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下载本文

施工组织设计

(1)建立统一的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制度,划分总图的使用管理范围。各区各片有人负责。严格控制各种材料、构件、机具的位置、占用时间和占用面积。

(2)实行施工总平面动态管理,定期对现场平面进行实录、复核,修改其不合理的地方。定期召开总平面执行检查会议,奖优罚劣,协调各单位关系。

(3)做好现场的清理和维护工作,不准擅自拆迁建筑物和水电线路,不准随意挖断道路。大型临时设施和水电管路不得随意更改和移位。

4.2.1.4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将全面采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项目管理者快速、准确、果断的进行决策。系统中的《过程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可做到控制工序质量,实现过程质量的可追溯性,从而进一步理顺管理思路、协调专业职责关系。例如在砼供应这一结构工程质量关键的管理点上,系统地收集砼浇注过程中各时间参数,并自动分析计算了影响砼浇注质量的十五个时间要素,能为管理砼提供直接的宝贵的经验数据。

4.2.2资金管理方面的保证措施

4.2.2.1建立独立帐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凡是用于本项目的资金,未经项目经理许可,不得提取使用。

4.2.2.2筹措必要的流动资金,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特别是材料、设施料方面的资金,要有充分的保证。

4.2.3杜绝返工方面的保证措施

实行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大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工序施工一次成活,杜绝返工延误工时现象发生。

4.2.4组织协调方面的保证措施

首先是理顺土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协调关系。以土建施工为主,水电安装要积极配合,互谅互让,携手前进。项目经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得推诿扯皮,影响进度。

- 12 -

施工组织设计

其次要协调好各专业施工的关系,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窝工、待工现象。

同时要认真协调与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分包单位的关系。要开好各方之间的协调会,统一认识,统一步伐,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2.5人员管理方面的保证措施

4.2.5.1加强劳动力的组织、调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劳动力安排,保证在此期间施工顺利进行。

4.2.5.2在工程施工的重要阶段,组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两班轮换的加班作业方式,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执行。

4.2.6奖罚管理方面的保证措施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分配上向一线施工的工人和管理人员倾斜,对在本工程的施工速度提高上做出重大贡献的要予以重奖。

4.2.7材料供应方面的保证措施

做好材料及外加工构件的供应计划,项目经理部及时安排预算人员作出施工预算,材料人员提供各类材料的规格、型号计划。对外加工的构件提出加工计划,委托加工,杜绝因材料、构配件供应不到位而影响工期。

4.2.8水电供应方面的保证措施

为了防止因暂时停电、停水而停工延误工期,对施工用水和用电特采取如下措施:

4.2.8.1在施工现场布置两个水箱,确保施工用水不间断。

4.2.8.2在现场配备一部柴油发电机,确保停电时混凝土的正常浇注、运输、振捣能顺利进行。在不浇筑混凝土时,也可用于钢筋加工。

4.2.9季节施工方面的保证措施

要切实加强夏收、秋收农忙季节劳动力管理。项目经理部的所有管理人员,在选择上全部安排家庭居住城镇的职工。熟练工人100%的选用家住城镇等地。并且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明在夏收、秋收农忙季节不通场的协议。

- 13 -

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部分 施工方案

5.1土方工程 5.1.1基坑土方开挖

基坑土方开挖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反铲开挖,土方外运,基坑底留20cm人工清理,以避免机械开挖对基底土层的拢动,使其承载力下降。并对基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塌方。

5.1.2室内外土方回填 a施工准备

土方回填应选用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机杂质,素土回填土粒径不大于50mm,灰土回填灰粒径不得大于5mm,土块粒径不大于15mm;其含水率应符合压实要求。

b施工方法

填土前应将底层的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理干净。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回填土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每层铺摊之后,随之耙平。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实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错。

5.2模板工程 5.2.1梁、柱模板

5.2.1.1梁、柱木模板采用木质胶合板和方楞拼制而成。 5.2.1.2顶板模板

a模板:模板采用12厚胶合板,搁栅选用100×100的木枋,间距为350—400mm。

b支撑系统

楼板模板选用满堂式脚手架支撑系统,下设扫地杆,立杆上设有可调顶

- 14 -

施工组织设计

托,设可调底座,满堂式脚手架一般立杆间距为1.25×1.5m,最大不超过1. 5×1.5m

c支模板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在柱钢筋上弹出控制标高的水平线和在楼板上弹出支撑位置线→立碗扣式立杆和底部调节杆→安装碗扣横杆→调节螺杆找平→安模板主搁栅→铺模板及边角模板→测量模板标高→吊柱垂直度→再次校正。

施工要点:

为防止浇楼板砼发生漏浆现象,模板接缝处粘海绵条,为保证楼板柱体交线处的阴角平直,沿阴角线四周布置100×100木枋,要求与柱面接触的方木刨平,木枋侧边用搁栅固定,模板预检,进行下道工序。

模板拆除:

砼养护龄期达到拆模期限后,将可调顶托上端双翼调节手柄向左转动,降下100—150mm顺序拆除可调顶托和立杆→拆除顶模板→拆除主次搁栅→对拆下的模板及支撑配件及时进行清理和保养,运至下一施工段,对立柱和水平杆分期拆除。

5.3钢筋工程 5.3.1材料要求

5.3.1.1各种品种、规格的钢筋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应满足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关于抗震结构的力学性能的要求。

5.3.1.2钢筋的合格证、出厂证明及质量检验报告必须齐全,其炉号、批号、生产日期、吨位等,必须填写清楚。钢筋进场应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使用。复试样品的抽取由甲方代表、工程监理及施工方质量员、试验员共同完成。

5.3.2钢筋加工

5.3.2.1在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棚,对工程所用钢筋实行集中加工,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