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下载本文

【知识解读】《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赵五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她在饥荒年月尽心尽力地奉养公婆,苦苦维持生计。在作者,只是要塑造一个符合妇道标准的女子形象,但由于作者真实地描写了她面对苦难时的顽强不屈和自我牺牲精神,使得这一形象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记》艺术上很值得称道的另一点,是其结构上的“苦乐相错”,如蔡伯喈在相府成亲与赵五娘在家中吃糠,蔡伯喈在相府赏月与赵五娘在家乡葬亲,两两对照,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量,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琵琶记》的曲辞也颇富表现力。如第二十七出“中秋赏月”,叙蔡伯喈状元及第,被强入赘相府,与新人牛氏中秋赏月。伯喈对月伤怀,心念父母发妻,有苦难言。牛氏则自庆新得佳婿.欢愉之情溢于言表。清人李渔对此出最为激赏,赞日:“同一月也,出于牛氏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伯喈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闲情偶寄》)反映出高明制曲撰文的匠心。 第三节宋元话本 227.话本

【知识解读】话本,是古代“说话人”说话的底本。最初的话本只是说话人师徒相传的“说话”的书面记录,不是供人阅读的。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刊刻印行,就成为可供阅读的小说了。 228.宋代“说话”四家 【知识解读】宋代“说话”极为发达,而且分“说话”四家,即“小说”、“说铁骑”、“说经”、“讲史书”。

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 【知识解读】元代讲史平话现存8种:《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其中《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内容基本相同,属同书异名,实为7种。7种中,除《薛仁贵征辽事略》见于《永乐大典》外,其他都有元代刊本传世。《宣和遗事》,又称《大宋宣和遗事》,有学者认为成书于金代。《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今人合称《全相平话五种》。

230.“讲史”和“小说”的区别 【知识解读】现在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基本上是“小说”和“讲史”两家,讲史家的话本一般称为“平话”,小说家的活本则多称作“小说”。两者的区别,鲁迅说是“讲史之体,在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小说之体,在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话本》)。

231.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 【知识解读】宋元活本小说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一是炯粉类,即烟花粉黛,讲男女爱情,所谓“春浓花艳佳人胆”;二是灵怪类,讲神仙妖术和异物显灵作怪;三是传奇类,讲人世间的奇人奇事,以及种种悲欢离合的轶事奇闻;四是公案类,讲各种断案故事,或言强梁恶霸杀人越货,惊动官府,或说侠盗怪杰不平拔刀,为民除害,所谓“月黑风寒壮士心”。 今存的宋元话本小说,多见于明人编辑刊行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白话小说集。宋元话本,究竟哪些属宋,哪些属元,已经很难剖明。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之《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之《宋代文学史》和《元代文学史》所列,《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山一窟鬼》、《合同文字记》、《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一名《郑意娘传》)、《杨温拦路虎传》、《快嘴李翠莲》、《山亭儿》(一名《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归宋:《简贴和尚》、《曹伯明错勘赃记》、《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任孝子烈性为神》、《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金海陵纵欲亡身》、《裴秀娘夜游西湖记》、《西游记平话·魏徵梦斩泾河龙》、《西游记平话·车迟国斗法》归元。 232.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

【知识解读】话本是市民文学,源于“说话”。由其原始的接受对象和艺术形式所决定,话本小说在体制、叙述方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其结构一般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六个部分组成。篇首或篇尾多采用诗词,起到点名大意、烘托气氛,或概括主旨、总结全篇的作用。入话起由开场诗词导入本事的作用。有的在入话之后插入一段与正话相同或相反的故事,称为“得胜头回”或“笑耍头回”,然后过渡到主要故事。 其次,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即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所谓“无巧不成书”。因为话本小说最初是讲给人听的,故每说一段,必须善于掌握故事的相对完整性,必须揣摩听众的心理而故作惊人之笔或善于卖关子,有意制造悬念和巧合。 最后,使用大众能够理解的白话进行演说,以生活化的语言代替书面语言,这是小说文体上的重大变革。

