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协和神经解剖复习题 下载本文

4. 端脑的下面

1) 嗅束沟内侧部为直回,外侧部为眶回,后者又可分为眶外侧回、眶内侧回、

眶前回、眶后回。嗅束内——内侧嗅纹、外侧嗅纹(主要)、中间嗅纹(人类几乎没有)

2) 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嗅三角与视束之间为前穿质,内有许多小血管。 3) 枕颞沟、侧副沟(嗅裂——古皮质和新皮质的分界,侧副裂的前段)为枕颞

外侧回、枕颞内侧回和海马旁回的界限,其中,海马旁回的前端弯曲,称钩。 4) 海马沟的上方为齿状回,齿状回的外侧为海马,海马和齿状回构成海马结构。 5) 在半球的内侧面可见环绕胼胝体周围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结构,包括隔区

(即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加上岛叶前部、颞极共同构成边缘叶,其是根据功能和进化分区的。

胼胝体沟:胼胝体上回(薄层灰质)、纵纹(纤维) 前旁嗅回、旁嗅区、后旁嗅回

杏仁周区(旁海马回沟附近区域)、海马伞 穹窿、穹窿脚、穹窿联合、穹窿体、穹窿柱

(2)皮质分类

大脑皮质重演了种系发生的次序,可分为古/原皮质(海马、齿状回)、旧皮质(嗅脑)和新皮质(其余大部分)。原皮质、旧皮质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新皮质高度发展,占大脑半球皮质的96%以上,而将古皮质和旧皮质推向半球的内侧面下部和下面。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如海马三层结构: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新皮质基本为6层:分子层(I)、外粒层(II)、外锥体细胞层(III)、内粒层(IV)、内锥体细胞层(V)、多形细胞层(VI)海马与海马旁回(内嗅区)之间的过渡区域:逐渐变为4、5、6层,分为尖下托、下托、前下托和旁下托4个带形区,前两者归海马,后两者归海马旁回(内嗅区)。

从比较胚胎学看,新皮质的 6 层结构是由古皮质的 3 层分化而来,所以大脑新皮质也可以分为粒上层(第I-III 层,整合,接受和发出联络纤维,完成一侧皮质内的联系)、内粒层(第 IV 层,感受,接受来自间脑的特异性传入纤维)、粒下层(第 V-VI 层,效应,发出躯体和内脏运动的投射纤维)。

2017年新要求:脑室系统