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修持法功理功法汇总 - 徐金龙 - 图文 下载本文

法门或自然寂照法门十五分钟以上。精气转化的原理,如同水加温后变成蒸气一样。先在小腹部用武火烹炼,使精化气,再通过静息或寂照将气能蒸发至全身,起到滋养的作用。需要指_出的是,虽然房中养生,确实使人精力旺盛,但修持者最好要节制。尤其是体弱有病的人,更应自我约束。在三个月内,是筑基阶段,常人可安排每月2-3次房中术。待到点滴不漏,才算丹基成。又叫握固,一方面精门关闭。另一方面会阴温度高,精一到此就化为气。 (二)、清修派

清修派主张节欲,甚至用绝欲来保护元精。其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元精和精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元精又称为先天之精,此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具有决定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盛衰的作用。先天之精无形无象,而后天之精是有形有质的液态物体,这是第一区别。先天之精藏于肾,后天之精藏于肾囊,这是第二区别。先天之精与生俱来,《内经》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后天之精在丹腹中时本无,在婴儿时也没有,及二八天癸至才有,是后天生成之物,这是第三区别。元精与精液的关系是元精化生精液,而后天之精的消耗,又必然影响元精,先天之精可化生后天之精,而后天之精不能生先天、只能养先天。这就是“不补之补’’、 “不养之养\的原理。

修养最贵先天,而先天之精又无形质可寻,我们修养又从何处入手呢?先天之精既无形质,又是如何显发的呢?概童子之无欲而阳举,静修活子时至而兴阳,可谓元精之显发,且是水源之至清。这就为我们修养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即是只有处于恍惚杳冥的状态,才能取得先天之精。我们知道元精和元气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元精动而为元气,元气静而为元精。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同一事物。曰元精,是言其体,言其静,静而为阴主内;曰元气,是言其用,言其动,动而为阳主外。阳举即是元精化为元气发生于外所致。故许多丹经只言神、气而不言精,其意即在此。

五、三迁与中脉直透

传统内丹术把炼精化气阶段放在下丹田,待到活子时阳生,调药而采药归炉,文火温养,炉中火发(已兼炼到中丹田),运行周天。再进一步修炼,实现心肾相交而采大药结金丹,进人到中丹田炼气化神阶段,相当于二禅息住的境界。神人气中气包神,浑浑沌沌,如母胎一般而生发道胎,这便是形与形交而生人;神与气交而结道胎,是为一迁。再修到祖窍内白月光中有金光,速当移念,将二光合一,阴阳神寂照于上丹田,相互混融,化成一虚空大境,这便星二迁。相当于三禅脉住的境界。上丹田是炼神飞升之所,待到雪花纷飞,天花乱坠是出神(胎)之景到,而为三迁。相当于四禅灭尽定的境界。那么根本修持法又是如何实现这一“逆则仙”的过程的呢?

丹经云:精关一闭,个个长生;留得阳精,决定长生。佛家云:戒淫修梵行,以出欲界者也;老僧会接无根树,能续无油海底灯。说明保精还精在修养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我们知道性欲是人身体发育成熟时期的生理上的要求,是一种本能,而修养又以保精为首要任务,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有人提倡节欲、禁欲来对治泄精,但实际上做到很困难,即使保住精,也不能发挥精气产生后所应有的作用。所以,积极的方法是炼精。精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元精)无形无象,后天之精有形有质。而元精和元气本是同一物质的两个方面。元精动时为元气,元气静时为元精,阳举即是元精化为元气发生于外所致。故许多丹经只言神气,而不言精,其意就在于此。大家都知道元精顺出阳关为后天精液,逆回化为元气。但不能忽视精

还有清浊之分,无欲而兴阳,是谓先天之精,可调药而采;有欲而兴阳或兴阳而有欲,是谓后天之精不可采。那么炼精化气又从什么地方人手呢?当活子时至(可在平时日常生活出现,更多的是在修法时出现),丹田气动,逐渐感传至生殖器,使阴茎勃起。这时要进行调药,既不生丝毫邪淫之念,又要意守会阴体会快意(感),当快意发展到一定程度,用意就要减轻,甚至完全放掉,这就是知止、知足、防险(泄精)。当体会快意至精欲射未射之际(即将药调至不老不嫩,但初学者宁愿嫩些不要老,以防掌握不好泄精),就可以采药归炉。也就是将附于外形的气,摄回至丹田之中(命宫)。其方法是吸气时微微耸肩缩颈,收提会阴,以神引气由龟头沿阴茎从会阴往上直至命宫,呼气听其自然(其实住于命宫即是呼气。办可意念命宫中金光球转动),这叫武火采取,一般吸采十次左右阳物即倒,而心中会有一种高度舒适感,这是得药的象征。接下来就要用文火温养,将神息止于命宫与中丹田之间,任其往来,使温温之热,绵绵隽久。