233.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

【知识解读】小说塑造了宋四公、

赵正、侯兴、王秀几个侠盗形象,他们劫富济贫,专和官府作对,为穷人伸张正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简练而形象,且富于夸张和幽默。如小说介绍财主、守财奴张员外:“这富家姓张名富,家住东京开封府,积祖开质库,有名唤做张员外。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是个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他还地上拾得一文钱,把来磨做镜儿,捍做磬儿,掐做锯儿,叫声‘我儿’,做个嘴儿,放入箧儿。人见他一文不使,起他一个异名,唤做‘禁魂’张员外。”在谐趣中画出了张员外的嘴脸。 234.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 【知识解读】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问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和白话并用,其间穿插诗词,把庞大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连贯的长篇故事。关目曲折生动,文词却比较质朴。只交代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具有提纲性质。这便于说话人登台献艺时,根据各自的演说才能去发挥或增减。

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

【知识解读】讲史话本大多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其大事据历代书史文传编写,而细节描写则多出于说话人的虚构增饰。如《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演述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书中的人物形象,以张飞和诸葛亮最为突出。张飞勇敢、爽直、豪放不羁,疾恶如仇。诸葛亮则料事如神,老谋深算。书中故事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故事情节更多地显示出传奇色彩,有些情节荒诞无稽。

第六章元代诗文

236.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知识解读】元代诗文的发展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具体来说,忽必烈去世、元成宗即位(1295)以前,是元代诗文发展的前期;从成宗元贞元年到元顺帝即位以前(1295—1332),是元代诗文发展的中期;元顺帝时期(1333~1368)是元代诗文发展的后期。 第一节元代前期诗廊坊 237.耶律楚材的生平 【知识解读】耶律楚材

(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宗室之后,曾从万松行秀学佛.法号从源。仕金为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燕京破,成吉思汗召至帐下,后随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汗时,助定君臣礼仪,奏立十路征收课税所,其长贰皆用文人,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又曾至燕京搜求经

籍,请用儒术举士等。文宗至顺中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238.郝经的生平

【知识解读】郝经(1223-1275),字伯常,卒谥文忠.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家世业儒,祖父郝天挺为元好问师。经又曾从元好问学。蒙哥汗六年(1256),受召北见忽必烈,条上数十事.留忽必烈幕府。世祖中统元年(1260).以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使宋,被羁留真州l6年,人比之汉苏武。有《陵川I集》39卷。

239.刘因的生平性格

【知识解读】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世祖以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征,刘因暂出随归,又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以疾固辞。卒谥文靖。今存《静修集》30卷。

240.戴表元的生平 【知识解读】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号质野翁、充安老人。宋元之际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宋成淳进士,曾为建康府学教授。宋亡,隐居教授,悉心学问文章。成宗大德中以荐为信州教授。戴表元为元代前期东南文章大家,名重一时,史称“其学博而肆,其文清深雅洁”(《元史》本传)。今存《剡源集》30卷。

241.赵孟頫的生平 【知识解读】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14岁,以父荫入仕。宋亡家居。入元,程巨夫荐于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累迁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追封魏国公。

242.元代前期诗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 【知识解读】元代前期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段,这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蒙古灭金统一北方以前,这一时期的诗人以跟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耶律楚材为代表,还有前往西域晋见过成吉思汗的著名道士丘处机。

二是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统一全国以前,这期间大批旧金文士进入蒙古统治区,有的进入蒙古政权。这一时期最突出的代表是郝经和刘秉忠,其次是王恽。由金人元的杨奂、逸士李俊民以及河汾诸老,依然进行着他们的创作。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基本上在元好问的影响之下,延续着金代后期的繁荣。 三是统一全国之后,这可以元军攻下南宋都城临安为分界。这一时期,北方诗人成就最高者是屡征不起的刘因,还有散文家姚燧、诗文词曲兼擅的卢挚。姚、卢二人都年长于刘因,并且都在朝为官,但他

们真正影响文坛,则在成宗大德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中期。全国统一,南北文风开始交汇融合,一批北方文士如姚燧、卢挚等人南下做官,其文风影响南方,同时一部分南方文二E入朝北上,与在朝的北方文人共事,其文风互相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赵孟頫、张伯淳以及理学家吴澄等。降元的南宋官员如方回等,和处于仕隐之间的南方文人,如戴表元、赵文、刘将孙、仇远,他们入元后取得了很好的创作成就。而作为宋遗民的一大批人,他们慷慨悲歌.用诗文表达着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哀思,取得了突出的诗文成就。以月泉吟社为代表的南方文人诗社活动,是元代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之一。

