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 应用层是向网络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有效和方便的(网络应用环境)。 3.122. 电子邮件的传递都是要通过(邮件网关)来完成的。 3.123. 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星型)、(环形)和(总线型)。 3.124. 一般的BBS站点都提供两种浏览方式:WWW和Telnet。
3.125.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_____语义_______、___语法________与_____时序______。 3.126. 在数据链路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帧)。
3.127. Internet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SLIP)协议和(PPP)协议。 3.128. 定义TCP/IP标准的文档被称为(RFC)。 3.129. (TELNET)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
3.130. 根据IP头部的结构,一个IP分组(包括头部)最大可以有65535(即216-1)字节。 3.131. ICMP通常被认为是网络层的协议。
3.132. 在OSI环境中发送方的应用进程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 3.133. 数据链路层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了两个子层:_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与_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 3.134. WWW采用的是_客户机/服务器__的工作模式。 [解析]WWW采用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在客户端,建立连接,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浏览信息请求。(2)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并向浏览器返回请求的信息。(3)关闭连接。 3.135. 一个IP数据报由一个头部和_数据__部分构成。 3.136. 信号一般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表示方式。其中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而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3.137. 在同一个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称之为接口,而低层模块向高层提供功能性的支持称之为服务。 3.138. 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四类。 3.139.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主要有SMTP?、POP3、IMAP?三种。 3.140.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IP、ICMP、ARP及?RARP。 3.141.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则采用电路交换技术。 3.142.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的交换按交换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 3.143. 802.3以太网最小传送的帧长度为64个8位bit。 3.144. Outlook等常用电子邮件软件接收邮件使用的协议是(POP3),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SMTP)。-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 判断题
2.1 网络域名地址便于用户记忆,通俗易懂,可以采用英文也可以用中文名称命名。(R) 2.2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一种路由协议。(R)
2.3 传输控制协议(TCP)属于传输层协议,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属于网络层协议。(E) 2.4 网络中机器的标准名称包括域名和主机名,采取多段表示方法,各段间用圆点分开。(R) 2.5 网络域名地址一般都通俗易懂,大多采用英文名称的缩写来命名。(R)
2.6 ISO划分网络层次的基本原则是:不同节点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有相同的功能。(R) 2.7 目前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采用星型拓扑结构。(E) 2.8 在TCP/IP体系中,ARP属于网络层协议。(R)
2.9 PPP(Point-to-PointProtocol,点到点的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封装的数据链路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协议。(R)
2.10 IP层是TCP/IP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但IP层不提供可靠性保障,所以TCP/IP网络中没有可靠性机制。(×) 2.11 TCP/IP可以用于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2.12 ICMP协议是IP协议的一部分。(T) 2.13 波分多路复用WDM就相当于TDM在光纤介质上的应用。(F) 2.14 在因特网的层次体系结构中,网络层的作用是在收发双方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之间传输数据。(F) 正确1:在因特网的层次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作用是在收发双方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之间传输数据。 正确2:在因特网的层次体系结构中,网络层的作用是在收发双方主机中之间传输数据。 2.15 通过引入CRC校验以及确认和重传机制,使得网络可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F) 正确:通过引入CRC校验以及确认和重传机制,网络不一定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2.16 由于TCP为用户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因此该协议对于一些实时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等比较适合。(F) 正确:由于TCP为用户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因此该协议对于一些实时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等不适合。 2.17 因特网路由器在选路时不仅要考虑目的站IP地址,而且还要考虑目的站的物理地址。(F) 正确:因特网路由器在选路时仅需考虑目的站IP地址,而不需要考虑目的站的物理地址。 2.18 OSPF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正确: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 2.19 ARP的请求和应答报文都是一对一的,这样可以进行正确解析。 正确:ARP的请求报文是广播报文,应答报文是一对一的(单播)。 2.20 可以根据网卡的MAC地址判断安装该网卡的主机所在的网络位置。 正确:根据网卡的IP地址可以判断安装该网卡的主机所在的网络位置。 简答题 5.1 某网络上连接的所有主机,都得到“Requesttimeout” 子网掩码应为。按原配置,本地主机会被网关认为不在同一子网中,这样网关将不会转发任何发送给本地主机的信息。
5.2 简述共享式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异同点。
答:(1)在OSI参考模型中工作的层次不同:HUB一般工作在物理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 (2)数据传输方式不同:HUB的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和同一广播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广播方式,容易产生广播风暴;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是有目的的,数据在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进行掂对点的传送,数据传输效率提高,不会出现广播风暴,在安全性方面也不会出现其他节点侦听的现象。
(3)带宽占用方式不同:HUB的所有端口共享总带宽,而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自己的带宽。
(4)传输模式不同:HUB只能采用半双工方式进行传输,交换机既可采用半双工也可采用全双工。 5.3 找出下列不能分配给主机的IP地址,并说明原因。 答:A.第三个数256是非法值,每个数字都不能大于255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B.第一个数231是保留给组播的地址,不能用于主机地址 C.以全0结尾的IP地址是网络地址,不能用于主机地址 D.以全1结尾的IP地址是广播地址,不能用于主机地址
5.4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从下往上)?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各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最低三层)
答:A.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B.比特流帧包(报文分组)报文 C.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5.5 组建一个小型对等局域网的物理连接过程中,需要哪些硬件?用五类UTP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时,连线顺序有什么不同?两种线各有什么用处?
