gS原子,所以硫原子的数目为故答案为C。 【点睛】

6.4g×NAmol-1=0.2NA,故D正确;

32g/mol易错选项为C,要注意铁在和稀硝酸反应时氧化产物不确定,当铁过量可能会有亚铁离子,该题中还原产物只有NO,所以根据还原产物计算电子转移数目。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硅 B 生石灰 C 液氨 D 亚硝酸钠 物质 用途 半导体材料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抗氧化剂 B.B

制冷剂 C.C

食品防腐剂 D.D

A项、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可以做干燥剂,不能做抗氧化剂,故B错误; C项、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项、亚硝酸盐具有还原性,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注意用量应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故D正确; 故选B。

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实验目的 项 探究化学反应的 A 限度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B 应速率的影响 的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溶液中既含I2又含I-的实验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用两支试管各取5mL0.1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加入2mL0.1mol/L和0.2mol/L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可根据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