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下载本文

1.3.2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是否以业界为主导,是否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效果如何。

指标体系中的合作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办学方式,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境的培育;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拓展与实际效果,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大学4年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 一级指标:教师队伍

二级指标: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1数量与结构。 主要观测点:生师比;队伍结构 2.1.1生师比

基本要求: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生师比为折合学生数与教师总数之比,教师总数为专任教师加外聘教师的一半的和。专任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可以是各层次的授课工作,也可以是其他教学形式,如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等。外聘教师包括返聘教师、外教和其他不在编教师。研究生学位是指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在读的可以作为参考。

在分析生师比时,除考察全校总师生比外,还要分专业考察各专业教师数量,尤其是新办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是否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避免用总师生比掩盖个别专业师资不足等问题。

2.1.2队伍结构

基本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分析教师的结构状态时采用的是师资。这里的师资专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包括教学、管理等岗位上的教师。

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需要,要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考察(都合理才算合格):

(1)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系分布状况等。

(2)学科发展状况。教师的科研状况;重点专业、新专业的师资状况。 (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重点考察基础课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情况等。

(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在考察师资结构式,除分析年龄、学历、职称等常规指标外,还要依据办学定位,考察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情况。一般讲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可以认为属于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

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

近五年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连续一年或累计达到二年;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建设,这些项目在教学中产生了较好效果。

2.2教育教学水平 主要观测点:师德水平;教学水平 2.2.1师德水平

基本要求: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学校要重视师德建设,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采取措施,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师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是指领导和教师集体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学质量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评估时要综合看:对教师进行各种教学评估的资料,专家抽查情况,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审阅情况,学生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专家随机听课时对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

2.2.2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教学水平是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不是指个体的。看学校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是看教学效果好不好,学生满意不满意。学校及各系要制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对于青年教师着重培养教学能力,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校、各系要认真组织教学督导,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建立健全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让学生基本满意。

2.3培养培训 主要观测点:培养培训

基本要求: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化、有措施、有实效。

考察教师培养培训,一是看学校对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视程度,看是否采取了“导师制”、“助教制”、行业实践等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二是看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师脱产或在职“充电”,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 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

教学条件与利用主要考察办学的基本条件,要充分理解对办学条件提出要求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提高培养质量,也就是说要考察学校的经营思想,考察投入产出比,考察现有条件的利用程度。

3.1 教学基本设施

主要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3.1.1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