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常见高原病 下载本文

盘点常见高原病 科学处置为高原驻训官兵健康助力

2011年10月15日04:58 ■尹 衡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常见高原病种种

急性高原反应

新战士小王第一次上高原,到达驻训地当晚,他就出现了头痛、恶心、昏昏欲睡等现象,来到驻训地卫生队就诊,被军医确诊为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在官兵初登高原24小时之内,是由于身体难以适应高海拔及缺氧环境而造成的。高原反应的症状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乏力等,严重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个别人会因含氧量少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精神亢奋等表现,部分人还会因空气干燥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症状。

皮肤晒伤

到达高原后,赵连长经常进行室外作业,一段时间后,他感觉面部有瘙痒感,开始出现红肿和脱皮。几天后,红肿的部位开始出现水泡,同时感到发热、头痛、恶心等,军医检查后,诊断为皮肤晒伤。

皮肤晒伤是官兵在高原驻训的一种多发病。高原地区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太阳紫外线照射强烈,官兵野外驻训时室外作业多,皮肤受到强烈日光照射,很容易被晒伤。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并发症。

高原肺水肿

12年兵龄的驾驶员阎伟被战友们称作“老高原”。可这次上高原,阎伟在路上就出现怕冷、头痛、咳嗽的症状。随后几天,阎伟咳嗽越来越严重,被军医确诊为高原肺水肿,团里第一时间把他送到低海拔地区进行治疗,一周后,“老高原”重返驻训地。

高原肺水肿发病率较低,但官兵不可轻视。有人在到达高原后3到48小时急速发病,也有人在到达高原3到10天才发病。身体疲劳、天气寒冷、上呼吸道感染等为常见诱因,对高原不适应者,剧烈活动可诱发肺水肿,常居高原者回到低海拔地区,再返回高原也会发病。患者常出现头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尿量少、血性泡沫痰,甚至神志不清。

高原脑水肿

一次演练中,通信连战士小王为尽快完成架设线路任务,负重10公斤一路疾跑,突然昏倒在地。经过军医紧急救治,小王很快苏醒。据军医介绍,小王是由于急性缺氧导致高原

脑水肿。

高原脑水肿又称高原昏迷,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较重。主要是由于急性缺氧引起脑部血管痉挛而产生的昏迷。患者除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外,常伴有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等。此外,个别患者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抽搐、昏迷等症状。

三类误区莫小视

【误区一】高原反应都会自愈。一般来说,轻度高原反应可能会自行痊愈,但无论出现何种高原反应,官兵都不可疏忽大意,应立即就诊,由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对突发病情应就地展开救治,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面罩给氧。如发病地点无应急医疗条件,应果断将病人由高原转往低海拔的地区治疗。

【误区二】带病参加训练。一些官兵出现高原反应后,往往进行简单治疗后带病坚持训练。其实,无论是哪种高原反应,都是身体不适应高原环境产生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注意保暖和休息,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训练,切不可逞一时之勇,以免造成病情反复,对身体产生更为严重的伤害。

【误区三】皮肤晒伤乱用药。皮肤晒伤后,切不可随便涂点防晒霜了事,较好的治疗办法是先用水冷敷,等红肿疼痛缓解后,再涂上晒伤膏。严重的晒伤会导致水泡,这时应避免摩擦皮肤,可以试着用冷水小心地泼在患处,然后找医生处理水泡。在晒伤部位没有恢复之前,不应涂抹任何护肤品。

科学防治保健康

一提前了解驻地环境。进入高原前,官兵应提前对驻地高原的海拔高度、气候变化、雨雪情况、医疗条件进行了解。到达驻地后,相关部门还应对官兵身体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向官兵下发高原病防治资料,组织官兵对急性高原反应、高原昏迷等常见高原病的处置办法进行学习。

二科学施训循序渐进。施训前,各级骨干应注意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初入高原时要多安排适应性训练,保障官兵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前10天不应安排跑步等大运动量训练,此后,可根据官兵适应情况逐步加大训练强度。如出现大风、雨雪天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训练计划,组织官兵进行一些室内训练。

三备足药品有备无患。官兵可随身携带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如高原红景天、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等。另外,官兵如出现高原病症状应及时吸氧,以使身体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同时,官兵还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导致体力消耗引发高原反应。

四放松心情注意休息。驻训官兵应保持情绪稳定,舒缓紧张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氧气消耗。训练中,尽量放慢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延长氧气在肺部的吸收时间。如身体出现不适应要及时休息,以免诱发更为严重的高原反应。

五保持皮肤充足水分。训练前,官兵应适当涂抹些性质温和的防晒护肤品,但要确保选用护肤品的安全性,不要使用含有激素类或酒精等成分的护肤品。训练间隙,官兵应多用温水洗脸,保持皮肤的水分,避免太阳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六调节饮食适量饮水。休息就餐时,官兵不应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应多吃些易消化、营养丰富及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同时,注意适量饮水,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能量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