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函授采矿大专 下载本文

项目名称 一、井巷维护费 运输大巷 回风大巷 ?

二、提升费 三、运输费 四、通风费 五、排水费 ? 总计

工程量单位

工程量

单价

费用(万元)

第4章 采煤方法

4.1 采区地质概况

1. 设计任务

① 说明设计采区在井下的位置、范围及与地面的相对应关系。分析井下开采对地面重要建筑物、河流、水体等的影响,煤层露头破坏情况,周围有无火区、水淹区等情况。

② 说明设计采区煤层特征、煤质情况以及对开采会造成影响的其他地质因素。根据资料分析说明煤层特征: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夹矸位置层数、及厚度,煤层平均倾角,顶底板围岩性质、构造、节理变化规律;煤层性质:硬度、容重,煤质品种、用途,煤层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期以及含水性等开采其它影响因素等。

4.2 采区巷道布置

1. 设计任务

(1)确定区段参数(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尺寸、顺槽宽度) (2)进行区段划分

(3)进行采区巷道布置。确定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及位置、区段平巷布置、采区车场形式、装车站布置、采煤工作面接替以及进行采区运输、通风、供电等生产系统设计。

2. 采区上(下)山的确定

薄及中厚煤层的采区上山根据条件应设计为两条,一条运输上山,一条回风上山。

近距离煤层群和厚煤层的采区上山根据条件布置在煤层中或煤层底板中,两条上山间距为20m~30m。当有通风等其它特殊要求时可增加一条上山。

3. 区段平巷的布置 4.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采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下部车场形式选择。

5. 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

(1)进行工作面编,工作面编号可采用四位数码:第一位数字为水平序号;第二位数字为煤层编号;第三位数字为采区序号;第四位数字为采区内工作面序号。

(2)根据采区生产能力确定同时生产工作面数目。 (3)安排工作面接替顺序。 6.采区巷道布置

7.采区内生产系统设计

(1)煤炭运输系统 (2)辅助运输系统 (3)通风系统 (4)供电系统

4.3 采煤方法

1. 选择原则

安全、经济、煤炭资源采出率高、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设计任务

(1)选择采煤方法

(2)选择采煤装备及进行工艺设计 (2)确定采煤参数 3. 采煤方法选择

(1)对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采煤方法的确定

根据煤层条件,对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一般采用单一走向(倾向)长壁采煤法;厚煤层一般应选择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对于坚硬厚煤层应该积极推广煤体致裂软化技术,以提高顶煤回收率;厚度小于4.5m的厚煤层推广一次采全高机械化采煤法,积极推广技术成熟的成套大采高机械化采煤设备。

对于煤层倾角在10°以上,煤层厚度在稳定性差的煤层,顶板稳定或中等稳定时,通过方案比较证明,可以选择水采、煤层地下气化等方法。

对煤层群,应采用联合布置采煤方式,因特殊需要,也可以采用水砂或矸石充填采煤法。 煤层赋存条件适合的矿井,也可以选择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法。 (2)对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确定

根据煤层条件,对急倾斜厚煤层,一般可以采用水平分段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对于煤层厚度1.5~6.0m、倾角大于55°,应该积极推广先进采煤方式。

对于煤层倾角较大的倾斜厚煤层,根据条件应积极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4.选择采煤装备及进行工艺设计 1)采煤工艺选择

(1)大型矿井应以综采为主,对于其中条件较差的工作面可以考虑选用普采,尽量不用炮采。 (2)中型矿井应以普采为主,条件适宜时也可以采用综采。 (3)小型矿井应以炮采为主,但其支柱应该选用单体液压支柱,条件适宜时也可以采用普采。 2)采煤设备选型 3)采煤工艺设计

根据煤层条件,确定采煤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工作的作业方式以及配合方式。

(1)落煤方式 (2)装煤方式 (3)运煤方式 (4)支护方式

(5)采空区处理方式 (6)采煤工艺过程 5. 采煤参数确定

(1)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

采煤工作面长度应根据地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综合确定。综合机械化工作面一般长度

为150~220m,条件许可时长度可达到250~300m。普通机械化工作面长度一般宜为120~160m,对拉工作面总长可达到200~300m。炮采工作面长度一般宜为80~150m。放顶煤工作面长度一般宜为180~200m。

(2)工作面推进长度

影响综采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和经济因素两方面。一般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以不小于1000~1200m为宜;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以不小于1000~3000m为宜。

(3)同采工作面合理错距

设计依据:下分层所引起的岩层移动不波及上层工作面回采;上分层所引起的岩层移动不波及下层工作面回采;上、下分层的采掘作业互不影响。

(4)截深和循环进尺 (5)放煤步距

4.4 工作面劳动组织

1.设计任务

编制劳动组织表、绘制采煤工作面作用正规循环图 2.确定工作面作业方式和循环方式

根据工作面回采工艺方式及工作面长度,确定循环方式,即循环进度和循环数,一般机组采煤使用多循环作业,炮采工作面则每循环放一遍炮。

作业方式,应尽可能采用三班或四班工作制。炮采工作面和普采工作面,常用“两采一准”,机组采煤工作面可采用“两采两准”或“三采一准”或者“边采边准”等方式,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选用,使得工作面设备利用率高、效率高、事故少,成本低。

根据循环方式,作业形式以及各工序的安排,编制工作面循环图表。 3.劳动组织

根据工序的工作量和劳动定额,确定各种工种人数、等级的配备。组织形式可以分为“追机作业”,“分段作业”,“分段接力作业”等,将各种人数,按照循环时间因素的需要编制工人出勤表(参考表4-1)。

4.绘制正规循环图 表4-1 劳动组织表 班次 工种 采煤机司机 支架工 三机司机 电工 泵站工 班长 队长 技术员 合计 早班 (检修) 中班 夜班 合计 4.5 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任务:编制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

格式和内容可参照表4-2。

表4-2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项 目 煤层名称 采煤方法和工艺 工作面长度 工作面推进长度 煤层厚度或采高 煤层倾角 工作面循环进度 月循环率 采机截深 每循环产量 日进循环数 日产量 月产量 年推进度 年产量 可采储量 可采期 在籍人数 工作面回采工效 工作面材料消耗 工作面直接成本 单位 m m m 度 m % m t 刀 T T M 万吨 万吨 天 人 吨/工 元/T 元/T 数量或指标 第5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5.1 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矿井涌水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等。

要全面仔细分析这些错综复杂因素对矿井通风安全的影响。

5.2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1.根据井田划分和开拓系统布置,划分矿井通风阶段。 2.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布置方式,即矿井通风方式。 3.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5.3 确定矿井需风量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算确定矿井需风量。 2.进行风量分配

5.4矿井通风容易与困难时期的通风阻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