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辅导习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学习心理辅导》练习题含答案(修正)

一、名词解释

1、代币制:当个体的目标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标记”或代币,去换取

种种优待,作为强化目标行为的强化物,以改进个体行为。

2、同化与顺应:当个体面临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就会将新事物与原有图式核对,并企图将遇到的新经验,纳入其原有经验的框架之内,这就是同化。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吸收、同化新经验,就会造成认知结构的失衡,为了保持平衡,个体就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图式,产生新图式,以适应新情境,这便是顺应。

3、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的一个重要概念。引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就是组织者。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了帮助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4、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是一连串的“条件-作用”网络,它以“如果-那么”方式陈述。“如果”是指一个目标或预期,“那么”是指一个动作。产生式系统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学习目标化成一系列子目标,通过完成子目标,逐步逼近总目标。

5、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6、归因: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韦纳说:“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人类动机的主要源泉。”

7、元认知策略:又称为自我调控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对其使用的基本的或支持性学习策略的监控、评价与调节。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小学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 C )

A、学生失败 B、恐学症 C、厌学 D、学习焦虑 2、采用漠视,不理睬等方法来减少和消除个体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C ) A、正强化法 B、负强化法 C、消退法 D、代印制 3、提出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C )

A、苛勒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4、产生式系统是( C )的表征

A、命题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5、威特罗克学习模式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分是( A ) A、生成 B、动机 C、注意 D、先前的知识、知觉

6、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等而努力学习属于( A ) A、外在动机 B、内在动机 C、普遍型学习动机 7、( 自我实现 )是马斯洛动机理论的中心思想 A、基本要求 B、极为困难的 C、难度适中的 9、划出课文重点,记笔记,集中注意等属于( B ) A、基本学习策略 B、支持性学习策略 C、自我调控策略 10、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B )

A、组织策略 B、精细策略 C、复述策略 三、填空题

1、人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桑代克在尝试错误学习中总结出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三条规律。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分阶段是动作表征、映象表征和符号表征。

4、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学习的重要概念,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 5、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看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

6、陈述性知识表示事实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含有概念、规律和规则系统。

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种内驱力成分。

8、阿特金森认为,人的成就动机具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倾向,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倾向。

9、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有归因训练、自信心训练和角色转换等。 10、学习策略的特点有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过程性;通用性。 四、简答题

1、终身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朗格郎认为终身教育的意义有:(1)终身教育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需要;(2)终身教育有利于个性的发展;(3)终身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

2、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哪些方面良好的学习心理品德? 答: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1)有助于开发利用学习者的潜能;(2)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动机;(3)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的方法;(4)有利于记忆保持。

3、简述信息加工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启示?

答:(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余地,结果会适得其反。(2)根据组块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组块,减少机械学习。(3)信息编码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

4、有效奖赏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有效奖赏的几个原则:(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2)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3)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4)奖励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5)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5、如何训练学生的自信心?

答:自信心训练的途径:(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3)鼓励学生接受挑战性任务。

五、论述题

1、学业成功与失败是学生学习中经常遇到的,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成就归因训练。

参考:归因训练是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方法。合理的归因可以提高自信与坚持性,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与自弃。人们在活动中出现错误的、不精确的反应,其原因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情绪和行为,这便是归因训练的基本出发点。

归因训练的步骤:(1)选择对象。按照训练的目的,通过成就动机或归因测量的分数,挑选出由于归因方式不当而导致行为不适应的人作为训练对象。诸如学业落后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退避的学生等。(2)干预实施。按照规定的一套训练程序,在阅读、数学、智力游戏等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一般来讲,干预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三天至两个月不等。(3)效果测量。比较训练组和控制组在训练前与训练后的行为改变,可以显示出训练效果。由训练获得的行为改变,有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也有可能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可采用集体干预。集体干预主要是通过说明、讨论、示范、强化矫正等方法定期进行,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认识到能力和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展开的。

(1)说服 由研究人员向学生讲解:第一,说明在学习活动中的正确观念和错误信念,指出学习潜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的确立,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无论是在成功还是在失败的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并向学生指明如何建立起自信心;第二,向学生指出努力程度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要畏惧失败,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增强自制力;第三,告诉学生紧紧依靠努力是不够的,其他因素和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同学帮助也很重要。

(2)讨论 根据上述讲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信心与成功的关系如何,能力、努力与成功的关系如何,影响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学生正确的看法予以肯定、鼓励,对错误的观点加以纠正。并让学生分别学习几篇讲述成功与失败的文章,要求学生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失败的原因,并联系自己的学习表现阐述。

(3)示范 让学生观看录像,内容为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为缺乏努力,仍坚持完成任务。让学生观看录像后重复类似任务,以促使观察学习的效果迁移到自己的行动之中。

(4)强化矫正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中做出选择,对完成任务情况作出归因。每当学生作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及时鼓励,并对那些很少作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个别干预和集体干预同步进行,主要采取咨询和定向训练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