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安庄镇课题组 2012年6月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安庄镇课题组

【摘要】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认识了课程资源的实质、开发利用的现状、实施策略及方法的基础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拓展教育视野,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小学《科学》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而让小学《科学》真正成为受小学生喜欢的课程。

【关键词】 课堂教学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其他相关资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社会的价值取向,科学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当今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虽从三年级就开始与科学课程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科学资源视而不见,缺乏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有认识,缺意识。小学科学学科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多年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涤清了我镇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使他们对课堂教学资源有了一定的新认识。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

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仍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正是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中学生偏离教师“预设轨道”的个性化发言,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他们被漠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当然也就没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慧心”了。

2、有认识,缺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镇教师的资源意识有所觉醒,但是课堂上却存在着课堂教学资源利用不当的现状。以利用动态教学资源为例,我们对学校教师的100余节课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以下诸多现象:如赶时髦,形式化的盲从性生成;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的随意性生成;一味迎合学生,游离于主题的无效性生成;甚至还有教师为“生成”而“生成”,放弃了正常的教学内容而产生的乱生成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没有使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反而使教学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甚至对学生发展起到不良影响和消极作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应该直接面向课堂教学。它既可以用来上课,实施课堂教学;又可以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它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满足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学校教学的需要,成为一个科学的、便利的教学资源系统。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

特别是在“科学课”的课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课程之一的开发,但是他们大都着眼于大的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而关于如何开发利用农村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的专题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我校“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这一课题,就针对农村学校资源教育价值和意义,农村小学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师生的观念认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协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积极引导“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活动的开展,大力促进“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新成果的推广与共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与传统小学科学教科书相比,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外延和内涵扩大了,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具有直观具体、活泼多样、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体验、生动形象等特征,使学生能够体验参与其中,在良好的氛围中增长科学知识、培养爱动脑筋爱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在探究体验中提升品位,所以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对科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对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

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必须利用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它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

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多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学习,将学生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的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4、系统论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于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优化,才能达到最优效果。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主要要素。同时,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又是其子系统,只有将科学教育系统中各要素整体优化,才能高效实现课程目标。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发展目标是:

1、积极探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资源生活化,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

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开发资源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目标是: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课题研究的案例探讨,得出一些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

2、通过研究,开发出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3、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学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4、探寻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实施途径,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资源,拓宽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渠道。

5、全面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校内外环境,充分利用本地区科学课程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6、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极致地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课题研究内容

立足生活——将科学问题生活化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

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走近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

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从而改进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形式不仅充分调动的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相互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返回生活——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要把新知再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一)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经常性总结与反思,发现和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时修正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案,使课题研究循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其特点是注重实践者的参与、研究过程的民主化、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做出贡献。为“科技兴校”树立榜样,改变把《科学》当作副科的旧观念。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品,用最简单的材料,以最直观的方式,开发一些“演泽”深奥科学原理的教具、学具,培养能动手会动脑的创新型人才。

(二)经验总结法

我校教师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及时地挖掘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成果,为其他学校及老师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提供榜样和借鉴。 (三)文献研究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四)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我校三至六年级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于科学课堂教学资源满意度的相关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科学学科教学资源的满意程度,了解我校在科学学科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收集科学学科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需求与建议。 2、研究的对象:

3至6年级全体学生。 七、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4月)启动阶段和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贯穿教科研活动的始终,我们在研究初期首先组织了课题组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教师们明确了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对完成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得到了转变与提升。而后组织了“如何开发科学课堂教学资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访谈活动,总结提出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建议,找到了课题突破口。通过学习讨论,课题组老师达成共识,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2年6月)师生互动,实施课题研究、实验,进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具体分为:

2011.5——2011.7进行需求调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针对从事科学学科教学论专家、教学系统设计专家、教师教育和培训专家、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小学生等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和调查,收集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方面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2011.8——2011.11进行资源制作。在分析访谈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筛选和聚焦具有普适性的有关科学教育教法的重要热点话题,针对这些问题,采集和制作各种媒材的教学案例。

2011.12——2012.4进行课程建设。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开发和建设文本、光盘和网络课程三位一体的网络课程。

