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15单元第32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岳麓版必修3 下载本文

主题3 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

史料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是“知识即美德”,人要

认识自己。

主题4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综合比较

主题1 比较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

(1)共同点: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 转向“人本”。 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两者是一致的。

(2)不同点:①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知识即美德”;反对智者学派的为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主题2 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 不 同 点 孔子 苏格拉底 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1)思想核心——“仁”;(2)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物的尺度”;(2)“知识即美主张 (3)主张“克己复礼”;(4)首创私德”; 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 5 -

影响 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

主题1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史论 文艺复兴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史料一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

本史料充分体现了在西欧的中世纪,基督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史料二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本史料旨在说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

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史料三 14世纪的意大利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本史料充分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愿望。

主题2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

- 6 -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主题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1)基本含义: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弘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③主张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反对禁欲主义。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禁欲主义 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 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 理性和科学 主题4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史论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满足了资产阶级早期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近代文学、艺术、科学等,其宣扬的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进取的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思想条件。

史料一 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语

上述史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

“神权”,从而否定了封建特权。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

史料二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

此史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

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7 -

例1 (2011· 北京高考)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哥拉(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抓住“首次”和理解 “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强调重视道德和知识的作用,这与苏格拉底的观点和哲学地位一致。 例2 (2011·全国新课标高考)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答案 B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理解“唤醒、说服、??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的句意,由此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

例3 (2009·广东高考)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 A.民主思想 C.科学思想 答案 D

审题突破 审题应理解,既然为神塑像说明古希腊人是有神论的,有神论不符合科学精神,将神塑造为人的形象,就是把人放到和神一样的高度,这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视人肯定人的力量和价值。

B.无神论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