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下载本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中华文本库

1、理解掌握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特点。 2、理解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特点及选材要点。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选材要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儿童节奏能力发展方面的一个表现,也是儿童音乐感知、理解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0—3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1、对于3岁之前的儿童来说,乐器是他们以身体创造声音的一种自然而有趣的方式。这一年龄的儿童已经表现出对打击乐活动的极大兴趣。

2、但这个阶段的动作多是偶然的、零碎的,甚至并不能与音乐保持相一致的节奏和拍子。然而,若能提供给0—3岁儿童一个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和即兴创造的环境,将有力地拓展他们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对音调、节奏方面的预备性体验,为以后的乐器学习和演奏能力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3—4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1、儿童3岁以后,特别是进入幼儿园接触了一些特制的打击乐器后,使他们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得到较大的满足。

2、在演奏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与音乐相协调一致是有一定困难的。 3、但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已早早地表现出奏乐活动中初步的创造性表现。 三、4—5岁儿童打击乐奏能力的发展

1、在乐器的操作和演奏技能方面较小班儿童有了较大的进步。 2、随乐意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3、合作协调性方面表现出不仅能够与同伴同时开始和同进结束演奏,而且能在2—3个不同声部与其他声部之间的协调关系,特别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看指挥、理解指挥手势含义的能力有所发展。

四、5—6岁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1、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使用和掌握的打击乐器种类更多,能力也较强了。

2、在注意演奏音量的同时,他们还能够更多地关注到演奏活动的“背景”——音乐,能始终与音乐的节奏、节拍相一致,同时对音乐节奏的表现能力更强。

第 21 页 共 21 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中华文本库

3、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合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英国珍妮博士的研究结果:儿童的音乐发展是一个螺旋式模型,分为8个阶段;感觉阶段、操作阶段、个体表现阶段、运用音乐语言阶段、自编乐曲阶段、个性阶段、象征性阶段和系统性阶段。3岁左右一般处于感觉阶段,4—5岁渐渐进入操作阶段,6岁开始进入表现阶段,7岁左右进入到规范音乐表现的阶段。

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幼儿园常打击乐器的种类

1、碰铃(小铃)2、串铃3、铃鼓4、大鼓 5、三角铁 6、响板(圆弧板) 7、木鱼 8、双响筒 9、哇鸣筒 10、沙球 11、钹 12、锣 二、打击乐演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1、乐器的名称和分类:认识乐器,知道并记住打击乐器的名称,能根据乐器的音色给打击乐器分类。

2、正确的演奏方法: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来演奏,用适中的音量和好听的音色来表现,能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其他声部的演奏,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整体音响相协调一致。

3、配器:是指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根据音乐的性质、情绪和风格,选配音响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打击乐器,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追求整体音响的协调和悦耳。

1)让儿童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功能及各类打击乐器的音色对比和配合效果。 2)帮助儿童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节奏、节拍和旋律的特点,找出有呼应、对比或变化的地方,选用适当的乐器。

3)配器要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体现丰富多样,又要贯彻对比统一的原则。 4、看指挥:包括了解“准备”、“开始”和“结束”的手势动作,以使自己的演奏符合指挥的手势含义;知道用眼睛注视指挥者,在演奏过程中学习以恰当的身体姿势与指挥者沟通、合作和交流;能够看懂和明白指挥者表示节奏和音色变化的动作,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的音响协调一致。 三、打击乐演奏活动的选材

(一)音乐:为儿童选择打击乐演奏的音乐,要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工整,一般可以选进行曲、舞曲或其他富有情趣性和艺术性的儿童乐曲等。对于小班年龄儿童,可以选儿童熟悉的歌曲或结构短小、节奏简单的乐曲,为中、大班儿童选择的音乐可以适当复杂一些,结构是二段体或三段体,且段落的旋律带有明显的对比性,适合启发儿童用不同音色、音量的乐器和节奏型变化来加以表现。

(二)乐器:第一,乐器的音色要好;第二,乐器的大小要适中,便于儿童演奏;第三,乐器的演奏方法要适合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

(三)配器方案的选择:第一,适合儿童的能力,即适合儿童使用乐器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即所选择的配器方案既能够符合乐曲、旋律本身的性质、风格

第 22 页 共 22 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中华文本库

和结构,也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对比统一性和丰富完整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整体音响效果。 三、教师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熟悉一至二首幼儿打击乐曲。 上课时间:7月27日上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2、理解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及选材要点。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选材要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让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对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家。是与其他音乐活动紧密联系的极富有教育价值的音乐活动。 一、0—3岁儿童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

1、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对于声音和音乐也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与反应。 2、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和感知是和他们与外界接触的其他能力同步地渐渐发展起来的。 3、但总的说来,1岁前婴儿的音乐听觉感知和反应是比较缓慢且不太精细的。

4、2岁左右的儿童不仅会对成人唱的或录音机里的歌曲感兴趣,而且还喜欢用找到的物体或用看书的声音创造自己的音乐。

二、3—4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1、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从周围生活环境中获得了较多的倾听体验和习惯,并且开始渐渐自发地注意听他们所喜欢的音乐并分辨它们。

2、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是随着他们认知、思维能力的渐渐发展、音乐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渐渐有所发展的。

3、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很不完善,记忆也不很精确,一般尚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常用的创造性表现手段往往就是身体动作,即尽量用自己想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三、4—5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第 23 页 共 23 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中华文本库

1、渐渐能辨别声音的细微变化,表现在倾听、欣赏音乐的听辨能力、感受能力进一步增强。 2、已能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想象、联想。

3、基本上会用比较自由、多样的手段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且在表现过程中努力追求表现的独特性、创造性。

四、5—6岁儿童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1、能从对音乐的粗略区分进入比较细致的区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的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

2、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类,并且用语言来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也增强了,能结合想象和联想用较完整的语言或一定的故事情节来描述音乐。

3、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意识更积极、主动,而且创造性表现的形式更丰富、多样,有身体动作、嗓音表达、语言描述、图片再现等等。

4、已有记忆音乐短句、把重复出现的短句从各种不同旋律中辨别出来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体会、理解音乐中传递的情绪、情感的能力。

5、此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直接地表现在对音乐的偏好上。 第二节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 (一)倾听

倾听是儿童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可以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变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人体发出的各种声音,歌曲、乐曲中的不同模拟音响等。

(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手段

要帮助儿童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基本表现手段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三)根据音乐作品展开一定的想象和联想

要求儿童能根据音响感和情感体验唤起对有关生活和意境的记忆和表象,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四)分析对比音乐作品的性质、风格

引导儿童对同一音乐作品的前后段落或不同音乐作品的性质、风格、情绪及基本表现手段进行分析和对比,这样能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儿童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五)再认欣赏过的音乐作品

要求儿童能够根据乐曲的片断或全曲进行再认,以培养儿童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听觉表象能力。 二、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 (一)音乐作品的选择

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