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 【详解】
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把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一是生成新物质,二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B.吸热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干冰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项错误;D.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条件,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加热,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乙醇燃烧 D.氧化钙溶于水
A.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B.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退色,溴水退色原理一致 C.苯能和氢气加成,说明苯结构中存在C=C键 D.CH3COOH的官能团是羟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项、若甲烷为平面正方形结构,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若为正四面体结构,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项、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二者原理不一样,故B错误;
C项、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项、CH3COOH的官能团是羧基,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关键。
4.已知:X(g) +2Y(g)
3Z(g)△H=-a 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1molX和2molY完全反应生成3mol的Z,放出aKJ的热量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 【解析】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A正确;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C.热化学反应方程式X(g) +2Y(g)
3Z(g)△H=-a kJ?mol表示1molX和2molY完全反应生成3mol的Z,放出aKJ的热量,故C正
﹣1
确;D.升高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D。 5.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H2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B.Ca(OH)2
C.Na2O2
D.BaCl2
【详解】
A.H2SO4 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只存在共价键,没有离子键,故A错误;B.Ca(OH)2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B项错误;C. Na2O2中存在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又存在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原子间的非极性共价键,故C项正确;D. BaCl2中只存在Ba2+和Cl-间的离子键,故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键的相关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化学键与化合物、成键原子之间的关系。一般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属于非极性键。
6.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OH溶液[Ba(OH)2溶液] C.新制氯水(AgNO3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为碳酸钠;漂白粉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变为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变为氯化氢和氧气逸散在空气中,固体物质只剩下氯化钙;氯水的主要成分为水、氯气、盐酸、次氯酸,久置于空气中会变为盐酸;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钠;因此想要确定他们是否变质,只需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变质后的物质即可。 【详解】
A.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无现象,而变质后的产物碳酸钠会和他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 漂白粉变质前后均含有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均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用碳酸钠检验其是否变质,故B错误;
C. 氯水变质前后溶液中均存在氯离子,均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无法用硝酸银检验其是否变质,故C错误;
D. 亚硫酸钠与氯化钡会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变质后的产物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者均为白色沉淀,所以无法用氯化钡检验其是否变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变质后的产物,并找到变质前后物质的不同点。 7.乙酸的官能团为( )
A.-COOH B.-OH C.-CH3 D.C2H4O2 【答案】A 【解析】
B.漂白粉(Na2CO3溶液) D.Na2SO3溶液(BaCl2溶液)
试题分析:乙酸结构简式是CH3COOH,官能团是—COOH,所以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种类的判断的知识。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Cl和CH3Cl等卤代烃,HCl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可以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A错误;
B.在乙醇溶液在加入NaCl小颗粒,用光照射,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正确;
C.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CO2、SO2,这两种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产生难溶性的CaCO3、CaSO3白色沉淀,不能只证明含有CO2,C错误;
D.碘酒滴在土豆片上,土豆片变为蓝色,是由于淀粉遇碘单质变为蓝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9.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A.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①错误;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