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综合练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据此回答1-5题 1.毛泽东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著作是 ( )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2.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共同纲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D.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 A.中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B.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C.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初,解放战争在继续,同时面临着巩固新政权的斗争。据此回答6-11题 6.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事件是 ( ) A.追歼国民党残敌 B.攻占南京国民政府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原因是 ( ) A.美国侵朝并迅速向中朝边境侵犯,威胁中国安全 B.美国在仁川登陆,扩大朝鲜战争 C.美国在军事上包围中国 D.美国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9.“三反”运动开展的范围是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 B.私营工商业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C.军队内部 D.农村生产合作中 10.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相同历史影响有 ( ) ①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据此做12—18题:
12.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经济基础的措施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 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3.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 )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4.下列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接收国民政府财产 C.没收官僚资本 D.合作化运动 15.1949~1952年期间,国营经济的来源不包括 ( ) A.国民政府财产 B.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16.建国初期,人民政府为平抑物价,严厉打击投机倒把,采取的措施是 ( )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统一全国财经 17.建国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背景与目的包括 ( )
①国家财政经济困难 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③调动其积极性对恢复国民经济将起重要作用 ④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所有制改造 A.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 ) A.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B.树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消灭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 D.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1953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据此做19—21题:
19.“过渡时期”是指 ( )
A.从建国到实现工业化 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 2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用心 爱心 专心
2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据此回答22-25题 2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
A.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B.自愿互利平等协商 C.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D.积极领导逐步推广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下列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加工订货 ②企业公私合营 ③全行业公私合营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开始于 ( )
A.对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 B.建立国营经济控制经济命脉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3年 D.1956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共4小题,总分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与提供的材料答题,具有条理性)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富农,我们只消灭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即没收其出租的土地,并取消高利贷,
富农所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文件
材料二: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财权。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决定
材料三:旧式富农按照平分原则,土地及一部分财产之所以应当拿出来分配,是因为中国
的富农一般带有很重的封建和封建剥削的性质……,还因为他们所占的土地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如不平分则不能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1947年12月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四:保护富农所以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占有的之出租
的少量土地,亦予以保留不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中共在上述几个时期对待富农的政策各有什么特点?(4分)
(2)中共在以上几个时期调整富农政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中共制定政策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4分)
27.阅读下列表格:
表一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项目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 棉 钢 煤 产品 粮 棉 钢 煤 产品 粮 棉 钢 煤 回答: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表二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1952年产量 1.639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49万吨 1957年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49% 193% 754% 105% 9.3% 53% 46.2% 7.4% 表三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简表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9% 26% 296% 96% 30% 93% 580% 210% (1)表一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表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表一到表二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表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表二到表三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8.结合史实,概括指出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历史条件,从中可
得出什么结论?
29.结合史实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在我国建立起来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0 D 19 C 2 B 11 A 20 A 3 D 12 A 21 C 4 B 13 C 22 C 5 B 14 A 23 A 6 C 15 D 24 D 7 A 16 B 25 B 8 C 17 C 9 A 18 D 二、材料解析与问答题:
26.(1)特点:1935年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1942年承认富农土地所有权,减租减息;1947
年没收富农多余土地及部分财产;1950年建国后保护富农土地和财产。(4分)
(2)原因:1942年由于中国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调整是为了调动富农的抗日积极性;
1947年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阶级,并满足贫雇农对土地的要求;1950年调整是为了稳定民族资产阶级,顺利完成土地改革,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4分)
(3)依据: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27.(1)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况。原因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政
府和四大家族的搜刮以及战争的破坏。(4分)
(2)说明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国家财经状况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等。(4分)
(3)说明到1957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
极性高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4分)
28.历史条件: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政
治前提。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了过渡时期各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③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恢复国民经济等措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一五”计划实行和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0分)
结论:①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领导核心。(4分) 29.(1)1949~1952年,党领导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
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4分)
(2)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这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物质基础。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从法律上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1953~1956年,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8分)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