2012.5 进行课题结题前的准备。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研究案例进行建模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的结题和验收。

第三阶段:(2012年6月) 成果汇总,搜集分析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性报告。

在课题实验和学生反馈效果的基础上,召开了“开发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资源,促进科学课程目标达成”的课题研究工作交流会,展示了教师们的“经验”、“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通过汇总,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评选出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优秀“论文”“案例”,择优予以发表,并向有关刊物推荐。

第四阶段:(2012年7月) 评估结题阶段。 八、研究措施:

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成立研究小组,落实研究计划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此项课题由安庄镇教育办公室杜建柱老师任组长并主持研究,研究成员均为大学学历的中青年老师。这

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力量。

2、建立了教科研究制度。我校先后出台《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及《教科研奖励办法》,以此来规范和激励教科研行为。

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直接写入《学校岗位考核方案》,年终按各自的研究成效分配酬劳。并在发挥老师间相互竞争、自主研究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专设的集体成果奖,激发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发挥他们群体自主研究的作用。

(二)加强业务培训,培养科学骨干

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结合我校科学教学与研究实际,本着以科研促提高的宗旨,初步培养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科学教师队伍。同时加大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参与活动及比赛,以提高其学科教育能力。近年来,学校每年都要输送部分骨干参加省、市级科学新课程等方面的培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学校充分利用本校力量,组织科学骨干教师对其他年轻老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营造资源氛围,开发应用资源 开发校内课程资源: 1、开发教师自身资源:

(1)开发和应用教师自身的情感资源。让情感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教师用自己的情感输出,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自身的语言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资源包括导语、结

语、评价语。

(3)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可以增强教学的效果。体态语能生动、形象、鲜明地揭示概念的属性,描述抽象数量关系的具体特征。教学中应让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情感神态等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2、开发学科知识资源: (1)本学科中的资源:

①开发本学科中的人文资源:包括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史话、中外科学、古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等。

②开发本学科中的德育资源:通过情境设计,数据计算,教育学生要节约一分钱、一张纸、一滴水,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通过地图展示,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

③开发本学科中的系统知识资源:就是要把科学各知识点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的体系。

(2)开发其他学科中的资源:

①开发语文学科中的资源:语文是和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中蕴含大量的词汇、丰富的语句和优美的篇章。我们可对语文学科中所藏有的科学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

②开发数学学科中的资源:数学课中的定义、公式、算法都为科学教学提供基本知识资源。

③开发体育学科中的资源:科学教学过程中用体育活动或体育

知识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应用体育知识、体育信息来设计习题。

④开发美育学科中的资源:把美育渗透到科学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中挖掘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

3、挖掘教学生成性资源:

(1)挖掘教学中学生的优点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它视为一种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加以挖掘,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挖掘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理解的偏差,思维的不深入,看待问题方式的不同,导致学习中错误的发生。如何利用这些错误,把它视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纠正利用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3)捕捉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具有极大的潜能,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中要多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及师生互动生成资源。

利用校外科学课程资源: 1、利用生活化资源:

(1)把科学和生活中的“材料”沟通:科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现实生活中的图、表、形或实际情境、数量关系有时可作为科学课程资源直接加以利用。

(2)把实际问题和科学紧密联系:把科学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

解和综合应用。

2、利用图书报刊资源: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材料。有时,我们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重组,加以间接利用。

3、开发农村乡土资源: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

4、利用实践活动资源:这里所说的实践活动是校内实践活动的延伸,是校外的实践活动。主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体验。如调查河水含磷量、研究降落伞等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1、收集音像资料资源:

可以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录制科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录制科学家的生平或故事,录制教学案例供教师讨论。

(1)开发和利用教学光盘、CAI课件、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 (2)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认知、引导学生探究、促进教学反馈。

利用互联网络资源:

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科学课程的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更能突破传

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模拟实验,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

开发其他相关资源:

其他相关资源是科学课程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解题档案卡、实验操作卡、习题试题、论文反思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加以积极开发和应用。

