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面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参考答案】
1、C 2、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②(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清澈(或:清) 正面(或:直接) 侧面(或:间接)
4、①高 低 近 远 ② 美丽而愉悦 幽静而凄清(或: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5、①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川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流露出作者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的情。 ②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十三)《陋室铭》与《岳阳楼记》选段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07年贺州、钦州题)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无案牍之劳形( )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3、翻译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照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 示例:【甲】文读书批注卡 作者 批注 刘禹锡 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一“上”一“入”,灵动活现,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雅致、闲适、清净的特点。 示例:【乙】文读书批注卡 作者 批注 内容 【参考答案】 1、B 2、①使??劳累 ②没有 ③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④结构助词,的 3、略 4、作者:范仲淹 内容及批注示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喜”一“悲”,对比鲜明,表现出了作者平和、高尚、豁达的品格。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了作者不记个人得失,而心系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博大胸怀。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一“先”一“后”,一“忧”一“乐”,形成对
比,体现出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
(十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岳阳楼记》选段
【甲】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07年河池市题)
1、古诗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仿照“一词多义积累卡片”填写的示例,从【甲】段和学过的篇目中找出例句将表格填写完整,可不写出处。
一词多义积累卡片 编号:001 词 空 见 例句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何以战 ..B、彼竭我盈,故克之 水陆草木之花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
3、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
4、翻译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甲】段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乙】段展示了作者远大大的抱负。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官?请结合【甲】段或【乙】段说一说。
【参考答案】
1、示例: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出现 ②见渔人,乃大惊 看见 ③曹刿请见 ..
意义 消散 在空中
进见,拜见 2、D 3、示例: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碧玉。 4、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关键词“求”译不正确的扣1分) 5、略
(十五)《三峡》与《朱元思书》选段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妻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两段文字都是写景抒情,所描写的景物差不多,但给人的感受不同。【甲】段给人的感受是 ;【乙】段给人的感受是: 。
(用原文回答)
2、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的共同点是 ,不同的是【乙】段所写的水 。 3、这两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不同。【甲】段是 ;【乙】段是 。
4、按照描写景物的顺序,【乙】段中最后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应放到前文的“ ”之后。 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不见曦月( ) ②互相轩邈( )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湍急若奔 清澈见底
3、【甲】段先写山,后写水,最后写听觉和感受。【乙】段先写水,后写山,接着写听觉和感受,最后又写景。 4、千百成峰
5、①日光,这里指太阳 ②远
6、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