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 下载本文

灭的治疗,就像当初国民党对付共产党样,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漏一人。而中医对待同样的问题的看法、处理方法就不一样,中医是建立整体观念、建立模糊观点,他不要求很精确,不要求精密的仪器。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前者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后者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是从病人的整体身体体质,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来调理,治理。使之阴阳、气血达到动态平衡,提高自身抗体,消灭细菌,战胜疾病。

故曰:中医治病不是治人生的病,而是治生病的人。他不是放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但是,西医与中医是相反的了,它是治人生的病,从头到尾,处处是找病因,寻病根。用精密仪器来检测人体各项指标,看看是否与所谓精密数据相符合,或者是否是在其“标准”范围以内。结果是,有病毒倾向,就抗病毒;有细菌感染,就消炎;有出血症、疼痛症等等,不是止痛,就消炎。

赵霖教授健康营养讲座里总结了西医与中医的治病观,他讲到:“西医要你明明白白的死,而中医让你不明不白的活。”这就是中医治病观不同于西医的原因之所在。

所以中医治病不是运用这种对抗性思维观,不是有细菌或病毒,就只要杀死细菌或病毒,不是有病损的脏器或肢体

21

就只要截断病损的脏器或肢体,更有甚者现在已经发展到更换人体的脏器,而中医是以“调”为主。

什么是“调”?就是调整、调和、调理。

调什么?调阴阳、气血、调气机的升降出入。然而调整阴阳又是极其重要的,《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护阴而抱阳”。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阴阳,处处有中医。而《黄帝内经·素问》又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然而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器,名之曰人。”《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气聚则形生,气壮则体康,气衰则体弱,气散则神亡。故中医有人活一口气的说法。所以中医治病很注意调气。论人体生理、病理、脏腑、经络等,最终都是离不开气血,这是由于“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生之气”(《不居集》)又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怎样才能平衡,那就要靠“调”。 调到什么程度?调到平衡。什么状态下是平衡的状态,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就是要达到“阴阳和合”状态。中医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

22

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但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出现非健康的反应(包括亚健康状态),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到最终程度就是“平”。

所以在调气血的前提下,要善于平升降、衡出入。升降出入是基于阴阳学说而形成的气机消长转化的重要学说,升清、降浊、吐故、纳新昰气机的基本动态,《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就注重以调,以养为核心。《黄帝内经》是一部不是教你如何治病的书,而是教你如何调理、未病先防、如何在偏之时恢复身体的自然平衡的书。故《难经·七十七难》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而西医它就不一样了,见肝之病,一心治肝,就脏论脏,就病论病。所以治的是已病。中医治病观是西医所无法体现的,也是西医无法替代的。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23

附录:

医家感悟

叶天士

——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他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其预防传变主要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是由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

张景岳

——明代著名医家。关于什么是“治未病”,他感受颇为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他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可以说张景岳是一语中的,指出了“谨于微”就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先兆的,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萌芽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朱丹溪

——元代著名医学家。对“治未病”有许多高明的认识,如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家,史称“药王”。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他还明确论证了“治未病”与养性的直接关系,“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并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他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他还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此外,孙思邈还在著作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途径。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