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 下载本文

安 全 教 育 制 度

一、对新入场的作业人员均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一级”安全教育,由公司质安负责人主持,教育内容: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二级”安全教育,由工地负责人主持,教育内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进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接受“三级“安全教育人员必须履行签名手续,不准他人代签。

二、因工程需要工人变换工种,必须经企业安全部门组织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三、单位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经常性、季节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教育。

四、施工管理人员应参加各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五、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时对操作人员应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一、班前安全活动时,班组长应认真向工人讲解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每天上班前,班组长应根据施工员下达的施工任务,对当天施工工序情况,有针对性的向工人进行安全交底。

三、上班时,各班组长人员应自觉检查是否戴安全帽有否备好安全防护用具等。了解当天施工操作部位的环境安全性。

四、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地环境“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和安全网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可靠,施工用电是否正常,施工机具的传动部位是否防护,运转是否正常,脚手架是否探头板等。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或报告施工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符合要求方可作业。

五、应认真做好班前安全活动记录,班组长和班组专职安全员必须签字。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施工过程安全技术交底的指导思想,安全技术交底是体现安全生产方针的落实。

二、为了制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的有效途径。各类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完成并经过技术总工审批后方可使用。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工程概况,各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并熟悉安全法规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编写对各工种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四、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必须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可能造成的施工安全,对人身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等,从安全技术上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危害,保证施工安全。

五、要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作业环境及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中有毒、有害、易燥、易燃等施工作业,制订相应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贯彻于施工工序全过程中,并力求细致全面。

六、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二级安全技术交底,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及工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长或班组长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开种作业及机械安装、拆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各项安全技术交底。

七、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依照交底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作业,不得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作业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内容。

八、安全技术交底,随施工任务单,按工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写明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九、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有双方的签字确认和交底日期。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设置沿工地四周连续不断的围挡,市区主要路段围挡高度不低于2.5M,一般路段不低于1.8M,并选用砌块或金属板材等硬质材料,做到坚固、平稳、整洁、美观。

二、工地实行封闭管理,进出口设大门,应有项目名称及企业标志,应有专职门卫人员及门卫管理制度,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佩戴工作卡。 三、施工场地应有硬化地面的措施,应有循环干道,保持畅通,应有良好排水设施,严禁工地有积水、积泥浆、污水现象,并设有吸烟室,市区主要路段要做绿化布置。

四、施工现场的各类材料、工具、构件必须按照总平面布置图规定地点、分规格、分品种、挂牌堆放,作业层应做到工完场地清,垃圾及时清理外运。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存放。

五、在建工程严禁兼作宿舍,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应明显分开,并有防护措施,宿舍外周围环境应搞好环境卫生,宿舍内的生活用品应整齐、干净,并订立卫生管埋制度。

六、施工现场应订立消防措施,合理配备防火器材,高层建筑必须有高压消防水源,做好动火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工作。

七、现场必须制定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设置工人业余学习、读报和娱乐场所。

八、施工现场大门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现场配设有针对性的安全大幅标语,设置读报栏、黑板报等宣传园地。 九、施工现场的食堂卫生必须符合卫生要求,炊事员须有健康证,并张挂卫生责任牌,设置符合卫生的白开水桶,有足够使用的沐浴设施,建筑物内和施工现场应保持卫生,不准随地大小便,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运走。

十、较大工地应设医务室,有专职医生值班,一般工地应配置保健药箱及一般常用药品,做好防病卫生的宣传工作。

十一、现场必须建立不扰民措施,设置防尘、防噪音的措施,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搞好社区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