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士管理学 下载本文

一、管理的涵义

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 共同目标 定义: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 或 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即正确地做事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即做正确的事 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 3)牺牲效率的效果

[例]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率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 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 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共同的目标

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 什么是组织? 3、 操作者:

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

包括 中层 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 基层 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的职能

法约尔: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孔 茨: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

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组织的类型(如企业、政府部门、学校)

?组织的规模(如小公司与大公司) ?组织中的层次 ?跨区域的可转移性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基层管理者 15% 24% 51% 10% 中层管理者 18% 33% 36% 13% 高层管理者 28% 36% 22% 14% 7、管理与经营 管理 经营

条件: 社会化劳动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物 背景: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末期 目的: 提高效率 提高效益

角度: 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 外向性(环境) 适用: 一切组织 企业

三、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上层建筑、社会文化)

学习意义:(1)明确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 (2)大胆地引进吸收 (3)批判地吸收 (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到目前为止,管理是否是一门科学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回答。因为,管理面对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设定完全相同条件的实验环境,而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存在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验证的规律。

四、管理学

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1.特点: 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2.学习方法:(1)唯物辨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集权与分权、奖励与惩罚、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等)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系统知识。

对被管理者:学习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管理和管理者这二个概念? 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例1-1 管理工作的特性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应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同样,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请问: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他们究竟该负什么责任?

推荐一个常去的考研网站,有很多精华文章! 考研指南网 http://kaoyan.qianbo.com/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实践活动 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

古代中国:“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始皇:“车同轨,字同文” 希伯莱人的领袖摩西:授权原则和例外原则

一、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 200 48000 Specialization:专业化 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Simplification:简单化 3S’ 优点 减少工作转换时间 Standardization:标准化 利于发明专用工具、设备 1800年,Jr.Watt & Boulton: 苏霍铸造厂

实行: 分工、专业化、成本核算、医疗、福利制度 1810年,罗伯特?欧文: ---- “人事管理之父”

缩短劳动时间、禁止雇佣童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 1832年,查尔斯?巴贝奇:分工可减少工资支付 提倡利润分享制度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一)科学管理 ?背景:美国的“管理运动”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传统管理之间的矛盾 劳资矛盾

效率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 60%

?代表人物: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去世)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如何提高效率

泰罗认为,造成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指派和劳动方法不合理;分配不合理;组织和管理原因。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标准化操作方法(并用这种标准化方法来大批量培训工人) 2) 工作定额原理(把按标准化方法完成的日工作量确定为工作定额) 3) 挑选、培训“第一流工人” 4) 差别计件工资制

5) 改进管理方法: 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的其他代表人物:亨利?甘特、福特、吉尔布雷斯夫妇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 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 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认为,应建立一套公认的普遍验证过的原则、方法。 ?主要内容:

1.管理是经营的职能之一

2.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十四条原则:

(1) 分工:用同样的劳动得到更多更好的成果。 (2) 权力和责任:凡行使职权的地方,就必须建立责任。 责权对等原则

(3) 纪律:纪律严明是有效开展组织活动的必要保证;纪律作为对协定的尊重,必须做到使劳资双方都清楚明了、并为双方接受。

(4) 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接受一个上司的命令。 A B C

(5) 统一领导:对于目标同一的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前提:二者一致! (7) 人员的报酬。

要求:a.劳资双方满意 b.能激发热情 c.公平

(8) 集中:权力的集中或分散无所谓好坏,只是尺度问题。

(9) 等级制度:下级服从上级(一般不能违反,但应与保持行动迅速相结合 ----“法约尔桥”)。 (10) 秩序:“有其位,在其位”。

(11) 公平:主管人员对其下属应仁慈、公平,才能使下属表现出热心、忠诚。 (12) 人员的稳定: 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

(13) 首创精神:鼓励、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组织充满活力。 (14) 团结:交流有助于团结,禁止滥用书面联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