243.耶律楚材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知识解读】耶律楚材文学思想承金而来,对金代文坛宗苏与宗黄两派之争,楚材宗苏而不抑黄;尚平易,尚古雅,又尚清新雄奇,追求潇洒飘逸、波澜壮阔之气势。其作品有超拔、雄豪、绚烂、温纯多种风格。

244.郝经的文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知识解读】郝经论文,重文之“用”,强调“质”与“实”,反对“巧”和“丽”,崇尚“高古”,提倡“道人于技”。其诗歌成就主要在律诗和歌行,歌行有李贺之奇崛与盛唐边塞诗之气势,律诗多写于后期使宋羁留期间,着意学杜甫。写于被羁留真州时的《甲子秋怀》可以代表他后期诗的风格。诗虽无阔大的境界.但品读之中,可以深深地体味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苦寂,其情绪萦绕读者心际,挥之不去。

245.刘因诗、词的艺术特点 【知识解读】刘因一直被作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李谦序其集,称其诗:“闲婉冲澹,清壮顿挫,理融而旨远,备作者之体。”明张纶《林泉随笔》说:“刘梦吉之诗,古、选不减陶、柳,其歌行、律诗,直溯盛唐,无一字作今人语。其为文章,动循法度,舂容有余味。”刘因也是著名词人.近人况周颐评其词“寓骚雅于冲夷,足秾郁于平淡,读之如饮醇醪,如鉴古锦。”如《玉漏迟》一词,确实淡而有味。

246.戴表元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知识解读】戴表元是重要诗论家,是宗唐诗风的有力倡导者。他的诗也富有唐诗风味,其中优秀之作,具有庸诗意境,陶诗之味。如《苕溪》一诗,极富情趣.极富韵昧,又能浅中见深,奇深慨于寻常景物.耐人寻味。 第二节元代中期诗文 247.“元诗四大家” 【知识解读】“元诗四大家”指虞

集、杨载、范椁、揭侯斯。

248.姚燧的生平

【知识解读】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从大儒许衡学,后被荐为秦王府文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以翰林学士召修《世祖实录》。武宗至大时授翰林学七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卒谥文。有《牧庵集》,原本50卷,久佚,今有36卷本。 249.虞集的生平

【知识解读】虞集(1274—1348),字伯生,世称邵庵先生,临川崇仁(今属江西)人。学于吴澄。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集至大都,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子助教。仕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谥文靖。虞集为“元诗四大家”之首。其在元中期,提携后进,引领风气,为时宗主,人比之为宋之欧阳修。其诗文集有《道园学古录》50卷,又一本为《道园类稿》50卷。

250.揭傒斯的生平

【知识解读】揭傒斯(1274~

1344),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人。少贫,读书刻苦。程巨夫、卢挚咸器重之。历官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奎章阁供奉学士,改翰林直学士,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与修《经世大典》,总修辽、金、宋三史。卒于官,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有《揭文安公全集》14卷,诗补遗1卷。 251.黄溍的生平

【知识解读】黄溍(1277~1357),字晋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从宋遗民方凤游,延事占开科,登进士。后以马祖常荐为应奉翰林文字,历官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卒谥文献。黄溍为一代名儒与著名诗文作家,时人傅亨称其“擅一代之文章,为诸儒之规范”。有《金华黄先生文集》43卷。

252.元代中期诗文发展的两个阶段

【知识解读】元中期诗文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文风的交融转变期和盛世文风的形成期。从元成宗大德到元仁宗延祐这二十多年,南北代表性的文人如姚燧、卢挚、虞集、元明善等,先后进入馆阁。延祐二年(1315)开科,一批重要的诗文作家通过科举被人们所认识,活跃于文坛。黄浯、杨载、欧阳玄、许有壬、马祖常,以及张起岩、王沂,元代文坛上一批重要作家,都是此年进士。加上朝中原有的北方文人和元世祖末年北上的南方文人,大都这个文化中心,这里汇聚了当时南北代表性的诗文作家。成宗初年以前,北方文人在馆阁中居主导地位。随着以虞集等代表的南方文人主导馆阁,北方文风也逐渐被南方文风所取代。终于在仁宗后期形成了以“元诗四大家”等人为代表的盛世文风。

