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教案1: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 图文 下载本文

参考教学案例

课 题 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的必要性、多样性。 2、掌握调整动画播放顺序、设置动画效果、设置启动动画方式的方法。 3、掌握“超级链接” 、“动作设置”、“动作按钮”的使用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善作品的能力。 5、提高学生分析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丰富学生的设计思想。 6、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通过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7、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实践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信息技术”的博大与精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如何正确设置各种幻灯片对象的放映“顺序与时间”。 分析 2、如何设置幻灯片对象的“动画和声音”效果。 3、如何使用“动作设置”实现交互式放映效果。 难点 1、如何为幻灯片对象选择合适的“动画和声音”效果。 2、如何准确理解实现“交互式放映”的作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先讲后练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小组协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授课思路与方式方法 第一课时 情景设置,激发学[展示样板,明确任务] 生的学习兴趣。 先播放同学们在上节课初步完成的 “我的电脑我做 主”演示文稿,再演示示例光盘所附的“我的电脑我做 主”演示文稿,让同学们点评这两个作品,说明幻灯片 演示文稿放映效果与交互方式的设置的重要性。 在学生还甚不了解[学习设置放映效果] 放映效果时,采用先讲 教师示范选中一个对象设置放映效果的操作,然后后练习的教学方法,加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分小组实践探究学习。 深对放映效果设置的认任务(1):设置作品中各对象的出场顺序,设置放识,然后在任务驱动下,映“顺序和时间”。 学生实践探究,突破知A、能根据任务要求和实际显示效果进行调整和识难点。 改变顺序 再根据学生层次不B、会根据要求选择启动对象动画的方式,即“单同,采用分层教学法,击鼠标时”与“在前一事件后*秒,自动启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知道两者的异同。 习。 C、对于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对象,除了会设置其 “顺序和时间”外,还能进行“多媒体设置” 选项卡进行有关设置。 任务(2):设置“动画和声音”效果。 A、 学习掌握合理安排作品中各对象的“动画和声 音”效果。 B、 能根据要求修改和新增效果。 C、 讨论:“动画和声音”效果是不是越多越好, 越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 任务(3):改变或取消不合适的效果设置。探究: 在操作过程中,你还能掌握了哪些小技巧? 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检查、辅导。 [汇报交流,共同学习] 小组派代表汇报实践心得,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 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交流学习后,修改、完美作品。 [评价交流,归纳总结] 先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然后教师通过“网络 广播”的功能展示各小组最佳作品,再由学生点评各小 组的最佳作品,提出修改的建议。 第二课时 [展示样板,明确任务] 先播放同学们在上节课初步完成的 “我的电脑我做 主”演示文稿,再演示示例光盘所附的“我的电脑我做 主”演示文稿,让同学们点评这两个作品,说明幻灯片 演示文稿放映效果与交互方式的设置的重要性。 [学习设置交互式放映控制] 教师边示范作品范例,边讲解什么是“超链接”,理论与实践相结然后示范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学生实践探究。 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任务(1):使用链级链接实现交互式控制。 力,加深对超链接设置任务(2):使用“动作按钮”实现交互式控制。探的认识。 究:如何美化各个“动作按钮”?如果想使所有幻灯片这一部分知识难度都带有一组相同的“动作按钮”,该怎么办?为使作品较大,鼓励学生通过组交互式更强,应设置哪些功能的按钮? 内、组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检查、辅导。 体现协作学习。 [学习设置切换效果] 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学生看课本分小组实践探究学在任务驱动下,鼓习。 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任务(1):设置“切换效果”。探究:“全部应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与“应用”两个按钮的区别。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任务(2):设置“换页方式”。探究:在设置了“超力。 链接”“动作按钮”后的幻灯片,为了避免放映时不小 心单击鼠标而“错误”切换到相邻的“下一张”,该怎 么办? 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检查、辅导。 [汇报交流,共同学习] 小组派代表汇报实践心得,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交流学习后,修改、完美作品。 [评价交流,归纳总结] 先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然后教师通过“网络广播”的功能展示各小组最佳作品,再由学生点评各小组的最佳作品,提出修改的建议。 在此环节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发展学生智力。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思路。 通过成果的交流评价,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学生的学习长处得到弘扬,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激励,还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