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运用“四项工作法”强化农村党
员队伍建设
“四项工作法”是经过基层工作实践,逐步摸索出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法。七台河市运用“四项工作法”作为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主线,使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综合素质等明显提高,进一步优化了党员队伍整体结构,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背景与起因】
七台河市辖1县3区,共有党委120个,党总支221个,党支部2628个,其中乡镇党委17个,村党总支(党支部)220个。全市共有党员43843人,其中农民党员7977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农村党建工作的薄弱点,发展党员结构不合理,存在干事创业缺乏“生机”与“活力”问题;发展党员数量不均衡,存在“平衡发展”或“零发展”问题;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存在“手续不齐全” 和“突击做材料”的问题;党员的党性观念淡薄,存在“宗旨意识”淡化和“模范作用”弱化问题;党内组织生活不完善,存在“三会一课”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问题;党员教育机制不健全,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法落后”、“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党内民主制度不完善,存在“选举受干扰”、“决策管理不公开”、“监督不到位”问题。为解决
这些问题,市委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了党员队伍建设“四项工作法”。
【做法与经过】
一是“责任亮牌”法,定目标强职责。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计划》。并把《计划》进行分解部署,落实目标职责,明确乡镇党群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发展党员工作亮“红”、“黄”牌制。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由乡镇党委给予“黄牌”预警;对连续两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由乡镇党委进行“黄牌”警告,并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对支部书记亮“红”牌,要求乡镇党委进入罢免程序以及原则上不提名其作为下一届村支部书记。通过这项措施,成功摘掉26个“重点村”帽子,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二是“营造氛围”法,勤宣传亮荣誉。典型宣传,扩大影响力。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极大的提升了全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表彰奖励,增强荣誉感。积极树立党员典型的同时,还经常在农村开展日常教育,并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营造“入党光荣”的良好氛围,增强入党的荣誉感。排忧解难,增强归属感。利用科技下乡等活动,给予党员群众适当的资金帮扶、技术倾斜,切实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使其随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吸引农民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三是“发展四型”法,优结构牢基础。发展四型党员,即在四种人民群体里发展党员的工作方法。突出发展“群团型”党员。积极联合妇联、工会及共青团共同发挥作用,并在他们中间择优吸收入党。突出发展“知识型”党员。将高学历和高能力人群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知识分子和农业技术人才吸收到党内。突出发展“年轻型”党员。通过“一村一名年轻党员”计划的实施,畅通优秀青年农民入党渠道,加大从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年轻人中发展党员。突出发展“经济型”党员。加大对科技兴农中涌现出来的青年科技示范户,合法经营、勤奋创业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吸收和培养力度,以此达到优化农村党员结构的目的。
四是“无职激励”法,设岗位定职责。对农村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积极为无职党员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平台,创新了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构筑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支点。全市从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四个方面,根据无职党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了各自的岗位,保证了岗位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广大无职党员与村“两委”一起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与监督,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忙的团团转、无职党员一边看”的现象。无职党员上岗后,解民忧、排民难、帮民富,用自身的行动给农民群众做出了榜样,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成功建立党群连心桥,为发展党员工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