253.元代中期的文风和文学追求 【知识解读】元代中期文风即“治世之音”,要求平中寓奇,奇在平中。在这种文风追求下形成的元诗风貌,既不同二F唐诗,它不要惊风雨、泣鬼神的强烈抒情,也不同于宋诗,它不追求警策与深致,不以翻新出奇、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它是形象的而非理致的,抒情的又是以理制情的。它追求广泽漫流、平波微澜,但具有浩瀚无际的阔大气象,于平易和缓中寓深醇,自有一种隐然动人的力量。 254.虞集的文论与文风

【知识解读】虞集论文,主张“理以命气”,追求平易正大,其文风体现了这种追求。在各体文章中,序、记、题跋、碑铭传状几类写得较好。《余氏极高明楼记》一文将写景、议论、叙事融而为一,境界由峭拔而纡余而平易,文字也是如此。语言淡淡的,但品之自然有味。 255.姚燧散文的特点 【知识解读】姚燧的文章有简约严谨和刚劲古奥的风格特点,继承了韩愈擅写碑文墓志的传统。如《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最能体现他的古奥文风。但他也有写得较质朴生动的文章,如《太华真隐褚君传》中对华山之奇险的描写,能于平实的记叙中表现多姿风致,于简约中求得生动,所以能高出他人之作,在当时享有盛名。

256.虞集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知识解读】虞集论诗追求“至清至和”,要“原乎性情之正,极乎神明之妙”,儒雅与风流相统一。虞集各体诗都有佳作。五言古诗学汉魏晋,在汉魏诗的古朴中融入了儒雅。七言古诗主要受唐诗影响,总体说是儒雅风流,风格以清朗、疏放、飘逸、轻扬为主,时露奇气。他受前人激赏的诗作多是七言律诗。虞集在广泛学习以盛唐杜甫诗为主的唐宋律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七言律诗的风格,既带有前人的痕迹,又不同于任何前人的风格,所以才能影响一代诗风。 257.揭倭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知识解读】揭侯斯诗歌的思想内容为:对现实的尖锐批判、对社会弊端的大胆揭露,表达仁民爱物的情怀和作为士君子的担当精神。揭傒斯的诗歌风格多样。他擅长五言古诗,写得雍容古雅,而其歌行则意象飞动,气势豪放。他的七律不乏庄严雄浑之作,时人认为“伟然有盛唐风”;其《女儿浦歌》、《高邮城》、《杨柳青谣》等,又饶有民歌风味。

258.黄溍的文论及其散文创作特点

【知识解读】黄溍论文,主张“以性理之学,施于台阁之文”。在元代文章家中,他是濡染理学较深的。为文追求平中见奇,能寓雄肆

于醇雅。黄溍文章长于议论,《上宪使书》、《敏学斋记》、《闲止斋记》、《送杨知州序》都是议论散文的佳作。

第三节元代后期诗文 259.铁崖体

【知识解读】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代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在当时诗坛自成一派,效仿的人很多。 260.杨维桢的生平 【知识解读】杨维桢

(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晚号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任天台县尹、杭州四务提举、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等。入明,洪武初召诸儒考礼乐,书成,辞不受职。杨维桢一生诗文结集名目繁多,常见的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集》、《铁崖赋稿》等。

261.萨都剌的生平 【知识解读】萨都剌(约

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西域答失蛮氏。泰定四年(1327)进士,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秩满,入翰林国史院。出为南御史台掾史,历河南江北道廉访司经历、燕南河北道廉访照磨、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等。晚年致仕,寓居杭州,以战乱避走绍兴、安庆等地,不知所终。其诗文现存《雁门集》l4卷。

262.杨维桢诗歌的特点

【知识解读】杨维桢喜作宫词,且独推萨都刺。杨维桢与之属和的《宫词》,清爽流丽。其香奁诗,主要以华艳的词藻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杨维桢的竹枝词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能一洗尊俎粉黛之习,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这种竹枝词,与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一样,为带有民谣性质的民歌体小诗,其格调类于古代的风诗和当时流传的今乐府(指曲),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拢。杨维桢想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备,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他把它称之为“古乐府”。他的古乐府具有绚丽诡幻的瑰奇风格。

