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下载本文

150g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 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至0.1%)。 (3)请画出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纵坐标)随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解答】解:A、牛奶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动植物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2.【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点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A.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故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错误;

C.CH3COOH是醋酸的化学式;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故错误;

D.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以防药液腐蚀胶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A、金属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作融雪剂,是由于能降低水的凝固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而土壤的酸性较弱,不会与石灰石较快的发生化

学反应,不会收到明显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

D、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故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铕原子内含有63个质子,A错误; B、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B错误; C、铕元素为金属元素,C错误;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铕原子核内有89个中子,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A正确;

B、碳酸分解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硫酸和金属氧化物会生成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C错误; D、氧化铜、氧化铁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会生成水,故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电解水得到的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A正确; B、过滤操作只能去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C正确;

D、锅炉用水如果硬度太高产生水垢,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危险,D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钠元素为+1价,设氦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 故选:C。

10.【解答】解:A、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A错;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鉴别羊毛线和棉线可以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缺铁患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

C、化石燃料不能禁止使用,要减少使用,故C错;

D、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 故选:B。

11.【解答】解:A、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12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故A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大,故C正确;

D、两种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乙物质按照30℃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甲、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2.【解答】解:A、铁粉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盐酸能与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一氧化碳不能与灼热的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稀硫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色。所以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故错误; B、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故错误;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色,故错误;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直观性强,故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A.碳酸钠先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当完全时,溶液呈中性,pH=7,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在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过程中,溶液呈中性,故会出现如ab一段pH不变的情况,当氯化钙反应完之后再继续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逐渐大于7,故A说法正确;

B.在a点时,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故B说法正确;

C.在b点时,氯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C说法正确; D.根据滤液的pH<7可知,制二氧化碳时,盐酸过量,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5.【解答】解:(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

(2)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故填:Cu(OH)2。 (3)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是氢气,故填:H2。

(4)两个氢氧根离子就是在氢氧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OH﹣。

16.【解答】解:(1)化学反应物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所以图1中缺少的分子模型补画完整为:

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2)通过分析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

(3)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所以上述微观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图。

故答案为:(1)

,物理;

(2)2SO2+O22SO3;

(3)1。

17.【解答】解:(1)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

2P2O5;

(2)该装置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压强增多,气球起到了起缓冲作用;故填:起缓冲作用; (3)两方案相比,图2的优点是环保、误差小;故填:环保(或误差小)。

18.【解答】解:(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而“点火的凶手”是电流产生的热;

(2)乙醇属于可燃物,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C2H5OH+3O23H2O+2CO2;

(3)A,易燃易爆物接近火源容易被点燃,A正确; B、易燃易爆物放在高温处也会被点燃,B正确; C、静电产生的火花会引燃可燃物,C不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电流产生的热(2)C2H5OH+3O2

3H2O+2CO2;(3)C

19.【解答】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尼龙或锦纶或球网;故填:尼龙;

(2)铁在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所以在篮球圈与篮板的边框上刷漆可以防锈;故填:在表面刷漆; (3)喝汽水后打嗝是由于溶解在汽水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度升高而溢出的表现,故填:体内温度比饮料高,

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逸出;

(4)科学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对青少年身体不利,它主要影响骨骼中钙元素的平衡,为骨质疏松、骨折埋下伏笔;故填:钙。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解答】解:(1)操作I中溶解、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答案为:烧杯; (2)固体M是炭黑、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在空气流中灼烧,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锰不能,故答案为:炭黑、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在空气流中灼烧;

(3)ZnCl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操作Ⅱ采用的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则通过操作Ⅱ所得到固体NH4Cl,溶液中的溶质是ZnCl2,因为氯化铵不溶于氯化铵饱和溶液而能溶于其他溶质的饱和溶液,应用氯化铵饱和溶液洗涤,故答案为:ZnCl2 B;

(4)氯化铵能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方程式降低肥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1=CaCl2+2H20+2NH3↑,故答案为:

Ca(OH)2+2NH4C1=CaCl2+2H20+2NH3↑。 21.【解答】解:

(1)由于小红选择盐酸作为红灯,所以碳酸钠、铁和硝酸银都转化为红灯,而剩余的灯只有氯化钙和一氧化碳,所以小蓝同学选择的蓝灯B是 CaCl2,而不是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C12+2AgNO3=Ca(NO3)2+2AgCl↓、CaCl2+Na2CO3=CaCO3↓+2NaCl。

(2)如果小红开始选择的A是碳酸钠,则红灯有氯化钙、盐酸和硝酸银,则不变红有一氧化碳和铁,小蓝想赢,则B为 Fe,会导致盐酸和硝酸银变成蓝色,所以有铁、盐酸以及硝酸银三个蓝灯,而红灯只有碳酸钠、氯化钙,所以是小蓝赢。

(3)从策略上讲,如果想赢,那就要尽可能剩余物质不能和自己选择的物质反应,所以小红开始选择的灯A应该是 AgNO3,这样剩余的只有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和其他物质不反应,小蓝只能选择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也不能使其他变蓝。 故答案为:

(1)CaCl2;CaC12+2AgNO3=Ca (NO3 )2+2AgCl↓;CaCl2+Na2 CO3=CaCO3↓+2NaCl; (2)Fe (3)AgNO3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上述仪器中没有酒精灯,所以是常温下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要得到稳定气流应选用上图中的①③④⑧⑨⑩(或?);

?(或??);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排水法一开始冒气泡便收集或排水法中集气瓶未装满水均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填:2H2O2

2H2O+O2↑;①③④⑧⑨⑩(或?);?(或??);排水法一开

始冒气泡便收集或排水法中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即可);

(3)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制备装置,除选用上述②④⑥⑦⑧⑨仪器外,还需补充试管和铁架台;故填:试管;铁架台; (4)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a.该实验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b.先关K1,开K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三通管口处,有火焰,将铁片放在火焰上烧至红热,打开另一个活塞,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说明“氢氧焰”能产生大量的热,可用于切割金属。 故填:2H2+O22H2O;

a、催化作用;

b、关K1,开K2;能产生大量的热,可用于切割金属。

23.【解答】解:【作出猜想】氧化镁是白色的粉末,所以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不可能只含氧化镁,故填答案为:白色的; 【进行实验】

实验一: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故答案为:水;

②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实验二: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故答案为:Mg+H2SO4═MgSO4+H2↑;

实验三: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2、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SO2↑+H2O,故答案为:

C+2H2SO4(浓)

CO2↑+SO2↑+H2O; 【得出结论】实验一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因为久置的镁条是放置在常温下的空气环境中,实验一是将镁粉在加热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环境中进行的,碳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形成的,故答案为:久置的镁条是放置在常温下的空气环境中,实验一是将镁粉在加热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环境中。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4.【解答】解:(1)铵根显+1价,所以磷酸氢二铵的化学式为(NH4)2HPO4;K2HPO4中是含有钾元素与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NH4)2HPO4;是;

(2)磷酸氢二钾中,金属元素是钾元素,钾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2):(16×4)=39:32;故填:39:32;

(3)一包这样的化肥,最少含有磷元素的质量为:25kg×98%×

=25×98%×

kg;故填:25×98%×

kg。

25.【解答】解:根据图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12+CO2↑+H2O 100 44 12gx 4.4g

x≈83.3%

加入盐酸前,固体为12g,所以起点为12g,加入100g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此时对应的质量为107.6g,继续加入50g稀盐酸,总质量也增加50g,所以为157.6g。

故答案为: (1)4.4; (2)83.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