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期末重点 下载本文

第一章 绪论

1.化学教学论概念:是研究化学课程和教学规律(现象)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

2.教学论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属于教育学中的三级学科。是化学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综合交叉学科。 3.学科性质: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师范性。

4.化学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第二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改革

1.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和其在运作中所生成的内容的总和。 2.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内容和其再运作过程中所生成的内容的总和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4.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基本内容载体和信息源,是教学的媒介。

教材是教学材料的简称。包含所有的教学素材。纸质的、电子的、有形的、无形的。 教学资源:包含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学校资源,有形和无形的所有的教育教学信息和素材。

5.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识别、举例、描述、区分、解释、设计和解决;模仿、学会、完成、改进和掌握)、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尝试、讨论、表述、归纳、概括、分析、推出、认同、表达和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感受、体验、承认、认同、欣赏、尊重、珍惜、形成、养成、具有、热爱、坚持和追求)。

6.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7.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8.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从课程观上):前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后者以学科为中心。 9.范畴大小:课程>教材>教科书。

10.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施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 1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检测。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1.化学教学设计:依据系统理论,对化学教学系统各要素和预期的教学过程进行设想、构思、谋划,并力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高效的活动方案和行为方式。

2.教学设计水平: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试验(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3.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具体行为的陈述,是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所需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教学目的:是以老师为主体描述的,常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最终状态。 4.教学方法的分类方法: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以启发发现为传递媒介。

5.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主体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的、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作用于客体,以及跟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手段的规定。

6.化学教学基本方法是教学主体为了完成局部的“任务元”而采用的活动方式。

7.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由若干种教学方法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而成。常见的有综合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实验-讨论法。

8.选择化学教学方法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教学的环境条件。 9.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决定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的蓝图和宏观方法。 )、学段教学设计(是对一学段教学工作阶段性的规划)、单元教学设计(局部规划)、课时教学设计(一般情况下)

10.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设计准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设计总承与编制方案。(各环节详细回答)

11.STSE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12.P121 教学案例

第五章 化学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又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

2.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

3.怎样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4.提问的决定性因素:问题提得好不好与问题提出的时机恰当不恰当。应注意的问题:要选准时机,使问题提出恰到好处,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及时性;要使学生注意和听清楚问题,要有适当的停顿,给学生留有必要的思考时间,同时要认真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回答。

5.做演示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了保证演示的效果,课前教师要精心地选择、设计演示内容及演示方案,充分进行预演,直至取得完全成功的把握。力求安全、可靠、简便、观察效果好,并作好物质准备和应急准备。演示之前,要注意让学生明确演示目的、观察的顺序、方法和重点;注意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演示时,教师除了按照预定方案有序的操作外,还要注意演示的时机和示范作用。要重视作好配合性讲解,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要注意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原理和设备等。对于耗时长短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演示内容,教师的配合性讲解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保证学生能够观察好,达到预定的演示目的,不能影响学生的观察。演示结束后,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观察所得,学会对现象的规范性描述,得出相应的结论。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以及幻灯、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掩饰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手段,强化了演示效果,扩大了演示的应用范围。(有待完善)

第六章 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1.化学实验的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2.化学实验的过程:实验的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结果的处理阶段。

3.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绿色化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4.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两种模式:模式一: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收集事实—科学抽象—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模式二:创设情景—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 5.实验的四重含义: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实验史实。

6.演示技能的注意事项: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确,易于观察;操作规范,注重示范;演、讲结合,启迪思考;简易快速,按时完成;保护环境,注意安全。

第七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1.P221 教学过程流程: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分组进行实验—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2.化学课时教案的一般格式:课题(写在正中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课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用品—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板书设计—课后小结(教学评价设计)。 3.评价老师上课好坏的标准?

第十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素质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2.教师的素质:教师职业的倾向性(人格)、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能力)。 3.教师反思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