263.萨都刺诗歌的特点

【知识解读】在元诗中,萨都刺以宫词得名,风格以秾艳著称。但事实上他的宫词不如丽情乐府可爱,其丽情乐府旖旎轻艳而又有天然逸致。

萨都剌并不一味艳,他又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的诗人,其《鬻女谣》、《黄河即事》等,对社会问题揭露之大胆,为同时代诗人所不及。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264.历史演义小说

【知识解读】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

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历史演义小说一般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比较注重依傍史实。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始,不断有优秀作品产生,从而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小说的传统。

265.英雄传奇小说 【知识解读】《水浒传》这一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它突破了历史事实的制约,跳出了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在明代的英雄传奇小说中,继《水浒传》之后,还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较为有名。

第一节《三国演义》 266.《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知识解读】《三国演义》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三个系统:正史、讲史和戏剧。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包蕴着无数生动的故事,为文学家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民间,三国故事在唐宋时期已广泛流传。李商隐《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故事。在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苏轼《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三国”的艺术效果很好。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和内容与其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它们的故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突出蜀汉一条主线,情节略本史传,有大量的民间传说,结构宏伟,故事性强,然叙事简率,文笔粗糙,保留着“说话”的原始面貌。 在戏剧舞台上,金元时期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国戏”,如《三战吕布》、《赤壁鏖兵》、《单刀会》等。现知元代及元末明初以三国为题材的杂剧剧目就有60种之多。从这些剧目和现存的21种剧本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在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具

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演义小说。 267.《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知识解读】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以后的各种版本多从此出,只是在插图、音释、考证、评点和卷数、回目、个别文字方面作些调整。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40则合并为l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仿效金圣叹批点《水浒传》的做法,对《三国演义》的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的评点,名之日“第一才子书”。毛本《三国演义》,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多有精到的见解,故成为后来最流行的版本。 268.《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知识解读】(1)《三国演义》依据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将之加以文学性的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近百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之感。

(2)《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尊刘贬曹”,其次是强调“义”的道德价值。

①《三国演义》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小说通过描写曹操的残暴奸诈、刘备的宽厚仁爱,抑扬之间,不但表现出皇权神圣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仁政”和“明君贤相”的社会图景的向往。刘备是“明君”:他的理想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爱护百姓,推行仁政;他谦恭仁慈,礼贤下士,对待部下能够推心置腹,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亲如手足。诸葛亮是“贤相”:他能够审时度势,料事如神,且对君主忠贞不贰,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国演义》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刘、关、张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如第27回写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通过关羽的行为,表现了“义”不可违的道德原则。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又因不忘旧恩而放了曹操,也是他所奉行的“义”的另一表现。这种“义”

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以德报德、互相帮助,与民间流行的道德观念息息相通。 269.《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知识解读】《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尽量以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为依据,同时,它又以民间传说为依据,在许多地方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和想象虚构。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大凡书中精彩动人的故事、生动鲜活的人物,往往是虚多于实的。作者成功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从而使《三国演义》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正史所无,纯属虚构的情节。如诸葛亮的有关故事中,“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七星坛借东风”、“柴桑祭吊周瑜”皆于史无证;在关羽故事中,“暂归曹操”是实,“秉烛达旦”、“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为虚。此外,最为著名的“桃园结义”,则更属于子虚乌有。这些虚构的故事,在刻画人物方面,皆属精妙之笔,因而引人入胜,流传最广。

②正史记载简略,《三国演义》又加以夸张与渲染。如刘备之访孔明,《三国志》只云:“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乃据“三往”二字,将之敷衍为曲折跌宕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绝大多数情节,皆属此类。 ③把正史所记某人之事,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刘备事,《三国演义》却将之移于张飞,且敷衍设色,描绘得有声有色。又如《三国志·孙破虏传》载,孙坚“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但在《三国演义》里,却变为关羽“温酒斩华雄”。 《三国演义》夸张史事和虚构情节的准则有三:一有利于更集中地表现人物性格;二有利于情节的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三有利于美化和颂扬蜀汉集团及其人物。《三国演义》之夸张与虚构,既有文学的意义,亦符合全书的思想倾向。 (2)完整宏伟的艺术结构。《三国演义》以120回、75万字的篇幅讲述近百年的历史,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小说在叙事时,是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以汉亡为引线,以晋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在魏、蜀、吴三条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