答:计算机,带有RJ-45接口的网卡,5类UTP,RJ-45水晶头,压线钳,通断测试仪,集线器或交换机。直通线两头接线顺序都用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交叉线两头一边用568A标准另一边用568B标准,12和36有交叉。直通线用于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而交叉线用于集线器与集线器或集线器与交换机相连。 5.6 写出一台计算机访问的DNS解析过程。 答:首先查看当前计算机的DNS缓存里有没有这条记录;如果没有,再查看当前计算机的“hosts”文件,“hosts”文件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目录当中;如果hosts文件中没有,就接着查找当前DNS服务器里有没有这条记录;如果还是没有,看当前的DNS服务器有没有配置DNS转发器,如果配置了DNS转发器就查找它的上一级DNS服务器,如果没有配置DNS转发器,就直接查找DNS“根”服务器。查找到DNS“根”服务器后,“根”服务器将DNS请求转到“.com”域中,“.com”域再将请求转到“Microsoft”域中,然后在“Microsoft”域查找www的A记录,这样一个DNS解析过程就完成了。 答:(2分)当主机1要向主机2发送数据之前,必须解析出主机2的物理地址,解析过程如下:主机1发送一个广播帧(带有ARP报文)到以太网,该ARP报文大致意思是:“” 5.7 简述CSMA/CD的工作原理。 答: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如果信道忙,则继续监听,一旦空闲就立即发送;在发送过程中,仍需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然后发送一串干扰信号(Jam);发送Jam信号的目的是强化冲突,以便使所有的站点都能检测到发生了冲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归结为四句话:发前先听,空闲即发送,边发边听,冲突时退避。 5.8 为什么要引入域名解析?简单叙述访问站点的工程中,DNS的域名解析过程。(设 答:域名解析是为了解决数字化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的问题而引入的一种层次型命名机制,完成名字---地址的映射。访问的域名解析过程:1)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 5.9 把十六进制的IP地址C22F1588转换成用点分割的十进制形式,并说明该地址属于哪类网络地址,以及该种类型地址的每个子网最多可能包含多少台主机。 5.10 写出现代计算机网络的五个方面的应用。 答:万维网(WWW)信息浏览、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牌(bulletinbroadsystem,BBS以及Netnews)、电子商务、远程教育。 5.11 简要说明电路交换和存储器转发交换这两面种交换方式,并加以比较。
A.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它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站)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即提供一条专用的传输通道,即可是物理通道又可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复用技术)。这条通道是由节点内部电路对节点间传输路径经过适当选择、连接而完成的,由多个节点和多条节点间传输路径组成的链路,例如,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2分)
B.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报文存储转发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但它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而是以更短的、标准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分组经过通信网络到达终点有2种方法:虚电路和数据报。(2分)
C.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条专用的数据通路,因此就不存在建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 5.12 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答: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 5.13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答案:物理层的接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性,即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例如对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5.14 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重发时延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第二章物理层知识点:卫星通信)
答案:传播时延是指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以及所传播的距离。发送时延是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数据块的长度和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重发时延是因为数据在传输中出了差错就要重新传送,因而增加了总的数据传输时间。 5.15 简述CSMA/CD的工作过程。(第四章信道共享技术知识点随机接入技术) 答案:(1)发送站发送时首先侦听载波(载波检测)。 (2)如果网络(总线)空闲,发送站开始发送它的帧。 (3)如果网络(总线)被占用,发送站继续侦听载波并推迟发送直至网络空闲。 (4)发送站在发送过程中侦听碰撞(碰撞检测)。 (5)如果检测到碰撞,发送站立即停止发送,这意味着所有卷入碰撞的站都停止发送。 (6)每个卷入碰撞的站都进入退避周期,即按照一定的退避算法等一段随机时间后进行重发,亦即重复上述1-6步骤,直至发送成功。 5.16 交换式局域网和共享式局域网的区别在哪?(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IEEE802.3标准) 答案:传统的局域网一般是共享总线带宽,若是共享10M的局域网,有5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平均分得的带宽最多为2M。这样,对于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多媒体应用,如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这种网络将难以胜任。交换式局域网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利用中央交换器,使得每个接入的链路都能得到带宽保证,典型的交换器总频带可达千兆位,比现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的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可充分保证达数据量多媒体应用的带宽要求。 5.17 什么是全双工以太网?(第五章局域网知识点:IEEE802.3标准) 答案:全双工以太网可以双向传输数据,不需要冲突检查功能,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由全双工以太网开关实施网络通信管理,比传统的10BASE-T的吞吐量大一倍。 5.18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用途是什么? (第七章网络互连知识点:地址解析协议的作用) 答案:针对一台具体的主机,把一个IP地址映射成网络适配器的硬件地址。 5.19 TCP的用途和功能是什么? (第八章运输层知识点:TCP的用途) 答案:将数据流从一台主机可靠地传输到另一台主机。
判定下列IP地址中哪些是无效的,并说明其无效的原因。 答案: 有效)(无效-127为测试保留)(无效-八位组的最高值为255) (无效-C类地址的最高值为223)(无效-255用于广播地址) (有效)(有效) 5.20 假设有两台主机A的IP地址为地址为 (1) 主机A和主机B能否直接通信? (2) 主机B不能和IP地址为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