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板演,并提醒学生注意:(1)中-a2与(-a)2的差别;(3)中的指数有字母,计算方法与数字相同,计算后指数要合并同类项.(2)中(-x)4=x4学生如不理解,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理数的乘方. 课堂练习

计算:(1)105·106; (2)a7·a3;

(3)y3·y2;(4)b5·b; (5)a6·a6; 对于第(2)小题,要指出y的指数是1,不能忽略. 计算:(1)y12·y6; (2)x10·x; (3)x3·x9;

(4)10·102·104; (5)y4·y3·y2·y; (6)x5·x6·x3.

(6)x5·x5.

(1)-b3·b3; (2)-a·(-a)3;(3)(-a)2·(-a)3·(-a);(4)(-x)·x2·(-x)4;

五、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a4,而不是(-a)2+2=a4. 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作业:P15-知1.2问-1.2 教后记:

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

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常用的教学用具 活动准备:

23224

1、计算(1)(x+y)·(x+y) (2)x·x·x+x·x (3)(0.75a)·(

3

143n-1n-24

a) (4)x·x-x·x 4教学过程:

通过练习的方式,先让学生复习乘方的知识,并紧接着利用乘方的知识探索新课的内容。 一、 探索练习:

4

1、 6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24

(6)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3

a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23

(a)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

2423

在这个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推测(6)与(a)的底数、指数。并用乘方的概念解答问题。 24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nm

=__________(根据a·a=a) =__________

35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nm

=__________(根据a·a=a) =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nm

=__________(根据a·a=a) =__________

m2

(a)=________×_________

nmnm

=__________(根据a·a=a) =__________

m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mnm

=__________(根据a·a=a) =__________

mn

即 (a)= ______________(其中m、n都是正整数) 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发现了什么?

幂的乘方,底数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

学生在探索练习的指引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幂的乘方的法则,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法则的实际意义从而从本质上认识、学习幂的乘方的来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幂的乘方的性质特点(如底数、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回顾这一性质的得来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二、 巩固练习:

1、 1、计算下列各题:

(1)(103)3 (2)[(

23

234 )](3)[(-6)3]4 3(4)(x2)5 (5)-(a2)7 (6)-(as)3 (7)(x3)4·x2 (8)2(x2)n-(xn)2 (9)[(x2)3]7

学生在做练习时,不要鼓励他们直接套用公式,而应让学生说明每一步的运算理由,进一步体会乘方的意义与幂的意义。

2、 判断题,错误的予以改正。

(1)a5+a5=2a10 ( ) (2)(s3)3=x6 ( ) (3)(-3)2·(-3)4=(-3)6=-36 ( ) (4)x3+y3=(x+y)3 ( ) (5)[(m-n)3]4-[(m-n)2]6=0 ( )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在此基础上加深知识的应用. 三、 提高练习:

1、 1、计算 5(P3)4·(-P2)3+2[(-P)2]4·(-P5)2

[(-1)m]2n+1m-1+02002―(―1)1990

2、 若(x2)n=x8,则m=_____________.

3、 、若[(x3)m]2=x12,则m=_____________。 4、 若xm·x2m=2,求x9m的值。 5、 若a2n=3,求(a3n)4的值。

6、已知am=2,an=3,求a2m+3n的值.

小 结:会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

作 业:课本P18知1、2数1。 教学后记:

1.4 积的乘方

教学目的:

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异同。

教学方法:探索、猜想、实践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计算下列各式:

(1)x5?x2?_______ (2)x6?x6?_______ (3)x6?x6?_______

(4)?x?x3?x5?_______(5)(?x)?(?x)3?_______(6)3x3?x2?x?x4?_______ (7)(x3)3?_____ (8)?(x2)5?_____ (9)(a2)3?a5?_____ (10)?(m3)3?(m2)4?________ (11)(x2n)3?_____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5)3?a8 (B)a?a?a (C)x?x?x(D)x?x?x 二、探索练习:

31、 计算:23?5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82、 计算:28?58?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 计算:212?51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235224 4、猜一猜填空:(1)(3?5)4?3(__)?5(___) (2)(3?5)m?3(__)?5(___) (3)(ab)n?a(__)?b(___) 你能推出它的结果吗?

结论:积的乘方等于把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三、巩固练习:

31、 计算下列各题:(1)(ab)6?(__)6?(__)6 (2)(2m)3?(__)?(__)3?_______

2pq)2?(__)2?(__)2?(___)2?_____(4)(?x2y)5?(__)5?(__)5?____ 52、 计算下列各题:(1)(ab)3?_______ (2)(?xy)5?_______

33232 (3)(ab)?________?_____ (4)(?ab)?_________?______

42 (5)(2?102)2?_______?_____ (6)(?2?102)3?_______?_____

(3)(?3、 计算下列各题:

13222xyz) (2)(?anbm)3 (3)(4a2b3)n 23(4)2a2?b4?3(ab2)2 (5)(2a2b)3?3(a3)2b3 (6)(2x)2?(?3x)2?(?2x)2

(1)(?(7)9m4(n2)3?(?3m2n3)2 (8)(3a2)3?b4?3(ab2)2?a4 四、提高练习:

1n3m?2nm 2、已知2?3,2?4 求2的值 2n443355n22n3、已知x?5 y?3 求(xy)的值。 4、已知a?2,b?3,c?5,

1、计算:?2100?0.5100?(?1)2003?试比较a、b、c的大小

4、 太阳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r分别表示球的体积和半径,

那么v?43?r,太阳的半径约为6?105千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3(保留到整数)

五、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积的乘方的性质及应用,要注意它与幂的乘方的区别。 六、作业:P21 知 1、2数1.2

1.5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

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活动准备:

1、填空:(1)x?x?42 (2)2a??33?332222、计算: (1)2y?y?2y (2)16xy教学过程:

四、 探索练习:

??3?????4xy?

332?2? (3)??b3c2???3?2

26(1)2?2?4?264????

108(1)10?10?5?1085?个10?????????个10m????????1010?10???10mn(3)10?10=n?=10?10???10=1010?10??10??????????个10

m?-3?(4)?-3???-3?=?-3?nmn??个?-3??????????????个?-3???????????-3???-3?????-3??=?-3???-3????-3?=?-3???-3?????-3??????????????个?-3?

从上面的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mn猜一猜:a?a??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2)??x????x??52五、 巩固练习:

51、填空: (1)a?a?16(3)y?

=y11 (4)

96?b5?b2 (5)?x?y???x?y??2、计算:

(1)?ab??ab (2)?y46423m?3?yn?1(4)???5mn????5mn?? (5)?x?y???y?x???x?y?

84?1? (3)??x2???0.25x2?4?5??2

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355??5??2?2?3?343(1)? (2) (3) (4)??? (5)4.2?10 (6)0.25

?118??6?六、 提高练习:

1、已知an?8,amn?64,求m的值。

2、若am?3,an?5,求( 1)am?n的值;(2)a3m?2n的值。3、(1)若2=

x0?31,则x=32x (2)若?-2???-2???-2?,则x=x32x

(3)若0.000 000 3=3×10,则x?小 结: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作 业:课本P24知1.2.3数1

4?3? (4)若???,则x=9?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