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用浓墨重彩所描绘的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诸葛亮在决策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谈到曹操、孙权,实际上就是小说前七卷情节内容的概括。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中决策内容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直至最后一卷,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

(3)成功出色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书共写了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写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许多大的战争,都能把战事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的方略及内部争执、战争的过程及其变化、胜负的决定及其缘由、有关人物在战争中的作用等叙述得具体生动。比如赤壁之战,在决策阶段写孙、刘联盟的形成以及孙吴内部和战之争;在双方备战阶段,紧紧抓住曹军不习水战的问题,写周瑜和曹操之间隔江斗智,曹操两次派蒋干过江以及遣蔡中、蔡和诈降,都被周瑜识破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周瑜忌妒孔明,想用断粮道、造箭杀孔明,计谋却被孔明识破。“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船借箭”、“蒋干中计”、“连环计”、“苦肉计”、“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小说还善于在激烈的战争中穿插一些悠闲的场面,以调节气氛。如在赤壁之战中,用抒情的笔调写入孔明饮酒借箭,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悠闲的插曲,做到缓急间杂,张弛交替。

(4)独具神采的人物塑造。《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志士的颂歌,塑造了一系列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许多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谋略超人等,都极富艺术生命力。这些人物鲜明地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性格特征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类型化的特点,但它适应并规范了古代读者的艺术欣赏趣味,所以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赵云、周瑜、司马懿等众多的人物形象一直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一书也就成了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

①小说善于运用层层皴染的手法,

在反复出现的不同事件中强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比如写曹操的残忍,接连写他梦中杀人、杀吕伯奢全家、杀仓官王重、杀自认出门救火的数百人。再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靠相似而又不同的情节的展开,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愈发鲜明。

②小说还善于运用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如张飞在长坂坡大喝三声,竟使“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百万曹军“人如退潮,马似山崩”,这当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却将张飞的威猛气势表现得生动传神。又如写关羽温酒斩华雄,“其酒尚温”这一细节,不无夸张地表现出关羽的神勇。 ③小说还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比如写诸葛亮出山,先借司马徽、徐庶之口虚写他非凡的才能,继而写刘、关、张拜访他两次不遇。诸葛亮尚未出场,作者已用烘云托月之法,把他的精神气质和人格追求生动地传达出来。写到刘备第三次拜访时,又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了刘备的宽厚、张飞的莽撞和关羽的沉着。 (5)平易浅近的语言。《三国演义》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以粗笔勾勒而不以细部描画见长,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小说写人物对话,能够切中人物的独特个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张飞的话往往是快人快语,疾恶如仇;关羽的话往往心高气盛,目中无人;而孔明的话,则往往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270.《三国演义》的影响 【知识解读】《三国演义》以七十五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影响深远。不仅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有一百二十多种。可以说,这些小说无不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没有一部小说在总体水平上超过它。

第三节《水浒传》 271.《水浒传》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知识解读】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是在长期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作家的综合加工再创作,又经过不同思想倾向的文人多次增删修改而成的。《水浒传》故事虽然有一点历史根据,但主要还是在民间传说、话本小说和

戏曲故事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事实。《宋史》中的《徽宗本纪》、《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都曾提及,略谓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后被张叔夜设计招降。还有的史书记载了宋江投降后征方腊之事。 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完整地记录了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其《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虽有高如李嵩辈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余年少时壮其人,欲存之画赞。”可见当时民间流传的宋江等人的故事,已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当时水浒故事还成为艺人说唱的重要内容,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话本和戏剧也大量出现。南宋罗烨《醉翁谈录》所记的说话名目中有“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它们应该是一些相对独立的水浒故事。 元人改定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中有涉及水浒故事的内容,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等,虽然行文简略,却已与后来小说的框架基本吻合。元代还出现了一批水浒戏,《双献功》、《燕青博鱼》、《还牢末》、《争报恩》、《黄花峪》与小说还有所不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则与小说第七十三回内容一致。在这些戏里,水浒故事和人物形象日益发展丰富起来,水浒英雄由三十六人发展到七十二人,又发展到一百单八人,对梁山泊这块起义根据地的描写也接近《水浒传》了。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272.《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知识解读】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

