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行业发展
一、机制砂的发展由来
由于天然砂石是一种地方性材料,受资源和运输的限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水电和土木建设工程就开始就地取材进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性能和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并开始在工程上使用。
第一条机制砂生产线创于四川的映秀湾电站工程,66年底建成。该生产线总产量为60万吨。
在建筑上开始应用较早的是贵州省,并于1978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机制砂的地方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以后,云南、某也相继出台了机制砂地方标准或使用规程。我国的香港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是使用机制砂较早的地区,其执行的英国标准BS882明确机制砂的品种和技术要求至少30年以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砂石业同其它建材行业一样发展很快。我国砂石年产量由90年代的6亿多吨增加到60亿吨,其中,砂约30亿吨。砂石成为所有产品中增量最大的产品。但天然砂资源是一种地方资源、是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和不利长距离运输的,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砂的价格越来越高,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于是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乱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毁田挖砂、破坏河道挖砂的情况比目皆是,不但破坏了有限的耕地、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另外,由于天然砂的无序生产,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还造成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混凝土对砂的技术要求则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强度等级和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很严,能满足其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严重地制约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在采矿和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约20%的尾矿,有相当尾矿没有合理利用,已约有上百亿吨的尾矿大量堆积,占用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而如果经过适当分选与加工,不少尾矿就可以制成机制砂。例如,1985年起,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就开始进行用旋流一次尾的办法生产建筑用砂,
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解决了提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形成综合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因此,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福建、某、河北、山西、四川、江苏等省市都相继开展了机制砂的使用研究,先后建立了少量的专业机制砂生产线。
二、机制砂的生产与使用现状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2002年2月1日起实施的国标GB/T14684-2001《建筑用砂》首次增加了机制砂种类,确定了机制砂的定义、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了凡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都统称为机制砂。提出了混合砂要执行机制砂的技术标准和亚甲蓝试验方法,为解决河道挖砂的废石处理找到了出路,为合理利用石粉打下了技术基础,同时,保证了机制砂的质量。
在已有的工程实践中,用机制砂已配制出了从C10-C100的普通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强度C100的机制砂混凝土90天实际强度达到155Mpa。上海最高的建筑经贸大厦使用的就是机制砂混凝土。
但是,机制砂的发展并非一路高歌,目前在应用上仍有很大的阻力。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们认识的原因,有机制砂企业自身的原因,有技术限制的原因,有宣传不足的原因,有行业习惯的原因,有标准不协调的原因,有管理的原因,但根本还是资源的原因。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和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建设工程量十分巨大,过去,主要以天然砂石为主。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和举办绿色奥运的行动体现,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开始逐步关停了北京市范围内的砂石场,并于2003年5月底全部完成。由于天然砂资源彻底取消,机制砂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北京市除盗采的是天然砂外,其余多数是机制砂。事实上,早在1996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北京市城建一公司合作,就在甘家口危改小区4号楼住宅工程上应用了三河的石屑机制砂;北京市建工集团三建也曾把三河的石屑机制砂应用在森德散热器厂工业建筑和其它道桥等工程上,使用面积近万平方米,不仅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工程质量良好。但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开,主要阻力来自习惯势力的影响,源自对机制砂的认识不正
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和没有标准,机制砂由于其颗粒级配、粒形和颜色都与天然砂有明显的不同,大多数的使用单位还不接受机制砂,只要有天然砂存在,人们还是习惯用天然砂,尽管其质量不好。
目前,国内机制砂生产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是开矿产石的同时专门生产机制砂,这多属于大型企业(即年产砂石100万吨以上),质量较好,数量有几百家;一种是在河道里用卵石生产机制砂,或配以少量天然砂生产混合砂,这多属于中型企业(即年产砂石50万吨左右),质量有好有差,差别较大,数量也在几百家左右;再一种是利用各种尾矿生产的,其中主要是各地生产石灰石碎石后的石屑或石粉,经过简单再加工和筛分,或直接利用,这多属于小型企业(即年产砂石30万吨以下,甚至几万吨),质量有好有差,差别很大,数量庞大。
(该数据取自于中国砂石协会胡秘书口述,整理)
在使用行业的分布上,以水电行业对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最为成熟,但要求也相对高一些,基本是自产自用,多为大中型生产线,我国最大的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均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交通公路、铁路和建筑则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由社会提供,大中小型生产线都有。
在地域分布上,除贵州省和香港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已完全普及外,机制砂的生产与使用多集中在特大和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均为使用核心,以其周边地区为生产区。北京、上海、重庆都已出台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天津也正在制定。以上海为例,某的某地区已成为上海主要的砂石骨料的供应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共有砂石生产企业200多家,总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其中,年产200吨以上的企业已有十几家,最大达500万吨。(该数据取自于中国砂石协会胡秘书口述,整理)
由于砂石生产的连带性和考虑到机制砂的生产成本,机制砂的产量一般在砂石总产量的20%-40%之间浮动,也有部分达50%-80%,个别达100%的情况。
目前建筑业在机制砂的使用上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国标允许使用机制砂了,但大多数的人还是容易接受由鹅卵石破碎的机制砂或与天然砂混用的机制砂(即混合砂),这是因为这样的机制砂外观与天然砂无明显差别,多数人还认为就是天然砂,使用上按天然砂控制,推广较容易,但由于在配制混凝土时还按天然砂的方法设计,没有抓住机制砂的特点,多数混凝土
机制砂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搅拌站也未能感到机制砂的优点。
使用由石灰岩类(包括其尾矿)生产的机制砂就比较困难,因为,其外观与天然砂明显不同,特别是干法生产原状机制砂(只要石粉含量在10%左右时)看上去就像都是石头粉(或土)一样,使人心产疑虑,不敢使用。实际上,如果检测一下,石粉含量并不很高,只要大胆正确使用,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就是由于传统的习惯,此种机制砂目前推广不畅,有时,施工应用部门愿用,但监理和甲方却不允许。为了迎合用户的习惯,有些机制砂生产厂把干法生产原状机制砂再洗一遍,这样的机制砂看上去是比天然细砂好多了,但这一洗,使机制砂的级配变化了,机制砂中有利的石粉洗走了,只剩下了机制砂的缺陷,造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差,特别在低标号或低水泥用量混凝土中表现非常明显,给机制砂的推广应用带来阻力。同时,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宝贵的水源消耗,增加了新的污染。针对这种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的问题,有些企业掺入一些天然细砂混用,如果掺入的比例合适,混后的砂级配合理,配制出的混凝土比天然砂要强一些,但实际上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制上,仍不如用不洗的机制砂,即成本低,又效果好。在这方面,各地都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应用,只是尚不普遍。这里,洗走石粉还有一个标准不协调的原因。
很多自己有混凝土搅拌站的机制砂生产企业,积极探索机制砂的使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和北京恒坤拓峰采石有限公司采用干法生产石灰石机制机制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生产商品混凝土40多万方,多数使用纯机制砂,石粉含量应用范围达8%—15%,应用于各种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其年产约150万吨的尾矿机制砂石也已全部应用于其改造工程中。
三、当前机制砂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
由于传统的观念,人们对砂石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砂石在混凝土中仅起填充作用,质量无足轻重,只要多加水泥就行。同时,由于过去天然砂石资源的限制,有人即使认识到骨料的重要性,也改变不了其现状,只能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砂石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久而久之,砂石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