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江西省南昌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B.燃烧热是指l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为2mol,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 C.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产物,应该是液态水,故C错误;

D.lmo1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0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D正确; 故选D。 16.B 【解析】 【详解】

A.A为纯固体,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

B.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B正确;

C.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错误; D.体积恒定,向容器中充入Ne,气体的浓度均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7.C

【解析】分析: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H2O+H2↑,有氨气生成。 构,应为NH4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NH4H+H2O=NH3·

A、NH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铵根中的氮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H4+与H-之间为离子键,故A正确;B、根据氮原子的原子结构,最外层5个电子最多和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其中一个是配位键,氮原子提供一对电子,氢离子提供空轨道形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铵根离子,所以另一个氢原子只能是形成H-,阴阳离子间形成离子键, 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NH5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NH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铵根中的氮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H4+与H-之间为离子键,1 mol NH4H+H2O=NH3·H2O+H2↑,NH5中含有4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C错误;D、能与水反应:有氨气生成,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解题关键:把握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及化学键的判断,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易错点C,注意NH5为离子化合物,铵根中的氮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NH4+与H-之间为离子键。 18.B 【解析】 【详解】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其导光性非常好,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用其制造的光导纤维传输信息,传输量大、快且信号损失率非常低,故选B。 19.B 【解析】

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即到达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W是固体,其质量多少,不能影响反应速率。反应热只有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物质的状态有关,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是不变的。答案选B。 20.D 【解析】 【详解】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答案选D。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3 还原剂 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NaCl或Cl- Cl2+2OH=Cl+ClO+H2O 38℃-60℃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工艺流程可知,在H2SO4酸化条件下,NaClO3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为NaHSO4,反应中NaClO3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电解装置中,ClO2在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lO2-,Cl-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 NaClO2溶液经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详解】

(1)NaClO2中Na是+1价,O是-2价,则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代数和为0可知Cl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3;

(2)在H2SO4酸化条件下,NaClO3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为NaHSO4,反应中NaClO3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故答案为:还原剂;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

(3)①依据离子的性质,除去粗盐水中的Mg2+和Ca2+应选用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选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②电解装置中,ClO2在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lO2-,Cl-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则电解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是氯化钠,故答案为:NaCl或Cl-;

③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H2O,温度高于38℃时析出(4)由题给信息可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NaClO2·

晶体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氯酸钠和氯化钠,因此趁热过滤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8℃~60℃,故答案为:38℃~60℃。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把握制备流程及发生的反应,注意题干中已知信息的提取和灵活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

②、 ③、 ① CH4+4CuOCO2+2H2O+4Cu 分液 蒸馏

2∶2

【解析】打开K,气体通过B,B装置是根据气泡控制气体流速,C装置干燥丁烷,在氧化铝作催化剂条件下丁烷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烯烃和烷烃,E中溴水吸收烯烃,F干燥烷烃,G中烷烃和Cu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

(2)应先检验气密性,赶出内部气体,再给D、G装置加热;故答案为:②③①;

(2)氧化铝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铜,反应方程式为:CH4+4CuO

CO2+2H2O+4Cu,故答案为:CH4+4CuO

CO2+2H2O+4Cu;

(3)混合物中含有溴、水、溴代烃,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钠被溴氧化生成硫酸钠,同时生成NaBr,从而除去溴,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将有机层进行分馏得到有机物A、有机物B,向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有机物C,C能发生氧化反应,则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醇,C被催化氧化得到醛D。 ①通过以上分析知,分离操作Ⅰ和Ⅱ的名称分别是:Ⅰ分液、Ⅱ蒸馏,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和强氧化性物质溴反应而除去溴,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H2O=SO42-+2Br-+2H+,故答案为:分液;蒸馏;SO32-+Br2+H2O=SO42-+2Br-+2H+;

②已知B的碳原子数大于A的碳原子数,说明B中碳原子个数是3、A中碳原子个数是2,B为2,2-二溴丙烷,B的结构简式CH2BrCHBrCH3,故答案为:CH2BrCHBrCH3;

(4)丁烷的裂解中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相等,生成的甲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相等,E、F吸收的是烯烃,G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设x为C2H4的物质的量,y为C3H6的物质的量,则乙烷和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28x+42y=2.7g,乙烷和甲烷和氧化铜反应需要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x+y)+

=

,解得:x=y=2.27mol,故答案为:2:2。

点睛:本题以丁烷裂解为载体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计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明确流程图中各个装置的作用、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取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4)题的计算,明确质量增加的量和质量减少的量分别是什么物质是关键。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弱于 2Al+2OH-+2H2O=2AlO2-+3H2↑ SO2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

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硫 【解析】 【分析】

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T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T为Al,由短周期元素Q、

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Q为C、R为N、W为S。 【详解】

8,(1)铝离子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Q、R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Q<R;

(3)R元素的氢化物为NH3,分子中N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4)T的单质与同周期金属性最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5)Al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二氧化硫,检验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案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硫。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

=Ga+ 4OH- 75%

【解析】分析:(1)Ga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ⅢA族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2)Ga2O3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类似于Al2O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 (3)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根据题干图示进行判断;

(4)①根据电解池原理进行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根据金属放电顺序判断阳极泥的成分; ②根据电解池原理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③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确定电解效率。

详解:(1)Ga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ⅢA族,所以其有4个电子层,核电荷数是31,原子结构示意图:

,正确答案:

Ga2O3+2OH- =2 GaO2-+H2O -66kJ/mol 4 370.5 负 Fe、Cu GaO2-+3e-+2H2O

(2)Ga2O3溶解在NaOH溶液的反应类似于Al2O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Ga2O3在NaOH溶液主要存在GaO2-离子,所以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Ga2O3+2OH- =2 GaO2-+H2O,正确答案:Ga2O3+2OH- =2 GaO2-+H2O;

2+②]÷2=-66KJ/mol;根据图示分析,1molGaN含有4molGa-N键; (3)根据盖斯定律,将?H3=[①×

Ga(s)+NH3(g)=Ga(g)+3H(g)+N(g) ?H4=+2070KJ/mol, Ga(s)+NH3(g)=GaN(s)+3/2H2(g) ?H3=-66KJ/mol H2(g)=2H(g) ?H5=+436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得:GaN(s)= Ga(g)+ N(g)?H6=+1482KJ/mol,所以拆开lmolGa-N键所需能量为1482KJ/4=370.5kJ,正确答案:-66kJ/mol;4;370.5 ;

(4)①根据图示:与电源A相连的是高纯度Ga,高纯度Ga应该在阴极,所以A级是电源的负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