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武潭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 图文 下载本文

桃江武潭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2.4.4、水资源

通便捷。农网改造已完成,镇区有自来水站1个,可保证镇区生活用水和相关企业的用水需要。电话电视普及,宽带网已开始进入农家。

武潭属资水流域,水系以资江为干流,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碧螺河。至1983年马迹塘水利发电厂建成发电以来,根据有关资料记录,资江极端最高水位达59.8米,极端最低水位55.8米。

2.4.5、旅游资源

境内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甚多、民俗风情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旅游资源有楠木仙山、犀牛古井、竹叶群山、资江平湖、碧螺春水、夏思痛墓、古道茶亭、仙牛足迹。

特色旅游

武潭鱼 武潭鱼作为武潭特有的一道风味名菜,很早就名扬远近,誉满三湘,素有“不吃武潭鱼,枉游桃花江”的美誉。

五道茶 桃江的茶文化别具一格,很有地方特色,最具特色的是“五道茶”,即“煎茶”、“泡茶”、“擂茶”、“甜酒茶”、“面蛋茶”。

2.5、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某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为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3507元,三次产业值分别为1.93、6.35和2.54亿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到2008年形成17.9:58.6:23.5,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2.6、公共设施

某某某有中学3所,小学17所,幼儿园18所,文化管理站1所,敬老院1所,卫生院2所且各都有卫生所。主要公路有国道207和省道205、308线。镇、村、社已基本形成乡村公路网络,交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湖南分院 9

桃江武潭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3.1 发展条件

3.1.1、优势

1、交通优势

二广高速公路在镇区北部设置出入口,出入口距离某某某区为5公里,极大地缩短了某某某与桃江县城、益阳市区及周边省市的距离,使桃江县城和益阳市区对某某某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得到加强,并改善了某某某的交通运输条件,使之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便捷、通畅。 2、地理位置优势

某某某地处桃江西部经济区内,位于桃江县西北边沿,南靠资江,北与常德市鼎城区、汉寿县相连,西与安化县接壤为桃江的西陲重镇。西部经济区的发展必将为某某某的城镇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因。 3、产业发展优势

工业发展势头好,工业企业规模和数量增长较快,有上规模企业18家,从业人员11832人,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 4、规划建设管理优势

城镇规划得到桃江县建设局、某某某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使城镇规划的实施有了重要保障。 5、镇域大部分为低山,坡地比重大,结合自然条件发展经济林和特色农业。

3.1.2、劣势

1、产业结构尚需调整

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前后项联系不多,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业虽然为基础产业,但现代农业比重偏低,传统农业比重较大,新品种、新技术有待推广;目前某某某第二产业以锑品冶炼、机械铸造、水电开发、竹木加工、造纸、皮革加工为主,但除几个较大的企业外,仍处于一种“散、乱、小”的局面;第三产业很不完善,产业结构急需合理调整。

2、城镇用地条件不佳

城镇受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适于建设的用地有限,这对今后武潭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极其不利的制约作用。 3、资金制约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城镇的依赖都很大。目前,招商引资竞争在各地都十分激烈,某某某的招商引资工作受到桃江牛潭河工业区和相邻城镇的挑战,资金引进难度加大,项目选择余地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某某某的发展步伐。 4、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道路等级普遍较低 5、工业高速发展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

3.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某某某由于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方便,近年来,某某某工业发展迅速,现已形成锑品冶炼、机械铸造、水电开发、竹木加工、造纸、皮革加工等的主导项目产业。武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紧密联系实际,带领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务实、高效、为民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理念,以把武潭建设成为桃江西北重镇,构建和谐武潭为目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湖南分院 10

桃江武潭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标,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争先保优,以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工作中心和重点,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抢抓机遇求发展,攻坚克难图创新,保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心——马迹塘镇、某某某、大栗港镇、鲊埠乡镇区 七点——西部经济区七个产业点

其中发展规划中对某某某定位为大力发展竹加工、化工业、矿产冶炼、水电为主导产业。 本次规划应充分结合《桃江县镇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和《桃江县西部经济区发展规

3.2.1、发展定位

根据《桃江县镇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将城镇体系规划为“构筑一体、发展两翼、壮大四带”点轴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

划》对某某某的总体定位,并结合某某某的实际,将某某某域定位为:

桃江县西部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内重要的商贸、旅游、竹加工、化工业、矿产冶炼、水电基地,

“一体”:是以县城为主体,是全县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县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中心,沾溪镇为副中心,带动其它城镇的建设发展;

“两翼”:指灰山港和马迹塘两个地域中心,它们为镇域次中心,也是灰山港经济区、武马城镇群经济区的经济中心。

“四带”:指以国道207、省道308线、206线和资江沿线的城镇发展,支撑带动全镇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国道207线沿线城镇有马迹塘、武潭。

其中城镇体系中对某某某所在的“两翼”中武马城镇群经济区定位为以马迹塘、武潭城镇群为依托,207国道、308省道为发展走廊,大力发展旅游、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竹木加工业。其中某某某定位为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商贸为主的交通工贸型城镇。

《桃江县西部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部城镇群规划为“一环·一圈·三轴·四心·七点”点轴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环——环资江城镇建设核心区 一圈——一小时经济圈

三轴——国道207综合发展轴、鲊栗公路产业发展轴和省道308综合发展轴

桃江城镇体系的特色区域。

3.2.2、发展目标

1、城镇发展目标

以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招商兴镇、生态立镇”为总体思路,大力引进和使用新品种、新技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创一流”的工作目标,科学安排,认真落实,不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高度重视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各项改革,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区、镇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形成较完善的经济体制,城镇文化生态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按“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近”的原则,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特色的交通工贸型小城镇。 2、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根据相关规划和要求及镇域社会发展的现状条件,按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招商兴镇、生态立镇”目标战略,实现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镇域经济发展格局。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湖南分院 11

桃江武潭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近期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考虑到益马高速和二广高速的规划建设,将会带给某某某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武潭工业发展迅速,同时由于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较好成绩,会为武潭的经济总量带来巨大的飞跃。

因此本规划近期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增长12%计,规划2015年某某某国内生产总值为23.87亿元。

财政收入以年均增长15%计,2015年为3885.9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721元以上。 远期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增长10%计,2030年为99.71亿元。

财政收入以年均增长15%计,2030年为3.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3000元以上。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湖南分院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