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五、歌曲拓展
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六、师生再见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师: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 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 放录象(学生听) 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精选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a) 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b) 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c) 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d) 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a) 练习轮唱 b) 清唱
c) 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精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和升\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巩固练习
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
第二课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精选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 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