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下载本文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旗树的悲哀 程刚

美国落基山河谷两侧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枝条十分柔软,且全部长在树木的同一侧,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因此被称作“旗树”。

旗树的枝叶长在枝干的同一侧,早有科学定论,这是因为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这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风向计”,人们能一眼看出这里的风向。

一位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一棵旗树营造密闭的环境,利用大动力风机逆向吹拂旗树。第二天,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被逆风吹拂的枝叶,竟在一夜间全都掉落,整个枝条看上去光秃秃的。

原来,旗树枝条长期向着一个方向摆动,导致全体叶片的生长力都放在了拉伸力上,可遭遇逆风的时候,由于它的反向张力十分脆弱,基本有一点儿风便受不了了,所以才导致上述现象。

旗树枝叶在顺风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可一旦遭遇逆风便失去自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按部就班地生活,并将它公式化,可这也不利于培养我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不主动求变,安于现状,其实是隐藏在我们身边最大的敌人。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被称作“旗树”________ 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

枝叶长在枝干的同一侧________ 遭遇逆风,反向张力十分脆弱 一夜之间枝叶全部掉光________ 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因为河谷的风向恒定 , 风速极大,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这也使它们成为天然的“风向计”,人们能一眼看出这里的风向。

风向恒定:________

(3)我们从学者的实验中懂得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选出正确说法( )。

①大风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对旗树的生长有好处。

②我们要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主动求变,不要安于现状。 ③我们要习惯按部就班地生活,并将它公式化。

【答案】 (1)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遭遇逆风,反向张力十分脆弱

(2)大风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 (3)②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选项判断答案。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酷似迎风招展的旗帜、河谷的风向恒定,风速极大、遭遇逆风,反向张力十分脆弱。

(2)大风常年强劲地冲着一个方向吹。 (3)②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7.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 )(多选) A. 小白鹅非常漂亮。

B. 小白鹅生气的样子很可爱。 C. 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D. 小白鹅爱生气。

E.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 F. 小白鹅爱吃、爱玩。

(2)第二自然先总写小白鹅的_______,然后一步一步地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地写。( )

A.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脚 B. 漂亮;嘴巴、额、眼睛、羽毛、翅膀 C. 漂亮;嘴巴、包、眼睛、翅膀、脚

(3)第二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第四自然段写小白鹅的_______,第五自然段写小白鹅_______。( )

A. 漂亮;怎样生气;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B.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下的蛋很大 C. 外形;生气时的样子;生活习性;吃和玩 【答案】 (1)A,B,C,E (2)A (3)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BCE;(2)A;(3)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想:“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一口答应了。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1)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2)“多大多亮的镜子啊!”朗读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 )

A. 赞美 B. 兴奋 C. 平静 D. 吃惊

(3)大家感到镜子很“奇怪”的原因是( )

A. “镜子”一碰就碎,不一会儿又圆了起来。 B. 小鱼发现了一面镜子。

(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请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下,然后写下来。 【答案】 (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解析】【分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赞美B:兴奋

C:平静D:吃惊),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1)要是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环保,那该有多好呀! (2)B (3)A (4)略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斗 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了,遇到邻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向他走近了。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看到手中的书被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A. 列宁勇敢斗鹅。 B. 列宁即使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C.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 (1)急匆匆 ;气呼呼 ;乐呵呵

(2)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3)因为列宁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 (4)B

(5)“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这句话把列宁当时的动作描写的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