(1)解题档案卡:解题档案卡,是记录学生解题正确率、解题错误率、优秀解法示例、错误解法示例等一系列有关解题方面的记录卡片。

(2)实验操作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验探究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料卡。

(3)习题试题:由教师、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所编写的一些高质量的习题(基本习题、深化习题)和试题(或分类编写的试题)。

(4)教学设计:分为平时课堂教学设计和比赛课教学设计等。包括教案设计、教学片断设计、教学情境设计等。

(5)论文反思:教师根据平时教育教学实践所撰写的论文、札记、反思、经验总结。

(6)专家学者资源库: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论著、教学论文。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对教师进行的讲座或继续教育培训等。

九、研究成效:

通过一年的尝试和实践,在广大教师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资源开发扎实有效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广大教师能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扎实有效地作好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抓好科学课的教学。教师所教学的科学课都力争上成公开课,并且在上课之前备好课,课后及时总结反思,同时写好教学札记。

2、利用相关学科为学生拓展科学知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感到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时不用。

3、在兴趣小组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热情。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认真有效,要求做到活动前有备案,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小结,从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的灵感。

4、校园网站开辟科教平台、电子备课栏目,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开发应用。同时网站上传了多个科学类网站,如科学快船、科学好望角等。

5、利用好校园广播电台。在学校广播电台开辟科学广角镜栏目,每周一次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内容有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小百科、趣味生活科学等。

6、用好学生作业错题集、制作设计解题档案卡、深入研究探究记录卡、开设班级小诊所、指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和观察日记。

二、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把科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途径、多层面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开发学生的科学潜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积极创建学校科学研究及课题网站。学校网站上开辟了课题网站,以理论学习、研究反思、成果展示等为栏目内容,为课题实施研究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2、以学校图书室为载体,开辟了“科学类”图书馆。图书馆以科学类读物为主,有《科学史话》、《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百科》等。学校还适时开展了科学小报制作比赛、科学小论文写作比赛。

3、大力创办校园科学导报。学校还创办了以《科学报》为代表的科学类小报。通过设计制作评比,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题能力。

三、课题研究经验积累

课题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注重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并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1、教育观念有所更新。能够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角色。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科技学习和创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里课外善于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正因如此,学生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实践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评价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们更要用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互评,然后根据其不足加以改进或更新,再进行

二次评价,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3、资源挖掘真实深广。科学课程资源蕴藏于校内外所有科学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我们不仅重视开发校内外的科学课程资源,我们还注意到科学老师本身所具的基本条件资源。努力开发利用与科学教学相关的隐性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等,并要对资源进行分类归总、综合运用。

四、课题研究成果累累(此段结合实际改)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在课题资源开发应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获先进单位称号、科学教研组溧阳市优秀教研组称号。王红霞等4人获溧阳市优秀教师称号,陈军等8人获溧阳市“四类”教师称号,王青来等4人在市基本功竞赛、评优课比赛中获奖。潘建新等3人作市级讲座,吕科等13人上市级课计二十余节。课题组成员参与“茅山老区小学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提高小学科学日常课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教师,你也是课程资源》等三十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科学专题性网页《轴对称图形》获市一等奖,科学课件《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获市二等奖,多名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获奖,多名学生科学小论文发表。广大教师用好错题集、制作解题档案卡、研究探究记录卡、开设班级小诊所、指导学生撰写科学日记……

九、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一年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现象引

起了我们的深层思考。

1、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各层面的强有力的支持。既要有教育部门的行政推动,也需要依靠全体科学老师的倾力付出,仅凭个别老师的一己之力很难做到,也做不好。

2、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资源程度的丰富程度。

3、在平时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积累做得不够,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便今后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书目

[1]王义堂,田保军.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G]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

[2]陈树杰,黄建平.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G]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G]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G]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5]张立新.21世纪世纪教师素质纲要 [G]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

[6]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与教学论.[G]2007.12。

[7]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 [G]教育研究 2001.9。 [9]卢新祁.小学科学教学法[G]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10]宗树兴.教育实践与研究[G]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社.2005.7。

[11]马振行.河北教育[G]河北教育报刊社.2009.7。 附: 课题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课题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