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目汇总及分析 下载本文

3.实验小学在城市广场的( )面,在电影院的( )面,在工商银行的( )面。

学生错解

其中第2小题第二个括号填“东”的占16.7%,填“西南”的占22.2%

第3小题第二个括号填“西”占11.1%,填“东北”的占33.3%。第三个括号填“东”的占13.9%,填“西北”的占44.4% ◆原因分析

1.教师层面

教师在新授课时注重了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述严密性和逻辑性上的引导,在用方位词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时,没有强调主语是谁,谁作为“标准”存在,导致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主语和标准混淆不清,位置描述出错。

2.学生层面

(1)读题习惯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学生读题之后欠缺思考,尤其是像2、3小题这种由两句话组成的,在填写后半句时,断章取义地把接近的物体拉来作主语,才导致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

(2)作业中缺乏标示意识。没有在图中用箭头等方式标示出方向和方位。 3.教材层面

教材上多为单纯性指出方向的练习,缺少此类“某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方向的练习,所以学生对此类练习接触较少,虽然对八大方位了然于心,但在这些复杂的相对关系中难免也会被弄得“晕头转向”。 ◆指导建议

1.加强辨别“相对方向”的能力

课堂上可以提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充分利用“**在**的( )面”来说一句话,在反复的说和相似语句的对比过程中,了解语句表述不同,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明确“相对位置”的概念。

2.加强读题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反复读题,边读题,边标示出标准是谁,并画出方向箭头,再根据箭头得出方向。养成边读边悟、边读边画的作业习惯。

博物馆 实验小学 图书馆 工商银行 城市广场 电影院 商场 朝阳小区 儿童公园 3.注重培养语言表述上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锤炼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究严谨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上,都能体现出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小遗漏。我们要善于捕捉语言中的小错误,并加以分析,及时弥补和纠正。注重语言表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此来锤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70.3%

三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36 错误率 39% 第一单元 单元独立作业 认识东南西北 采集者 题 型 基本 综合 拓展 钱媛丽 √ 采集 学校 课时 嵊州市育英小学 课 √ 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时 单元 机 总复习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有所积累,并已会用上下教学简述 左右前后等对物体做出描述。通过一个单元系统地学习东、南、西、北,学生们在简单形象的路线图中能较准确地作出判断,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错误。 ◆典型错题: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左面是( )面,右面是( )面。

学生错解

1.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西)面,左面是(北)面,右面是(南)面。 错误率:19%

2.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东)面,左面是(北)面,右面是(南)面。 错误率:14% ◆原因分析

1.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对题目没有进行细致地分析理解。学生访谈记录:“我没有看到黄昏两个字。”平时我们在练习时或课堂中老师会提到“早晨面对太阳时,就是面朝东面。”受这一认知的影响,学生看到“面对太阳”便会草草地认为是“面向早晨的太阳——东方”。尤其是读题不够仔细的同学,做题比较冲动,只会粗心地读题,而不加以斟酌。

2.第二种情况学生已经注意到“黄昏”两个字,知道自己面朝西面,但是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弱,以及对方位的认知不是很深刻,因此在判断左右两面的方向时就错误地认为左面是(北)面,右面是(南)面。 ◆教学建议

1.加强对方位的认知教学,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多进行方位的判断练习。 3.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引导学生能对题目做出细致地分析理解。 ◆资源链接:相关题目的练习

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黄昏,当你面对下山的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右面是( ),左面是( ),后面是( )。

上课时,如果教室的黑板在南面,你坐着听课是面朝( ),背朝( ),左面是( ),右面是(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58.0%

三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题 目

有84朵花,每4朵花扎1束,可以扎多少束?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鲜花大约可以送给多少人? 学生错解:(主要是第二个问题) 错解一:没有估算错24人,占12% 错解二:84÷2=42束 11人占5.5% ◆原因分析

1.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刚接触除法的估算,学生尚没有形成估算这样的的意识。其次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够。对于第一种错法有一部分是没有看到“大约”两个字。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注意到“每4朵扎一束”,“平均每人送2束”,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以为只是过是数量发生变化而已。

2.从教师教的角度看: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重点关注了笔算的教学,对于本题解决问题的难点估计不足。或是在新课教学忽略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练习。 ◆教学建议

1.对于学生,要求仔细阅读题目,提醒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划一划、圈一圈等方式弄清题意。同时要分析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与第一个问题是否有关。

2.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加强估算练习,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要注重题目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如结合实际选取最合适的近似数,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等,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估算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估算的价值。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18.7%

52 错误率 28.9% 第二单元 《课堂作业本》P10 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型 包含除的数量关系 采集者 基本 综合 拓展 王月琴 √ 采集 学校 课时 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 √ 新授课 √ 课 型 练习课 复习课 时 单元 机 总复习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生包含除的除法,三年级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是除数是一位除法的第一节新课的随堂作业。 三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教学简述 51 错误率 71.2% 第 二 单元 《数学课本》P27 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型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采集者 基本 综合 拓展 王月琴 √ 采集 学校 课时 绍兴县齐贤镇中心小学 √ 新授课 课 型 练习课 复习课 √ 时 单元 机 总复习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学生二年级已经学了表内乘除法及相关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三年级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在巩固练习除法时安排的一道练习题。 ◆典型错题

题 目: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学生错解: 456÷2=228 68人,占34%。 456×2=912 ◆原因分析

1.求1倍数和多倍数两种方法不能区分。 2.不知道和倍问题,不会找对应关系。

3.教师较少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

4.教材编排有一定的难度。这道练习设计相对跳跃性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 (星号题中) ◆教学建议

1.对学生进行审题习惯的训练。

让学生明白分析应用题最关键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理解倍数关系句又是解答倍数应用题的关键。通过题组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求1倍数与求多倍数的不同。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

(1)指导学生学会画线段图。线段图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过渡,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先画什么(一倍数),用一条线段表示;再画什么(多倍数),再用一条线段表示,同时让学生明确这条线段的长度和第一条之间的联系;最后标出相应的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条件、问题和思考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3.适当补充和倍,差倍等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 ◆资源链接

解读“和倍问题”

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