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宝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松涛呵松涛,多谢你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12)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

(选自《灯花带梦红》有删节) 12、说说文章第一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1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4、请评析⑨段划线句子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

15、最后两小节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4分)

16.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从“听松”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7--19题(8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③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释】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②行:将要。 ③五原:郡名。隶属于朔方刺史部。 1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 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 18、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江总《雨雪曲》) B.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岁暮》)

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19.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5题(17分)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20.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欲间行辇母以逃( ) (2)乌有隳节危亲( ) 21.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劾按不挠 ()

A.巡视 B.考查 C.按照 D.抑止 (2)华触祸衔悔()

A.包含 B.心怀 C.接受 D.连结

2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 D.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24.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每空只填4个字,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题(13分) 灵芝记 (清) 管同

①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①,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②,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则啧啧夸曰瑞物。呜呼!物诚瑞矣,而以木言之,其幸也与?其亦至不幸也与?

②道光四年,予迁居城北老浮桥,庭有楙树③,前主人断之。明年,有芝生于根,一本九茎,五色具备。予观之,而窃有感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楙树者,木瓜也。彼见咏于《风》,人知为材木,而前主人者,遏其机,沮其气,使之处乎至不幸,芝之生岂偶然也?今吾家于此,而芝适生,见者因 贺为吾瑞。吾之瑞曷为乎来哉?为我告诸公曰:凡天下遇材木者,幸蚤爱惜焉,毋使不幸而至于芝生也,是则可贺焉矣。 [注释]:管同(1780—1831),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市)人。道光年间(1821—1850)举人。姚鼐著名弟子之一,与梅曾亮友善,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幼年丧父,家贫,淡泊名利,终生未仕。散文清新明快,笔力健朗。有《因寄轩文集》。

①槱(yóu由)之:做积存备用的木柴。②雨旸(yáng阳):《尚书洪范》:“曰雨曰旸。”孔安国传,“雨以润物,旸以干物。”旸:出太阳。被:加。暵(hàn汗)湿所薰:干湿气味的熏染。暵:干。薰:同“熏”,侵蚀。 ③楙(mào)树:果树名,一名木瓜。 26.对树木而言,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谓之曰幸”的一项是(2分) A.为栋梁,树于庙堂;为舟楫,泛于江湖。 B.做成器物,陈列在城镇集市,物尽其用。 C.砍伐为薪,萌芽新生,展示出绵绵生意。 D.春华秋实,按时令自然地完成生命周期。

27.灵芝是怎样产生的?请根据第①段文意加以概括(2分)

28.第①段画线问句的作用时什么?(2分)

29.第②段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对其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楙树根部长出了灵芝,是对我精心爱护的回报。 B.证明楙树是材木,批评前主人遏其生机的做法。 C.引用儒家经典,表明对楙树生芝的感慨古已有之。 D.楙树见咏于《风》,可见投桃报李广受民间认可。

30.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4分)

三写作(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