另外,还有一种“不采之采”之法,也能结丹,不过时间要长些,此法不会丢精,即是当活子时至,用自然寂照或静息法门,任其元气薰蒸全身,宏观照顾,微观参与。可参阅《身心乘》下部,十八项固漏和《通讯》第47问。快者二个月,慢者百日,可以将精化完,做到点滴不漏,而成丹基。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功境,心肾自然在中脉相交,神气和融,快意酥绵,这便是“身内夫妻是妙哉”。心肾交泰有上交和下交之分。古人将心气喻为龙,将肾气喻虎,上交降龙得真汞,下交伏虎得真铅。真汞就是心气中的真阴,又叫离中虚或离女;真铅就是肾气中的真阳,又叫坎中满或坎男。心阴肾阳相交合一,即是大药(内药),可结金丹。降龙不困,伏虎不漏,自然握固,并没有其它旁门邪法。《身心乘》中所说固漏,只能作为人门阶段的辅助,而不能靠它握固。我已阐述明白,习者自当领悟。如果尚未结婚,或尚没有子嗣,不可握固,而可用固漏法。炉中有药方可采,积精不化亦无益。我们主张夫妻共同修炼(并不是男女双修),所以在《生命乘》中我们推出了女丹法,目的是把夫妻交合之乐,引到清修的大乐中来,如果站在门外,你会说我糊涂,如果进入门里,始知妙趣本有,不假外求,而理解我传道的苦心。

神气合一到一定程度,中脉通道会逐渐扩大到整个内腔,自头至足,自内至表,热气像在热水桶中那样整体浸润鼓荡,哪里分什么小周天、大周天。这叫“无孔笛,两头吹”。此时已进人到炼气化神阶段,是结胎的关键时刻。凝神气穴,神伏气中,胎息养真。正如张紫阳所云:“即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从炼气化神以后,一定要遵循“未得法时需学法,既得真法须忘法”的原则,也就是由有为人无为,由后天人先天。当真阳来时,浑身上下,酥软麻欣,进而钻进窈冥,混混沌沌,不知不识,如活死人一般,斯时我身与虚等,心与空等,天地虚空入我之虚空,我之小天地融化进大宇宙,以尽虚空法界之真气,养我一身。不仅如此,而且自然地给人进行一天四次沐浴,即每天子、午、卯、酉四正时,周身好似浸泡在气的海洋里,温、酥、麻、乐、热扩散全身,如醉香醇。沐浴时,不能用意,只能宏观地用自然静息或自然寂照法门照顾整体,体验美妙。心息相依,浑然而定,寂然而照。正如三丰真人《道情歌》所曰: 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 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 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羽中春。 遍体阴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 此时一片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

此时全身通泰,疑难疾病可不药而愈,心怀极乐,人格大变,仁慈和善。

这是生理促进心理的结果,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化。如此神奇功境,不过凝神气穴而已。

内丹是我们人身内神气团结而成。丹成后自可孕育出圣婴(舍利子),且形同本人。胎成时,光亮洞明,自目至脐一路光明,五脏六腑都能看见,这就进入到胎息还丹阶段了。此时周身温热,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呼吸俱无,八脉俱停。身心两寂,物我两忘。唯一正觉,心息相依,神气相抱。修持者经过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胎已得养,直至四禅灭尽定时可以胎圆,这才是真胎息、真定、大定。《伍柳仙宗》说,灭尽定时,“方为纯阳果满之胎神,而已人于神仙之域矣”。胎圆后,体成纯阳,一天二十四小时,全身都在温温之热中。

胎圆以后,就可以脱胎了,也就是将光态婴脱离肉体,可分为自然脱体和自由脱体。光态婴发展到一定程度,比肉体还大,化净肉身中的阴浊之气,体成纯阳。出胎时的境相、条件、方法在后面叙述,非到胎圆,不能出胎,否则会致提前死亡的危险。这些例子佛道中常见,就是现在,也时有发生,所以请学者要多阅读本乘,吃透精神,掌握要领,时机成熟才可出胎。白玉蟾真人说:“性之根,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二类,合归一处结金丹,还为元始先天气”。

胎圆时,常常一定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吃、不喝、不睡,而且喜乐舒畅。大定时间长短依功夫深浅而异,到时会自然出定。此时神通俱足,智慧广开,应慧而不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胎圆已得真身,永恒不灭。仙佛中的千经万典,亦无非如此说教。这是至难而至易,至易而至难的大学问呀,不是有慧心、有恒心、有道心的人,是不会成就至道的,这也正是凡圣的差别之处。

六、先天后天无为有为

认清先天与后天、无为与有为,是修真养生的首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修行的导向,是落于小术还是迈向大道;是沉迷于小乘,还是升华到大乘。如果一个修行的人连这个基本的问题都搞不明白,那就象盲人骑瞎马一样的危险。

先天是指元精、元气、元神;后天是精液、呼吸气、识神。在《身心乘》的下部三条:精气神和五条:上药三品,已将精气神的概念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在《生命乘》的中部,第一章第三节:三迁与中脉直透中,又将先天和后天之精的关系及其应用作了阐述,所以不再赘述。下面仅就神气的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及其运用作一讲解。

