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下载本文

的名篇佳作,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性高。且两位作者———范仲淹(文学家,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欧阳修(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风格独特),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均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如:(1)《岳》是于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醉》是于写景抒情中结合叙事,语言优美,富有诗意。(2)《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3 )都有古今传诵的名言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以上这些文章的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描写的景物及抒发的感情则有所不同。

四、可从主旨入手比较文章的内容。例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前者体现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后者则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再如《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这四篇文章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出师表》中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公输》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借本文表现了对统治者强烈的不满。间接反映了作者的呼吁。它们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出师表》和《马说》都是以议论为主。《出师表》言辞恳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马说》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公输》故事性强,都运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体现了古代的劝说艺术。《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不约而同地向君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建议。不同的是诸葛亮直接向君主提出。以上这些文章的相同点都是表现文人志士的有胆有识,他们的胆识当然各有千秋,同中有异。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比较时要根据标题、文言语段以及作家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文段的出处、注释等等,这样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1.《小石潭记》中作者首先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而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经历了一乐一悲;《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也提到了一忧一喜两种心情,你觉得这两篇所体现的悲喜有什么不同?

答:柳宗元的乐与悲都是自己所经历的,因为被贬所以想通过游玩来排遣自己郁闷的心情,看到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但是小石潭地环境过于冷清,时间长了,难免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遭遇,那种悲凉、凄清、孤独油然而生。

范仲淹所提到的悲喜之情是迁客骚人看到不同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所生发的情感,是为了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终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

2.《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爱好读书,《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也爱好读书,试比较他们在读书和生活态度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喜欢读书,而且读书很勤奋。面对贫困的生活都能够坦然面对。

不同点: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宋濂读书喜欢追究探讨细致深刻的内容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五柳先生读书是为了自娱自乐 ,满足自己精神的愉悦;而宋濂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求得了功名,是明代的“开国文臣”。

3.五柳先生身逢乱世却自娱自乐,韩愈身逢盛世却满腹愤懑,结合《五柳先生传》和《马说》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答:五柳先生生性闲(娴)静,不慕荣利,为不和他人同流合污而辞官归隐,看透了黑暗现实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他只得求得自己内心的平和和宁静,因此恬淡自足。而韩愈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等待别人来发现和拯救自己,所以只能发出“其真不知马也”的悲愤之情。

4.五柳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欧阳修自号“醉翁”,两者之“醉”有何

异同?

答:相同点:都喜欢喝酒,而且只要喝酒就一定尽兴,性情豪爽。

不同点:五柳先生“醉”是因为他想通过喝酒来麻痹自己,逃避黑暗的现

实,这种自娱自乐的生活也让他感觉轻松,没有负累,所以在喝酒上表现的豪放不羁。欧阳修被贬滁州,他的醉一方面是为了排遣自己的郁闷,另一方面因为他治理有方,人民安居乐业,所以他也沉醉于优美的山水,陶醉于“与民同乐”的美好氛围。

5. 袁宏道有目的的前往满井游览,发出“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的感慨,其中的“近”不仅指空间相近,也指性情品格与自然之近。柳宗元无意闯入小石潭,哀叹“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你觉得两文的作者有什么异同吗?

同:都热爱大自然,而且都在大自然中得到了乐趣,感到心情愉快。

异:袁宏道仕途顺利,自己的心态平和又无心做官,因此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息;而柳宗元是被贬之后为了排遣自己郁闷的心情才出去游玩,他的快乐只是暂时的抛弃烦恼,所以当看到凄清的氛围时不免触景生情,一丝愁绪又上心头。

6.《小石潭记》和《与朱元思书》作者都是借景抒情,你觉得他们游山玩水的心情一样吗?

答:吴均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看出了他的闲适自在;柳宗元的“心乐之”“凄神寒骨”看出他初有快乐、实质却是挥之不去的伤感。吴均最后触景生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融入自然的高洁情趣,而同样触景生情的柳宗元却想起被贬的经历难免会不胜凄凉。

7.吴均在《与朱元思书》抒发了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吴均写这种感受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向往山林生活的高洁志趣,并告诫友人不要追逐功名利禄,含有出仕的思想;而范仲淹写迁客骚人的心情是为了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虽遭贬谪但仍愿意为国效劳积极入仕的旷达胸襟。

8.《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同是作者被贬后借景抒情之作,但两者所表达的感情又有所不同,试比较。

答:柳宗元游览小石潭看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自由自在的鱼儿“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但这些乐都只是暂时的,心中的凄清、孤独和悲苦才是实质的。

而柳宗元在迁客骚人“一悲一喜”后,力求向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虽遭贬谪但仍愿意为国效劳积极入仕的旷达胸襟。

9.韩愈满腹才学无法施展,愤懑之情难以平息;宋濂自幼苦读,官至“开国文臣”,结合《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比较造成他们的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韩愈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但他一直等待着别人来发现他的才能而不是主动的去表现去推荐自己,所以只能被埋没。而宋濂读书时便勤学好问,善于向老师请教,克服前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坚持自己的目标,而且他勤奋读书的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因此能够仕途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