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下载本文

《蜗牛与黄鹂鸟》教案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的有趣对话,培养学生对理想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

2、通过《两只老虎》的节奏多声游戏,体验多声部节奏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 清晰的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附点节奏

教材分析:《蜗牛和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去在一旁讥笑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隐喻着生活中的人们为实现理想的不懈追求。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词曲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导入:

1、说它是牛不会拉犁头,个头虽小,能背着屋子跑。(打一动物)

请同学说出谜底,并说说蜗牛的特点,学学蜗牛走路的动作。

2、身穿花外衣,林中翩翩起舞,嗓音清脆婉转,人称森林歌王。(打一鸟类)

请同学说说黄鹂鸟的特点。(森林歌唱家、黑管演奏家等)

3、师引导:正因为它的声音好听,人们总是把大好的时光和美貌的身体与它连

在一块儿,比如著名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今天,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儿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小明门前有一棵葡萄树,他的枝丫傲慢地攀在很高的葡萄架上,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可在他刚刚开始透出一丝嫩黄的小芽的时候,有一只很小很小的蜗牛背着她的小窝开始了她漫长的旅程,她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树上停着两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地说着悄悄话,他们嘲笑着这只小蜗牛:葡萄成

熟还早得很,现在上来干什么!

小蜗牛很倔强地说:小黄鹂啊你们不要笑,等我爬上了枝头,他就成熟了……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首《蜗牛与黄鹂鸟》,先跟着老师打一下这个节奏。XXX(小切分)

师:同学们非常棒,下面跟老师读一遍歌词好不好? ···

师: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要唱出来了,好了跟老师一起来唱

处理歌曲:

1)大树:

“我们来唱一下第一句,看看这句唱了谁?”生唱回答。 “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大树,注意我们的大树长的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第一段声情并茂的边唱边做。上半句强唱,后半句弱唱。 (2)蜗牛:

a.“蜗牛从大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一直爬到葡萄成熟。你知道蜗牛从什么季节爬到什么季节么?”生答。

b.“蜗牛从春天一直爬到秋天”,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c.“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你认为哪一句最能体现蜗牛坚忍不拔的精神。”生带着问题唱后回答。“蜗牛虽然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的爬着,但是他一直坚信自己的目标,老师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定的感觉唱出来。”生唱。“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表现”生边唱边做。 (3)黄鹂鸟:

a.“我们来唱唱第三句,看看唱得谁?”生唱回答。 b.“黄鹂鸟对蜗牛的这一做法是什么态度呢?” 启发学生说出黄鹂鸟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

“黄鹂鸟拿自己的长处和蜗牛的短处去比较,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从现在就开始爬,所以讥笑蜗牛。

下面我们把嘲笑、蔑视、骄傲、瞧不起人的黄鹂鸟先读一下歌词,再唱一遍,这次请你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 (4)蜗牛:

“蜗牛在黄鹂鸟的嘲笑下不仅没有退缩,还告诉黄鹂鸟一个什么道理呢?”生答。(启发学生说出笨鸟先飞的道理)我们用“坚定”的语气把结尾唱出来。 (6)声情并茂地完整演唱全曲,并配上自己的动作。

师生接龙,分组接龙

师:下面我们分为4组,第一组代表大树,第二组···· 师,同学们有没有看到那个V,这个是一个换气记号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6、补充知识

歌曲中为什么加入“啊”呢?因为这首歌曲是台湾民谣,台湾地区人们的语言习惯是比如:阿爸,阿妈之类的带有啊的语言。

两只老虎!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为什么?

生:(发挥想象)有趣!因为这两只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 ------它们这两只老虎很调皮正在捉迷藏,做游戏!

师:现在我们也来做个游戏,我当大老虎,你们当小老虎,大老虎躲在节奏房子的后面朗读儿歌,请小老虎也跟着大老虎朗读一遍,然后找出大老虎躲在哪一间节奏房子里!

(老师运用奥尔夫声势节奏朗诵歌词,学生在游戏中,在富有韵律的声势节奏中朗读儿歌,认节奏,为取得胜利而欢呼,参与积极性高。)

师:小朋友,现在大老虎要和小老虎比赛跑,你们猜猜,如果大老虎先跑,小老虎跟在大老虎后面谁会先到终点呢? (学生意见各不相同)

师:现在大老虎先朗诵儿歌,小老虎等到大老虎朗诵第二小节的时候才开始朗读。不过大家都要遵守比赛规则,必须用奥尔夫声势节奏朗诵歌词,速度要一致!然

后说说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老师到了最后一小节歌词时故意东张西望重复朗诵一次。)

生:大老虎和小老虎同时到达终点,本来大老虎可以先到达终点,可是因为大老虎开小差多朗诵一次最后小节的歌词,所以最后是小老虎和大老虎同时到达终点。

师:小朋友都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大老虎为了等小老虎一起到达终点,就想了一个办法,重复朗诵一次最后小节的歌词,这样它们就能一起到达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