(1)明嘉靖年间最早著录此书的高儒《百川书志》题作“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有类似的记载。 (2)稍后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稗史汇编》等都认为是罗贯中作。

(3)明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是施耐庵作。

(4)明末清初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提出了施作罗续说,即“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后三十回是“罗贯中《续水浒传》之恶札也”。 目前,学者一般从第一说,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所作,其门人罗贯中在其“的本”(即真本)的基础上又作了一定的加工。但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施、罗两人均系托名而实无其人。 273.《水浒传》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主要版本 【知识解读】《水浒传》的版本比

较复杂,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

系统。繁本有70回本、l00回本、120回本三种。简本则有102回本、110回本、115回本、124回本等;另外,简本中也有120回本和不分卷本。繁本描绘生动,文学性强。现知最早的版本,是高儒《百川书志》所著录的《忠义水浒传M00卷。现存较完整的早期百回本,是万历己丑(1589)天都外臣(即汪道昆)序本,和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这两种版本在写梁山大聚义后,只有平辽和平方腊的内容,而没有征田虎和王庆的情节。繁本中的120回本,增人了征田虎、王庆的故事,并在文字上作了增饰,袁无涯刊行,书名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明末金圣叹将繁本中的120回“腰斩”,砍去梁山大聚义之后的部分,以卢俊义之梦结束,又把第一回改作楔子,成为70回本,附有精彩的评语,成为后来最通行的版本。简本文字简略,文学性不强,现存较早的有明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水浒志传评林》。简本都有征田虎、王庆的情节,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简本较繁本晚出,是繁本的节本。 274.《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知识解读】《水浒传》全书的故事情节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l回至第71回为第一部分,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等l08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可以视为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72回至第82回为第二部分,写梁山义军同官府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可以视为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83回至小说结束为第三部分,写梁山义军受招安之后奉命征辽、征方腊(120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水浒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他因为善于踢球而得到皇帝的宠信,从一个市井无赖骤然升迁为殿帅府太尉,从此倚势逞强,无恶不作。小说以此人开篇,显现了“乱自上作”的意识。从掌握朝纲的高俅、蔡京、童贯,到称霸一方的江州知府蔡九、大名府留守梁世杰、青州知府慕容彦达、高唐知州高廉,再到横行乡里的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祝朝奉,乃至陆谦、富安、董超、薛霸等爪牙走狗,无不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等富有血性的好汉,有的因伸张正义而触犯刑律为官府所不容,有的因自己受到权贵豪强的凌辱而无法忍受,还有的因愤慨于社会不公而截取赃官的不义之

财而受到官府通缉,所以不得不“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

宣扬忠义,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思想倾向。《水浒传》最早的名字为《忠义水浒传》或直称《忠义传》,突出了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强调其“忠义”性质。“忠”是对朝廷、对君主的忠诚,“义”是对朋友、对弱者的义气,二者皆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下层百姓的愿望和意志,特别是“义”的一方面,更多的是张扬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精神,这与绿林豪侠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鲁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的“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都以他们的勇武和力量震撼着读者,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保护弱者的“义”的精神,并且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的市民思想息息相通。 275.《水浒传》的文学成就 【知识解读】《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光辉典范。它具有鲜明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呈现出既质朴明快,又摇曳多姿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在人物塑造、结构安排和语言艺术等方面,《水浒传》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深为后世赞赏。 (1)《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形象。金圣叹说它“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虽稍嫌夸张,但《水浒传》中至少有十几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写许多性情、气质相近的人物,能够表现出他们的差别,如鲁智深、武松、李逵同是粗人,写鲁智深于粗豪中见坦诚、爽快而不乏精细,武松是刚强无畏惧、为复仇泄恨不免粗暴残忍,而李逵则是粗鲁、蛮横而不失天真。小说描写人物的特点,一是把人物置于引人人胜的情节发展之中。如写武松,安排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写林冲,则写他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等一连串不幸的遭遇,从而表现出他从处处忍让到忍无可忍的性格变化。人物和情节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符合生活的真实感,避免了人物形象的平板化。相似的情节,也写得各有声势,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在相互映衬中突现人物个性,“犯中求避”,写出了人物的“同而不同”。二是在塑造人物时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