先天之气是先天地、先父母而生的一种特殊存在,是万物之母,又叫道气。有为法是无'决采到先天气的,人只有在虚极静笃的时候,才能与先天一气产生共振,从而将其招摄于身中,并与身中的药物(真阳精气)进行烹炼而结丹育胎。后天气是后天地生的物质,如风类,以及人身形成后的呼吸之类。先天气是永恒不灭的,而后天气终究是要消亡的。人身中的元气虽来自先天,但如果得不到后天呼吸之气的连续,生命就会停止,这叫后天养先天。如果后天呼吸之气得不到先天元气的接应,则人体就不能生长发育。所以人身必兼二气,才能生存。

先天之神,道家叫元神,佛家叫阿赖耶识,它具有全息的特点,携带着人的全部遗传信息,甚至影响一个人命运的穷达祸福,过去、现在、未来都记录在元神里。但由于元神潜藏在人的深层意识中,所以常人不能得见,只有少数修行的人能窥其面目,如果用“醉生梦死”来描述人的全过程,也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在《生命乘》上部第二章:神秘现象探微的第四节,已对元神进行了剖析。后天之神,又叫识神,有支配视、听、言、动、思的特殊功能,但它不是人的生命本体。它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所以佛家把表象的生命形态称为假我。人的物欲追求,都是

来自识神,它使人迷失了真我。如眼睛喜看美艳的景象;耳朵要听美妙的声音和华美的言语;鼻子喜欢闻五味;舌头喜欢尝美食;身体要穿华丽的服装,贪图安乐的享受;意识杂乱纷呈,一刻也不停止,饱受七情奴役。我们修行就是修这颗妄心,改正不卫生的行为,减损物欲的追逐,抑制意识的膨涨,使元神主事,恢复真我。 修真养生的第一步是炼精化气,又叫以精补精。真阳精气虽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如活子时的阳举,正是精气附于外形所致。这时通过后天呼吸和真意的支配,将附于外形的真阳精气,又收回于丹田,叫着采“外药”。因其气量小,所以又称“小药”。如果不会炼精化气功夫,任你千道万法,阅经万卷,也难保长生因为戒色欲者则精不生,不能长生;不戒色者欲者,精不化气,旋有旋耗亦不能长生。

在采外药的基础上,再通过心肾交泰,使心中的真阴之气和肾中的真阳之气合一,而得大药(内药),进入到第二步炼气化神阶段。所不同者外药是生而后采,内药是采而后生,以肾之真阳,点化元神,而成纯阳之神。自纯阳气的无漏,以成纯阳神的无漏。采是后天,生是先天。十月胎满,洗心涤虑,遣尽后天的识神,圆明先天的元神,这就是炼神还虚。到此阶段炼是先天,还也是先天。

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有为是后天,无为是先天。有为是此岸,无为是彼岸。有为是小乘,无为是大乘。有为是有限,无为无不为。有为是色界,无为是空界。不用有为,易人空亡;不进无为,又是着相。有为至无为,必赖真意媒。真意和元神,本来是一身;不动则为体,感通而为用。妄念作狂,真意作圣。顽空是空空,不见性光昏沉冷;真空是实有,光明无碍慧公恒。执有着意求神异,南辕北辙不如意。虚极静笃见本源,不死真身六通全。打砧欲坐与枯坐,放下名利贪嗔痴。涤除玄览觉心照,神息风火阴阳交。剥尽群阴结圣胎,太虚遨游驾祥光。以后天呼吸,化入先天胎息;以后天意识,冥合先天元神;以有碍色身,修养无碍真我。

七、以乐为纲 五个相交

人们普遍认为修行是一件苦差事。其实不然,修行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本法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系列体内的阴阳相交,而各种阴阳相交都会产生一定的快意。所以,也可以说本法是以乐为纲。在修法初期,会在心理上出现一种无可明状的超脱、轻安、喜乐、安祥和宁静。随着功夫的深人,会在生理上出现类似夫妻交媾产生的快意。并且随着功境的深化,快意的中心部位和快意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完全沉浸在天人混融的大乐(极乐)之中(世界)。

本法以乐为纲,避免了修法的枯燥和守窍的执着。当快意来临时,体会快意,可以促进该快意的体内阴阳相交,并且能准确地找到产生快意的真窍。本法的第一个阴阳相交,是日月相交(合并)。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精华皆聚于双目,而人的**虽藏于脑,但发之于双目。人的一身皆属阴,唯有两眼属阳,修真养生就仰仗这点真阳,才能不被群阴所剥,所以必须由此人手修炼。陈泥丸云:“真阴(右眼)真阳(左眼)是真道,只在眼前何远讨”。千峰老人云:“日月转动合阴阳,脑髓总部发荣光”。徐金龙云:“日月合并观祖窍,性光闪灼聚明圆。识得本来真面目,始知生死在泥丸。释迦摩顶受戒处,玄中之玄天中天。由此凝神入气穴,伏命胎息结大丹”。根本修持法以和合真种、结丹育胎、脱胎还虚而竟全功。当二目光与真意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心静如水,万念俱空,性光必发于祖窍前。或白光、或兰光、或紫光、或金光,依不同人和不同境界而异。此日寸身心凝定,空明玄远。清净无染,超脱尘埃,心得空明之乐。

第二个阴阳相交,是“精与精交”,又叫“炼精化气”,是阳生活子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